再次见到梁洵安校长的时候,距离他亲任上海领科校长职位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时间。
突然的变故,让眼前这位这位中国A Level学校的“拓荒者”、领科教育创始人、董事长看起来消瘦了不少,但当我们重新谈起国际教育的现状,中国孩子的培养时,言语中明显可以感知,那位曾经的教育理想主义者又回来了。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
在中国的国际教育界,梁洵安可谓是响当当的领军人物之一。
1992年,国内自费出国留学观念开始萌芽,但市场极其混乱,在深圳市教育局负责国际交流工作的梁洵安坚持“打开窗户”,最早引进国际教育展览,协助大学举办中国最早的“1+3”、“2+2”等大学预科的中外合作办学;
2003年,他与剑桥大学国际考评委员会合作,在国内率先引进A level课程体系,参与创办了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第一届27名毕业生中,就有4位同学被牛津、剑桥录取;
2004年,他创办领科教育,从最早的华南师范大学国际预科中心(领科教育广州校区前身),到如今分布在上海、北京、苏州、广州、武汉的5所领科学校,共收获212枚牛剑录取,领科成了A Level“第一梯队” 。
拥有如此亮眼的办学成绩,梁洵安从未停止更好教育的探索,2012年,领科与霍英东基金会、美国ISS教育机构合作建立广州NCPA美式中学;2018年,领科上海校区获得IBDP授权;2020年,深圳蛇口太子湾国际学校成立……
△领科教育的TEDx的活动
当我们感慨领科办学成果斐然,中国牛剑学生辈出时,这位传奇的教育者却直言: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办学,不外乎是用中国应试教育的方法,来应对西方国家标准化考试的“洋高考”,与真正的国际教育还有很大差距。
在这位历史专业出身的校长的缓缓描述中,关于中国国际化学校近30年的历史画卷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梁洵安
领科教育集团董事长、领科教育上海校区校长。2012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考评委员会授予梁洵安及领科教育“杰出贡献奖”,成为唯一获剑桥大学”杰出贡献奖”的中国人。
*为方便阅读,下文以第一人称呈现
01 。
第一个吃“国际化教育”螃蟹的人
我是学历史的,英语也不通,原本不是要做国际化教育这个行业的。
1990年我进入深圳市教育局,92年的时候被安排从事教育国际交流工作,主要是“整顿”当时混乱的国际教育市场。
当时深圳的留学市场很混乱,主要是香港、台湾人在做,被称为“过江龙”。因为没有行业规范,留学中介中正规点的会花10万元注册个咨询公司,不正规的甚至在酒店租个房间开始招生的都有,市场很乱。
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件事是堵是“堵”不住的,只有打开门让海外的学校、教育机构进来,才能让市场规范化。
于是我就去香港考察,当时香港的国际教育展览很多,并且都在五星级酒店里举办。我在那里认识了后来的CAIE(剑桥大学国际考评委员会)的总裁沙利文,当时他是在英国文化委员会工作。
我和他谈:能不能把这样的展览引入到中国大陆,他欣然答应。
△领科教育的化学课堂
当然办海外教育展的过程也是比较曲折,我记得当年这个“英国科技教育展”来了70多所海外大学,差不多每天有4万人来参展。每个学校带来的介绍资料,也是被一抢而光。
因为教育展览,我和海外高校建立了联系,后来94年我开始协助深圳大学等开办“1+3”、“2+2”等大学预科的中外合作办学的,也是有这个渊源在。
△领科教育的物理课堂
02 。
第一所A Level学校
回过头来看,那时候国人渴望走向世界,出国留学的情绪是高涨的。
大概99年的时候,我们花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把近三年深圳每个学校出国留学的人做了个调研,得到的数据是千分之七。这个数据,现在看来不算多。
中国学生有出国留学的想法和热情,但我们的高考又是和海外大学不接轨的,在做完调研之后,我们就提出了一个观点:把国际课程引进中国,办出国留学预备学校。
这样做其实就达到了三个目的:安全、经济、有效。首先,解决了低龄留学的安全问题,其次,外汇不流失,而且价格更低,这是经济;最后,用中国的严格管理配套西方的教学模式,能出成果。
选择什么样的国际课程?在众多课程中,IB和A Level课程是国际认可度最高的。
我因为职务的关系,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就是UWC大西洋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区的推荐人,这个期间有4个中国孩子上了哈佛,也有麻省理工、宾大沃顿、牛津剑桥的,就特别主张IBDP课程。
