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以后周末不能上补习班,鸡娃家长们都慌了一地

养料公众号:yangliao99

最近有个传言在家长群中炸开了锅,说是从9月1日开始,线上线下机构不允许周末开班上课了,节假日也不行。

消息一出,鸡娃的爸妈们就慌了一地。

打从今年年初开始,政策文件频频下发,全国的教育培训机构经历了整顿,北京的违规教育机构更是面临了通报处罚。

被批“贩卖焦虑”的校外培训机构,这下也自己陷入了焦虑之中。

01

上个课外班,

为什么会一波好几折?

最近流行一种叫“剧场效应”的说法。

意思是在剧院有个观众想看的更清楚,所以站了起来。后排的人为了能看清,就不得不也站起来。最终整个剧院的人都站了起来。

这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鸡娃”大军的出发点之一。

家长的需求越来越多,校外培训班的扩张越来越迅速。尤其是学科类培训,更是每个小学生、初中生、甚至学龄前儿童的必备课程。久而久之,娃们陷入了熬夜费眼,提前步入“007”的悲惨世界。

但迅速扩张下的校外培训班却有点“德不配位”,从疫情以来就频频“暴雷”:虚假宣传,电话骚挠,退款难等乱象一个接着一个。

教育减负和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顺势提了出来。

从3月5号起,北京各区就开始“严查校外培训机构,各线下学科类培训班全面停课整顿”,到违规开课机构的公示处罚,再到前几天“周末节假日不能上课外班,线上线下都不行”的消息流出。

从走势上看,这次整顿更多的是保护教育消费者(父母)和教育受众(孩子)。

02

你整顿你的,

我焦虑我的。

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大多数家长好像并不买账。

自从“快乐教育”推行后,很多学校在小学阶段开始不公布排名,不会留校外作业。不少家长反而因此焦虑了起来,总感觉学校教的东西不够多,也不知道孩子学习所处的水平,只能靠校外培训来找一些安全感。

“小学不考试,总不能一辈子不考试吧?中考怎么办?高考怎么办?”

家长为孩子高考备考,从考前很多年就已经开始了。某些家长早在孩子学龄前,就开始花心思提升每一个有可能的优势。

还有一些妈妈们表示,如果所有辅导班都关了,就凭借强大的运作能力和六度关系理论找老师在社区补课。

“不患寡而患不均,别人都补习,我家也不能落下。”

有家长从实情出发,如果孩子周末和节假日不能上课,那是不是家长周末节假日也不能加班呢?就算家中老人可以照顾孩子,但不能给孩子辅导功课吧。

教育内卷的焦虑下,家长们用各式各样的原因筑起防线,坚决不放弃课外班。

其实关不关停课外班,我倒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单说成绩的话,低年级阶段的欺骗性很大。况且,上不了辅导班,不正好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户外时间,更能保护视力吗?

没想到,我竟然被一大批家长给怼了回来。

“反正早晚会近视,担心这个干吗?”

“近视这个看命,学多少和考多少却在人为。”

我这才意识到,真正给家长带来教育焦虑的,并不是能不能上补习班,而是不理性的教育理念。

03

课外学得少,

不代表不会优秀。

这段时间有个名为#清华毕业生教育孩子的方式#的话题火了。

作为一名拥有清华学历,各种优质资源唾手可得的家长,这位妈妈没买学区房,也没钻名校。

别人家搬家是为了学区房,她家搬家是真的因为喜欢。

别人家的孩子都背着小书包往返人大附、四中、八中时,她却把自己娃顺手丢进了一所一本率只有50%的私立学校,从小学到高中的直升班。

原因只有四个字:图省事儿。

在这位清华妈妈的教育方式上,图省事可不等同于无为而治。

她会要求孩子初中之后该做的家务必须做。在学习上,则是抓大放小,游戏随便打,但是当某一科成绩特别差,上课听不懂时,妈妈会花重金报课和请陪练。

没有超前教育,没有大量补习,孩子还是考上了985院校。不少网友称,这才是妈妈中的战斗机啊。果然活得通透的家长,教育也通透。

抓大放小,因娃制宜,有选择地育儿而非最大限度地占满孩子的时间。内卷本就是自家长而发的卷,没必要让孩子承担。

04

课外班焦虑,

还有机构的推波助澜。

从表象看,家长不愿意放弃尽早培养孩子的机会,课外班应运而生。但实际上,很多校外机构已经脱离了家长需求本身,反而是从商业化的角度出发挟持家长。

在各种校外培训机构的营销话术中,贩卖焦虑、破坏正常市场秩序现象可不少见。

“你来,我们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们培养你孩子的对手。”

“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有近1100万人吧,能进入一流院校的孩子只有1%。你不尽早鸡娃,这1%的名额凭什么留给你?”

“孩子出生那几年正赶上生育高峰,孩子多但高中坑位不变,照这么发展下去,您还以为孩子能像您这样顺利的上高中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各种自创的教育概念,配上前几天刚刚背过的教育理论,最后再打出“坚持打卡xx天返学费”的恶俗营销广告,还能用“花呗”或者“分期付款”……

商业大环境下,真正的家长需求与课外班的因果关系已经本末倒置。课外班焦虑,大多来自机构的推波助澜。

写在最后

课外班只是教育体系的补充,是一个夹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中间状态。只有把教育权交回给学校和家庭,才是一种良性的教育模式。

作为教育主体的家庭,也该来降降温,理性理性。

让自己娃成为比别人家娃更优秀的人,本来就不在一个人的掌控之中。你鸡娃、我鸡娃、她也鸡娃,就像剧场效应一样,鸡娃根本没有终点。

一段没有终点的旅行,是不是享受过程就更加重要了?那么问题来了,不上补习班,是理性回归的第一步吗?卷不卷孩子,家长真的想明白了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