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345字,预计阅读6分钟
这是我们推出的第3期“一读·有数”专栏文章,在文末我们也将首次在“一读·有数”专栏文章中尝试免费向各位读者朋友开放文章原始数据的获取方式,希望能够继续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也欢迎您将此文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图文无关
数据处理 | 方略研究院 姜贺
撰文 | 方略研究院 许路阳
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皇冠,在海内外广受关注。国人更是有“诺奖”情结,近年来也顺带关注起一些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评选和奖项。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下称“斯隆奖”)就是其中之一。有统计显示,自1955年斯隆奖设立以来,斯隆奖历届得主中已有51人获诺贝尔奖,17人获菲尔兹奖,69人获美国国家科学奖。
当然,与斯隆奖每年120名左右的获奖人数相比,以上再获大奖认可的斯隆奖得主比例其实并不出众,而且,斯隆奖的奖金(7.5万美元左右)也并不高,但对于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年轻学者而言,能够得到斯隆奖已经算是一项突出成就。
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就曾获得斯隆奖,他在自传《我的几何人生》中回忆了斯隆奖对他学术生涯的帮助。利用斯隆基金会的资助,斯隆奖获得者可以到任何学校访问一年,如果资助足够其平时开销的话,还可以不用承担教学任务,这样就能专注于科研。1975年-1976年,丘成桐就利用斯隆奖带来的便利条件,先后到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完成了对于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的证明。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菲尔兹奖,部分原因也在于他能够破解卡拉比猜想。
除了丘成桐外,还有一些知名华人科学家曾获得斯隆奖,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格林讲席教授文小刚(1992年斯隆奖得主),首位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华人女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哈佛大学化学和化学生物系、物理系双聘教授庄小威(2004年斯隆奖得主),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原院长鄂维南(1993年斯隆奖得主)。
巧合的是,文小刚、庄小威、鄂维南均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这些校友在斯隆奖上的获奖经历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中国科大的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那么,我国内地高校校友们在斯隆奖上的成绩究竟如何?近日,方略研究院教育数据研究中心对此展开了调查研究。考虑到数据可得性和可靠性,我们仅统计了2000-2021年度斯隆奖得主中的中国内地高校校友名单。
01
斯隆奖华人得主本科毕业内地高校:
清北保持领先
考虑到很多华人青年学者的成长路径均为在内地高校修读本科后到海外攻读博士学位,为通过统计斯隆奖得主信息展示我国内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重点统计了2000年以来斯隆奖得主的本科母校情况。
结果显示,2000-2021年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养出的本科毕业生中,获得斯隆奖的人数最多,其中,北大有62位本科校友获得斯隆奖,领先于全国高校,清华大学以42位校友获奖的成绩紧随其后,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以36人获奖的成绩位居第3名。
同一时间段内,有至少5位本科校友获得斯隆奖的内地高校还有南京大学(11人)、复旦大学(9人)、山东大学(5人)和华中科技大学(5人)。
在首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曾有本科毕业生在2020-2021年期间获得过斯隆奖的还包括浙江大学(4人)、武汉大学(4人)、中国海洋大学(3人)、上海交通大学(2人)、厦门大学(2人)、北京师范大学(1人)、北京理工大学(1人)、中国农业大学(1人)、东南大学(1人)、华东师范大学(1人)、中山大学(1人)和南开大学(1人)等12所高校。
如果说以上数据体现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作为我国顶尖研究型高校在培养未来科研领军人才方面的实力,那么,内蒙古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医科大学(未能入选首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双非”高校)和上饶师范学院(未能入选首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双非”高校)在2020-2021年间也均有1名本科毕业生获得斯隆奖的表现则提醒我们,我国未来科研精英的人才基础可能不限于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中,其余本科高校同样有机会在杰出科研人员的早期学业发展中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从这个角度而言,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行“一流本科教育”有其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
(人工整理所得,如有错漏,敬请指正。来源:方略研究院教育数据研究中心)
02
斯隆奖获奖情况彰显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培养我国基础科学的未来领军人才,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部分高校在本科阶段开展了少年班、“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下称“拔尖计划”)等探索。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自1978年启动,拔尖计划则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