△领科教育的生物课
是深圳大学徐火辉教授提出“A Level是最适合中国学生就读的通用国际课程”的理念,他的孩子就是从英国惠灵顿公学到了剑桥大学,他说服了我。
2003年,我在深圳教育局国际交流协会担任秘书长。我们与剑桥大学国际考评委员会合作,引进A Level课程体系,举办了非学历教育机构——深圳教育国际交流学院。
办学的过程是痛苦的。比如外教问题,这么短的时间要开学,那一年又是非典,于是我们在泰晤士报做了广告,徐教授的朋友帮我们在牛津大学面试。最后,我们选了数学、物理和化学3个外教。
学校也经历了不少冲突、混乱和家长的不满意……首批招收的40名学生,就有13位家长因为不放心转学了。
但最后的结果令人振奋,27名毕业生就有4名同学被牛津、剑桥录取,学生全部进入世界知名的大学,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后来我下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领科教育。2004年,领科在广州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了“国际预科中心”。2005年与上海师大合作创办“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成为沪上升学成绩最好的国际课程项目之一。
其实,后来上海领科的情况也是如出一辙,当时我们招了60个学生(还在上师大),条件也很艰苦,但学生非常努力,2008年第一届学生就有2个牛津,2个剑桥录取,在上海滩一下子火了。
△同学们正在认真听STEAM课程
03 。
如何摆脱“洋高考”
我在开始办学的时候有两个初心,一是为中国学生架起出国留学的桥梁,二是我真的想培养一批能够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海归人才。
我是学历史的,对于中国的留学史做过研究。1872年,从中国走出去的3批小留学生,詹天佑、唐绍仪、唐国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刚开始办学的时候,我是豪情万丈的,提出了一个办学使命:培养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的使者。还有“三有三敢”的培养目标,有素质、有能力、有自信,敢表现、敢创新、敢领导。
△领科教育的飞盘社训练
“领科”已经成为了国际教育圈的家喻户晓,我们的成绩也很不错,上海领科截止今年已经走出了150个牛剑学生,成为家长心中所谓的“第一梯队”,而放眼全国,已经有超过300余家开设ALevel课程的全日制教育机构。
但我也发现,即使18年过去了,我们的国际化教育并没有走出中国应试教育的思维,在ALevel学校中尤其明显——重考试、轻思维、轻能力。
首先,我们学生毕业后去做什么了?这些年我们送出百余位牛剑学生,读博士走科研这条路的有多少?我们的调查是不到10%。
有人毕业后去了四大、投行,非常开心地向我报喜,但我却很担忧,如果只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去占有人家牛津剑桥的学位干什么?剑桥出了120个诺奖得主,无数文史哲大师,顶尖大学是培养科学家,培养能改变世界的杰出人才的。
△领科教育的艺术周
其次,我们家长、学校对于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比如中国学生数理化好,英语差,那就只上“数理化”,而且是集中精力把“数理化”的成绩给培训出来,其实就是用中国应试教育的思维,走了西方考试制度的“捷径”。
换句话说,我们把一个60分能力的孩子通过培训考到了80分,再凭我们的经验包装,让他能有90分、100分进到牛津剑桥。但回过头来看孩子的能力,还是60分。
据了解,我们国内送出去的牛剑学生,进去时候都是成绩数一数二的,但毕业时拿到一等学位(first class)的学生不到30%,大部分是二等学位。
这就回到最核心的问题:用应试思维走出国路线,依旧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
所以大概从2010年开始,我们不敢喊大口号了,我们就说是为学生提供科学快乐的国际教育。2012年,领科请了专业的咨询公司,也与上海交大、华师大的一些专家教授探讨教育的方向,最终定了新的使命:致力于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强健体魄的人才。
我们不谈杰出人才,先培养人,再来谈杰出。
△领科教育学习资源丰富的图书馆是同学们去得最频繁的地方
04 。
搞“素质”就进不了名校?
