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急速贬值,高考还是独木桥吗?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关不羽

今年高考基本结束了,和往年一样光怪陆离。

每年的高考季,就是一次中国式的狂热大爆发,让人啧啧称奇。

在这个充斥着“神圣仪式”的季节,“高考狂热者”们获得了特殊的优越感。哪怕是察觉到一点点“冒犯”,都会有人用或悲愤或自豪的浑厚颤音铿锵反击“可怜天下父母心”“改变命运就靠高考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宣示高考作为“神圣仪式”的无上意义。

但高考真的能承受住这样的沉重意义吗?站在个人和家庭的角度,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明辨一番。

文凭正在严重贬值

考前几天的励志高潮,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个罕见的反励志梗:一个新疆考生神色淡定地说“考不上就去卖哈密瓜,考上了四年后卖哈密瓜”。

虽然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但是清新脱俗、耐人寻味。

无论被诠释得如何神圣,高考对绝大部分参与者而言,都是有着明确功利目的,那就是未来的就业。

▲图/网络

功利目的不神圣,但很正当。谁都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有一份好职业。有了文凭作为敲门砖,职业前途的起点就会高一点,这是常识。这也没有错。

虽然高一毫米也是高,高一米也是高,但是其中毕竟差了一千倍,高考的“性价比”还是要考虑的。

遗憾的是,作为职业起点竞争的主赛道,高考已经过于拥挤。

中国的年轻一代,文凭正在严重贬值。

“大学生稀缺”的数字游戏

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偏低,是支撑“高考信仰”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缺大学生”的故事,至少有一半是贩卖焦虑的水分。

“本科生在中国人口中只占4%”的说法广为流传,演绎出诸如“中国95%的人没有上过大学”等等悲情控诉。这是典型“真实的谎言”——数据是真的,情绪也是真的,但是“大学生很稀缺”的结论是假的。

真实的“4%”,是一个很窄的统计口径,仅指本科生,既没有计算与本科生数量基本持平的专科生,也没有计入本科以上学历的硕士、博士。

这个很窄的统计口径除了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内部管理有用外,唯一的作用就是贩卖焦虑了。

▲图/图虫创意

同样的方式可以演绎出贩卖焦虑的第二个版本,那就是中国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这一比例的门槛是40%,而中国不超过15%。更重要的是,因为历史原因,中国受高等教育人口的年龄分布严重不均衡。

70世代前的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很低,“15%”是集中在80世代到00世代的三十年。1980年前出生的人口已经年届不惑,处于职业稳定期,不再是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主要参与者。真正的就业竞争主赛场挤满了“大学生”,而且越来越拥挤。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这一年龄段大约有4亿人,而这一年龄段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量约在1.2亿以上,占比约30%。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更高的00后陆陆续续进入就业市场,中国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比超过发达国家的40%,大概率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年轻大学生的真实处境

在中国,拥有高等教育文凭的时间分布是密集的,地域分布更是浓缩的。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是高端服务业、制造业,集中于一线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大学生人口在这些地区富集。

2017年6月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沪登记就业的外省市户籍来沪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35.8%。按照每年3%的递增速度计算,2020年来沪就业的外省籍人员中的比例应该超过了40%。

而上海还不是大学生比例最高的,北京在学历富集度上一直力压上海,走高科技发展路线、城市人口以新移民为主的深圳还要再上一个台阶。

▲大学招聘现场的排队人群(图/图虫创意)

不久的将来,中国一线城市“一块广告牌砸下来伤了四个人,三个大学生”的恶趣味笑话,很可能会成真——而那个不幸被砸伤且不是大学生的,很有可能是本地的“银发族”。

由于人口老龄化,中国高等教育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较低的“真实数据”还会持续很久,但是中国就业年龄段文凭普及度迅速提高、接近甚至超越发达国家,才是有现实意义的真实情况。毕竟统计一帮退休、半退休的老人家的学历有啥意义?

这就是中国年轻大学生的真实处境。

经历了高教大跃进的扩招高潮、地域经济发展分布的现实,他们被“浓缩”在极其狭窄的时间和空间中,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更是加倍被“浓缩了”。

“考不上去卖哈密瓜,考上了四年后去卖哈密瓜”,这很可能会是未来真实的结果。因为,我国就业竞争主力人口达到了发达国家的高等学历普及度,但是我们的经济结构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有效吸纳高等教育人口的是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美、日、韩三国的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75.3%、68.1%和55.1%,以高端制造业著称的德国第三产业占比和日本一致,也达到了68%。

而中国的服务业占比仅43%,距离刚踏入发达国家门槛的韩国尚有12%的差距,而且够高端吗?