按照人才培养周期推算,如果这些探索成效显著的话,应当有一些培养出来的佼佼者获得斯隆奖的认可。事实也确实如此,我国多个英才培养探索均已培养出斯隆奖得主。
一是在少年班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已至少培养出3位斯隆奖得主。
前文提及的2004年斯隆奖得主庄小威教授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7级少年班校友。另两位少年班斯隆奖校友得主则是1996年同期考入少年班的同学——尹希和魏巍,其中,尹希更是在未满32岁时就已晋升为哈佛大学正教授,而他的师姐庄小威则是在34岁成为哈佛大学正教授。
二是在拔尖计划方面,清华大学“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已培养出至少3位斯隆奖得主。
其中,清华物理学堂班(后为纪念叶企孙先生诞辰120周年,更名为叶企孙物理学堂班)首届毕业生廉骉在本科毕业9年后就荣获斯隆奖,而在国际专家评估中被誉为“有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的清华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因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担任该班首席教授,故也被称为“姚班”)则有2位校友获得斯隆奖,其中2012届姚班校友马腾宇和廉骉一样,都是在本科毕业9年后获得2021年度斯隆奖。
三是在高校自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方面,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班(下称“基科班”)已培养出至少6位斯隆奖得主。
清华大学基科班创建于1998年,前四届(1998届-2001届)毕业生中就已有5位斯隆奖得主(详情参见一读EDU历史文章《总有一天,这里将走出世界大师 | 拔尖人才培养专题》),最近一位获得斯隆奖的基科班校友则是2008届的甄博(2021年斯隆奖得主)。
2021年2月16日,美国艾尔弗·斯隆基金会公布了2021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获奖名单,包括6位清华校友在内的128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获奖。高伟(2007级硕,精仪)、李晗(2004级生物)获得化学奖,高秭玥(2006级生物)获得计算与进化分子生物奖,马腾宇(2008级交叉信息)获得计算机科学奖,廉骉(2008级物理)、甄博(2004级物理)获得物理学奖。上左起:高伟、李晗、高秭玥;下左起:马腾宇、廉骉、甄博。(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03
出国读博才能拿斯隆奖?
“土博”也能获认可
对于一名青年学者而言,本科可能只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真正关键的学术训练多要在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阶段完成。所以,衡量一所研究型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时,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研究生乃至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如有多少博士生被世界一流大学聘为教职。
如果一所高校培养出的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在科研生涯早期能够得到斯隆奖的认可,自然也是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我们也关注了斯隆奖华人得主的研究生学历,发现至少有5人是在国内接受完整学历教育拿到博士学位后才出国从事科研工作。
2018年清华物理基科班成立20周年、学堂班进入“学堂计划”10周年时,清华大学物理系曾统计到已有15位校友获得斯隆奖(2021年时这一数字已更新至19人)。其中3名斯隆奖得主是清华自己培养的博士毕业生。
我们能确认,这3人中就包括祁晓亮和常翠祖,他们均在国内拿下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后才出国开始博士后研究,是地地道道的“土博”。
祁晓亮是年仅16岁就考入清华基科班,2003年本科毕业后师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翁征宇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诺奖得主杨振宁教授的学生张首晟教授(已故)处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26岁就开始在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任教,2010年本科毕业仅7年之际就获得斯隆奖。
而常翠祖则是从山东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如今已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薛其坤院士读博。
另外3位在国内完成本(硕)博学习的斯隆奖得主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8届博士校友段路明(2004年斯隆奖得主)、南京大学2001届本科校友李恒(2021年斯隆奖得主)和内蒙古大学2006届本科校友赵莉(2018年斯隆奖得主)。
其中,赵莉也是2000-2021年获得斯隆奖的华人科学家中为数不多的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与前述几位“土博”不同,她并未在国内高校读博,而是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攻读博士学位。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自2000年以来斯隆奖奖励华人科学家的统计发现,期待今后能有更多华人学者获得海外高水平科研奖项的认可!
祁晓亮资料图(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来源 | 一读EDU
编辑 | 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