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代人之所以这么推崇读书,就是因为读书考取功名然后走上官场被视作“正途”。
古人的考功名之路往往非常漫长,十年寒窗打基础后要先获取童生的资格,然后考取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即便是一路顺风,半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
秀才虽然是最低一级的功名,但就是这初级的功名也将大多数读书人排除在外了。以清朝为例,我们可以看看考秀才有多难,如果让你穿越回去考有没有把握考上?
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自然进不了考场大门,所以你需要先读几年私塾。
晚晴著名的私塾往往都是有钱的大家族开设,比如绍兴城中周家开设的三味书屋,他们能够聘请最优秀的塾师来教授自己家的子弟,三味书屋的先生是当地有名的饱学之士寿镜吾,优秀的启蒙老师让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受益匪浅。
当然,家族之外的人走走关系送送礼也能进私塾读书,但往往都是亲朋好友。一般的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想要读书就只能去村塾或义塾,这些地方价格收费较为低廉,但是教书先生水平有限,往往是当地的落魄书生,大部分都是童生级别的,由于学生比较多,村塾或义塾往往也是对学生持放养的态度。
不过几乎所有私塾的教学流程都差不多,先用《千字文》、《三字经》和《弟子规》启蒙,然后学习诗词歌赋和四书五经,还会去教授一些简单的算术、天文和地理知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怎么写八股文。
和现在比起来,当时的课业其实并不重,启蒙的时候一个孩子每天只需要学3行,1行只有17个字,平时最基本的功课就是背诵,而最精髓的课程就是经义讲解,毕竟要写八股文就要理解经义的含义,从这一点看来老师的水平就很重要了。
等到学有所成,就可以去参加考试了,考秀才分为三步,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第一关县试的考场一般在县学或县衙大堂,由父母官知县大人亲自主持,需要考5场,天还没亮就开始点名,日出时分开始答题,日落时分必须交卷。5场考试都是淘汰赛,没有通过的不能进行下一场考试,分别是四书文、试帖诗、经论、律赋和默写《圣谕广训》,默写《圣谕广训》最为简单,主要是考察书法功底,但是能到这一关的人已经非常少了。
这里有一条县试考题:“李广程不试治军繁简论”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能不能写好,要用八股文哦!
第二关府试的考场在府衙或是府学,由知府大人主持,考试的流程和县试一般无二,也是淘汰赛,汇聚在这里的都是各县的精英,所以竞争颇为惨烈。通过了府试就可以算是“童生”了。童生不是功名,但算是对这些读书人学识的肯定。
第三关是院试,院试的考官是由皇帝亲自任命学政,考试地点是学政的驻地,周围各府的童生都要来学政的驻地参加考试。到了这一关就不是每年都有机会的了,三年考两次,考试只有两场,试题是八股文和试帖诗,并默写《圣谕广训》。
院试的检查更加严格,童生们半夜就要起床到考场等候点名,为童生们作保的人也要一起到场,验明正身后在进行搜身检查,排队搜身后才能进入考场,不过即便如此,还是避免不了有些考生携带小抄进入考场。
童生们进入考场找到座位之后,不能做出多余的动作,每一排都要监考监管巡回监视。考试要持续一整天,大小便和饮食问题都要在考场里面解决。小便不能离开座位,每个座位下面都有一个小瓦盆,这就是解决小便的地方。大便就麻烦了,一般情况下考生会选择憋一会儿,但若是腹痛难忍的话就要先把试卷交给考官,考官会在卷面上盖一个黑色的图章,俗称“屎戳子”,意思是这张试卷就此作废,不参与评阅!