我们中国的家长有一个心魔:认为素质教育和好成绩、升学率是背道而驰的。
2012年领科在广州ISS合作创办了一所美式学校NCPA,这两年又将在成都引入英国“九大公学之一”的圣保罗女子学校,我确实看到了真正好的西方教育是什么样的。
就拿圣保罗女子学校(St Paul's Girls' School)来举例,圣保罗提供了大量的课程选择,比如语言类有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意大利语,艺术类有音乐、戏剧、艺术史等,该校学生只需必修3门A level(我们国内大多数学生是5门),但是音乐、戏剧和艺术也是学生的必修课。
然而,这所“搞素质”的学校每年将近50%的毕业生被牛津、剑桥录取。
△领科教育的春季音乐会
还有一个例子,美国中学的课堂是每节课100分钟,我一开始也无法理解:学生受得了吗?青少年一堂课能有10分钟集中注意力吸收知识的时间就不错了。
后来我发现,老师的上课方式不一样。在中国课堂上,一般都是45分钟满满的重点、难点、考点,知识密集度非常大。
但在美式课堂,老师讲课的时间不到10分钟,介绍一下今天的主题内容,然后就把阅读材料发给学生,一般读完就30-40分钟过去了。紧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换座位,统一观点的成为一个小组,小组内自己分工、搜集资料、做ppt。
你说这节课教了什么知识?好像什么都没有讲。
但长期通过这种方式教育的孩子,他们的团队合作、自主研究能力、表达能力是不断提升的。
△领科教育的万圣节活动
所以说,真正好的素质教育,是能够落实到孩子的能力和思维的。学生的真实能力到了90分,自然能够被顶尖大学录取。而我们国内为什么“素质教育”出不来成绩,国际学校沦为“洋高考”,还是因为资源不够,教育开展得不够到位,只是学了一个皮毛而已。
05 。
上海滩课程最丰富的ALevel学校
2010年,领科开始抓课改。
简单来说,我们以前给学生吃套餐:三菜一汤。所谓三菜,就是数学物理必修,文科专业学经济学,理科专业学化学。英语是一汤。
这是我们最初的办学模式,也确实让我们最初在打开升学局面上取得了效果。
△晚自习期间的教学楼
但2010年开始,我们开自助餐了。我们针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学习阶段开设了33门课程包括艺术与设计、戏剧、传媒、学术英语等,成了上海滩课程最丰富的A Level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目标进行选择。此外,领科也是上海第一家开设A Level体育课的学校,我们的篮球队全上海市都很有名。
说到这里,我还是想强调一句:每个大学都有自己优势专业,专业比学校重要,学校比国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长期发展,幸福的人生。
可我们家长却是反过来的,只知道英国牛津剑桥,美国常春藤,去了什么专业?未来能再哪个行业有杰出成就?这些都不太关心。这是教育很大的误区。
到了2018年,领科教育校区获得IBDP授权,不少家长、同行比较好奇: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节点做IB?为什么领科要做IB?
因为光是增加课程,我们的“应试”的思维是很难掰过来的。但IB不一样,除了最终的成绩,还要管理学校的教学法,还要每年组织教师培训,而且学的课程又多,文理兼备。
我想,要改变A Level的现状,只有从老师的观念开始,这就是我们当时做IB的初衷之一。
△大学在读的领科校友返校参加“校友助教”活动
06 。
未来,领科会往哪里走?
在领科,有两个“永远不变”:“学生第一”的教育价值观永远不会变;“教师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也永远不会变。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会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培养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
真的要把“应试”转变为能力培养,这是一个方向性的转变。
抓协同:孩子教育需要的,我们尽量提供。对于能力强,有追求的孩子,我们如何进一步给他们提供额外的资源?对于相对较弱的孩子,我们是否真能让他们一步步把基础知识和能力都抓起来。
家长价值观的转变,不能唯升学论。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了家长课堂,也引入了正面管教的方法,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成果,也培养了不少家长导师,去慢慢引导改变——从以升学结果为导向,转变成以孩子的成长为导向。
最终,我们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家庭的,更好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能够保证更多孩子掌握知识,有好的升学路径(但不是靠刷题、内卷的方式);另一方面,更多参与活动,探索兴趣,锻炼身体,真能培养一代拥有幸福人生的孩子。
△领科教育的艺术课
这也是领科最新确定的校训: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过去的17年,领科一直没有正式确定校训,本来想用的几句话,总觉得太大了。这次兴安出事之后,一场场追思会中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谦谦君子”。
他是良善的,从小到大,他在学校、班级里人缘很好;但他又有着自己的原则,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他能收获社会和他人的尊重。
我意识到,我们领科这么多年一直在培养的学生,就是像这样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强健体魄并润润如玉的谦谦君子,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滴的去做,给社会一些良善的,促进它进步的力量。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八个字,同样送给所有孩子教育路上的家长、同伴们。
别忘记点赞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