至于高端制造业,我相信未来会好的,但未来也是不可知的。

高考不是“独木桥”,就业才是

今天再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言过其实。

中国高考的毛录取率接近50%。“二中一”的比例已经不算低,未来还会越来越高。随着中国人口少子化的加剧,进大学会越来越容易。

文凭的敲门砖敲不开就业的大门,在中国已经初露端倪,如今各种“高级职业”的招聘门槛越来越高,挡住了多少“大学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网络

今天真正的“独木桥”不是高考,而是就业。拼高考换文凭、凭文凭换职业、靠职业实现“阶层跃迁”的直线逻辑在今天已经崩坏了,“文凭=职业”的链接被打“骨折”了。

恢复高考后牢不可破的“高考信仰”如今已经很难成立,至少“文凭换户口换职业”的“逆天改命1.0版本”已经是过去式了。更昂贵的“2.0版本”来了——那就是把文凭门槛锁定在名校、硕士、博士。

这个“2.0版本”,会让“高考狂热者”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名校、硕博当然好,延续着文凭学历的稀缺性游戏。稀缺的才是珍贵的,扩招则贬值,不扩招则获得难度极高。而且,本科4年的成本增加到了硕博的6年、8年,代价更为高昂,回报更不确定——谁敢说6年、8年后的就业市场硕博还吃香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求职现场(图/图虫创意)

走独木桥走到了这样山穷水尽的地步,是不是应该回看“初心”——过桥只是手段,目的是就业。

高考的主赛道不放弃,但也要看到更多的选择,一叶障目的是观念。

“土猪拱白菜”背后的荒谬观念

中国当今社会的阶层观是极其扭曲和畸形的。“平等”的高调唱得最响,“等差”的意识却最为冥顽不灵。

讴歌“劳动最光荣”“职业无贵贱”的花腔高音绝对是主旋律,可是职业评价却是相反的。

称赞清洁工是“城市美容师”,这是多有创意的致敬、赞美,可是哪个家长会给孩子规划一条“城市美容师”的职业道路呢?闻所未闻。

每到高考季,都会有“寒门出贵子”“鲤鱼跳龙门”的励志大合唱。表面上是同情弱势群体的政治正确,骨子里却是畸形的等差观念。难道高考失利就是“便宜子”、就是泥鳅,就是没有希望、没前途的人生?

这种畸形的“等差观”之下,“土猪拱白菜”也成了可歌可泣、值得称赞的励志楷模,荒谬绝伦。

讽刺的是,中国绝大多数家长趋之若鹜的“高级职业”往往选择面很狭窄,“学历成本”很高,高投入、低产出的不在少数。

小白领的收入真比技术蓝领要高?何不问问给你家糊墙纸的装修工人?

挤在公务员人堆里,在极度压抑的气氛中虚耗光阴,真对得起付出的“学历成本”?当个好厨子难道不香吗?

眼中只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独木桥,观念遮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看到选择的森林,而不是吊死在高考、文凭的歪脖树上。

只不过,在不少人眼中,赚钱再多的技术工人,也比不过大学教授、公务员的“社会地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图虫创意

然而,回到真实生活,各人过各人的日子,“地位高”又如何呢?忙着跑课题的教授们和天天糊墙纸的装修工,谁过得巴适还真不好说。

中国高考曾经承载着一个人完整的人生,但是今天还有这样的价值吗?即便在高度体制化的领域,文凭还挂钩了很多附加值,但是体制无所不包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了,旧的“等差”观念是不是也该改改了?

市场提供了很多新的机遇,很多技能型职业含金量不低。好厨子的身价可不是一般白领能比的,水管工的业务是应接不暇。这些需求量巨大的职业,都是安身立命的好职业。而且,市场还在不断创造新的职业。“家居整理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听过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互联网+市场化,正在推动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自我牢笼在“神圣的独木桥”上,极不明智。

高考的主赛道不是不好,和文凭高度挂钩的职业选择不是不可以。但是,别把大路走成了独木桥、把多选题做成了单选题。

“高等教育”不是为了宏大的使命、不是为了追求虚幻的“高级感”,而是为了就业的功利目的。功利,那就好好计算投入产出比、算算成功的概率。

将自己逼入绝境,换来一点牺牲的神圣幻觉,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这成就了中国高考的带有“神圣仪式感”病态美,却耽误了很多年轻人的人生、牺牲了很多家庭的幸福,最终一无所获。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