所以童生们即便是憋住了,往往也会在座位上解决,就拉在小便的瓦盆里面甚至拉在袜子里面以做掩盖。根据直隶高阳县考生齐如山的笔记,院试考场上充斥着大小便的异味,令人欲呕,不过考生们也只好默默忍受,坚持答题。
通过院试,童生便晋级为生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秀才”,没想到吧,秀才竟不是官方的称呼。秀才就算是国家的学生了,他们不一定需要去上课,但每个月都可以去县学、府学领取生活费。院试的第一名被称作“案首”,是周围府县读书人中的佼佼者。
考取了秀才算是获得了功名了,也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认可,所以可以见知县不跪,受审不可轻易动刑,还能免除徭役。考上了秀才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能吃喝不愁了,并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你以为秀才若是不去考举人就能混吃等死了吗?
不不不!朝廷针对秀才设有每三年一次的岁试和科试,你不去考举人也要参加。这就是为了检验你有没有继续用功读书而设置的。若是在考试中的成绩不理想,得了个五等以下就会被申斥,更差的会挨戒尺甚至革除功名。所以说不是考上秀才就能一劳永逸了的。当然岁试和科试不像院试那么严格,但也算是秀才们脑袋上的紧箍咒了。
秀才通过了岁试和科试就可以去省会城市参加乡试了!考中了就可以晋升举人,从此立地成为地主老爷。
其实考秀才难度还是挺高的,有的人考了一辈子还卡在县试,甚至还有70多岁的老童生白发苍苍,却一直通不过院试。
比如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他15岁就通过了县试,从花县的读书人中杀了出来,但是和其他县的精英较量的时候却屡屡碰壁,四次府试都没过,连童生的称号都没有取得,最后他心灰意冷,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道路。
所以说一些少年考上秀才的人都是才华横溢的,起码算是周边县市里面的佼佼者,比如梁启超、蔡锷均都是12岁考上了秀才,朱德朱老总19岁考上秀才,他们都是当时名甲一方的才子,不知道羡煞了多少读书人。
为什么说考秀才是竞争呢?因为每一个县的新进秀才都是有名额的,大县30-40名,中县20人左右,小县10来个。所以考中秀才和当地文风关系很大,比如安徽桐城县,每次考试都有3-4千名童生去参加院试,但是该县名额只有25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教育史学者王立刚的研究称:清朝秀才的录取比例不及1%,比举人的录取比例都低上不少。
所以说,清朝绝大多数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是连秀才都考不上的。
并且家里若是没有一些底子,也是很难考上秀才的,除了读私塾的钱,赶考的钱也是一大笔。县试要在县城,府试在府城,院试甚至要去其他的府参加。途中的路费和伙食费就是一大笔开销,到了地方还要支付住宿费。并且官府的试卷不是无偿提供的,规定要收三分的银子,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收的更多。
参加考试的人需要找两名有秀才功名以上的读书人担保,这是在没有身份证的年代防止冒名顶替,所以又要支付一笔不菲的担保费,这个每人收的都不一样,要看为你担保的人黑不黑了,普通人家,光是找人担保都非常费劲,因为这不仅涉及到金钱,还涉及到人情。此外,还有一笔给胥吏的孝敬要备着,否则可能会遭到不公正的待遇。
根据专家的考证,参加一次县试、府试、院试耗费的钱财大约是10两白银。而在清朝,普通人家一年只有5两的收入,考试费用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如果考中了秀才,欣喜之余你的钱包又要瘦上一圈,因为你需要酬谢担保人、报喜的人、教授你的老师,甚至考试期间居住客栈的老板!哦,还得开办喜宴,类似于现在的谢师宴,亲朋好友都要来参加,这一系列的开支可能会达到100-200两,当然你也会收到一些贺礼,但很有可能入不敷出,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
所以封建时期的科举考试看似对所有人都开放,是平民百姓的进身之阶,公平公正,实际上家里若是没点钱连考试都考不起,家财就是科举的门槛,即便是小康之家也可能因为连年考试而家道中落,所以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参加科举也是一场豪赌,需要拿出全部家当去砸。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秀才穷酸吗?能考到最低一等级的功名也是需要一大笔财富支撑的哦!
(全文完)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