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开,招生办派出了漂亮女同学

作者 | 邢初

高考结束,紧跟着一年一度的招生季。

然而,当各高校正准备大放异彩时,几所学校的招生宣传却在险些翻车。

6月7日高考第一天,一组网传南京大学官方发布了一则招生图片,几名打扮靓丽清秀的年轻女学生手持标语牌,上面写着标语如“你想不想和我一起泡在图书馆,从早晨到夜晚?”“你想不想让我成为你的青春”等。其中一位女生,穿着露脐超短上衣。

这组照片瞬间点燃了舆论,网友们批驳其带有明显物化女性、性暗示等倾向。作为我国前十大顶尖学府之一,南京大学也旋即囿于舆论删除了这组图片。

但仍有一些争议与质疑在蔓延。比如,有网友质疑,为何“让我成为你的青春”这类明显与恋爱有关的标语,是在女孩手上,“成为南大学子”,却是在男孩手上?

比如,女大学生的“官方形象”,穿露脐装是否必要?

且纵观今时往日,高校用女孩当作宣传门面里的例子其实一直不罕见。

再溯从前,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官网主页发出一幅美女毕业生单人照,人民大学网站的访问量短时间内急速上升,网友纷纷称该女生为 “人大女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揪着一两张照片断章取义,的确大可不必。但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大学,至少应该在招生这种重要场合,明确立场。

年轻化,不等于轻浮。

在自诩“多样性”“年轻化”的高校招生宣传背后,我们应当看到反思——如今整个高校招生氛围的娱乐化,让大学本身的严肃性被消解了,多少显得有点“掉价”。

01

被误用的语境

在这场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招生风波里,一个概念不可忽视:语境。

招生宣传和私人领域的交流不一样。

前者面向的是由各类人群构成的所有人,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广范围传播与表达。

“让我成为你的青春”“陪你一起从早到晚”之类的语句,放在偶像剧里、小说里,甚至是日常对话中,没有太大问题,但高校当作招生宣传,就明显忽视了公共语境的严肃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为教书育人的学府,大学有责任在每一个重要场合的表达保持严谨,图片、文字、音视频,都是表达的一部分。

这也是为什么,清华大学女生穿超短裙在校园里跳舞,属于个人自由。而校方让女学生穿短裙拍照宣传,就不大妥当。

我想,大学也不希望招进来为了“和女生一起泡在图书馆”而报考的学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些年,青春靓丽的年轻人作为高校代言人,早已成为高校招生宣传的“风景线”。

一个常见的场景是:蓝天白云下,靓丽的帅哥美女站在高校标志性建筑物前,举着“我在XX等你”的招牌。

各校“校花”“校草”俨然成为了每年招生时的免费“人形广告”。

的确,相比起繁杂的招生简章,年轻漂亮的面孔,的确能在更短时间内,更直观、直接攫住人的眼球。

似乎谁更快抓住考生眼光,谁就能赢在吸引人才的起跑线上。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某种程度上,招生就像招聘,是一个互相选择、互相吸引的过程。学校对人才有渴求,反过来能为人才提供的,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气氛,以及多姿多彩的成长环境。

从纳才的角度来说,一所大学,吸引和吸收的应该是对知识有热情,对高尚品格有渴求与敬畏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的确,相比起“教学资源、气氛”,学习生活的环境,是更容易直观呈现出来的部分,即更容易以视觉形式呈递在画面上。

而那些真正对大学报以崇敬之情的学子,当然不会被几张照片“迷惑”,而减轻对学校本身的真正考量与判断。

“大学”对一个青年人生中的角色既丰富又简单:知识的殿堂,培养独立人格与自由,以及未来数年的青春。

他们的青春,绝不是任何符号能概括的,也不是用来想象甚至诱惑的。

02

被忽视的主体

上个月上映的电影《你的婚礼》招致了大量吐槽与批评。豆瓣一条高赞短评如是道:“国产编剧/导演如果实在无法理解爱情电影中的女性视角,那完全可以放弃赚女性观众的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突出的是一个“视角”概念。

“青春”让人联想到校服裙摆,白衣飘飘,男孩女孩们脸上明媚灿烂的笑容……当然,也可以说某个男孩成为女孩的青春。

但在一种既已成惯性的媒体、文艺语境里,女孩作为主体更常见,也更容易烘托出“青春”的氛围。

比如,这几年来,不少大学生自作主张地把3月7日称做“女生节”,甚至在校园里挂起横幅标语向女生示好。

一些想当然的“问候”如“我喜欢的姿势你都有”“春风十里,不如睡你”等横幅,在大多数女生眼里,已经达到了性骚扰的程度。

不论动机与出发点,仅站在单一男性视角去表达、阐述与讨好,而忽视女性主体的感受,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压迫,自然会让人感到不适。

同理,“让我成为你的青春”,单从一个女大学生角度看,这句明显带着主客体的表达,即便谈不上冒犯,也算不上尊重。

没有人反对大学里的青春,也没人反对大学里独属于青年人的朝气蓬勃,年轻靓丽的男孩女孩们,的确能给校园生活增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在单一男性的视角里,有一种最容易构建的、粗暴的等式:青春=初恋/荷尔蒙=年轻女孩。

“青春”其实是个语义相对含糊、涵盖面过广的词语,即便要简洁明了地概括它,是否只能用恋爱、荷尔蒙等元素?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腔热血报国的学生运动,是大学的青春;西南联大时期,师生们不畏动荡时期的简陋条件,在战火中艰难求索真知,也是青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大学生,无论男或女,他们期待和被呈现的“青春”符号,不该只是选美和求爱,而是共进、共勉与互相欣赏。

当叙事话语仍然将女性视为客体,去观看、评价与塑造的时候,就必然招致占比正越来越多的女性受众反感。

性别符号并非不能用,但纯粹用“美色”作符号,就显得有些浅俗了。

03

被滥用的“美色”

实际上,用“美色”作为吸睛的图腾与符号,一直是媒介宣传领域的惯用符号。

自西方工业时代以来,女性及女性的身体,始终是商业广告创作的重要元素,不仅是与女性相关的物品,家电、汽车等商品也常见女性形象。

道理并没有那么复杂:好看的东西,能吸引人的眼球。

美丽的生物被称为“缪斯”,本身带有吸睛的元素,即便离开福柯的“凝视”概念,柔美的面容,姣好的身材,自然吸引人驻足观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秀色”与“可餐”放在一块儿,甚至被当作传统成语流传至今,早就传递出女性之美可引起人心情愉悦的指向,但本质仍是将女性物化为某种视效工具使用。

被称为“广告教父”的英国广告代理商大卫·奥格威曾提出,广告行业的“3B原则”,即“美女(beauty)”“动物(beast)”“婴儿(baby)”,这三者是平面广告里最容易抓住人眼球的元素。

其中,“美女”是一个性感的符号。女性的身体被“切割”后揉入一种狭隘的魅力标准里:美就是性,性就是女性暴露出的身体部位。

在过去,不少生活用品商业广告里的形象也以女性为主,包括寻常人家用的日历、装饰画,女性形象传递的柔美,能被提炼为一种抽象意义上的商品,使用在不同商家与产品的包装上。

进入现代后,不少商业广告在“秀色”上的使用尺度愈大、表现愈赤裸。知名的海南某槟榔广告、椰树饮料广告等,都曾陷入物化女性、打性别擦边球的漩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被信息洪流包裹的时代,纵主流语境里的女性地位或许有所提升,但在流量逻辑下,“赏心悦目”这个词,通常仍是“悦目”先于“赏心”发生。

越是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抓住人眼球的商业广告,越容易在“美色”上翻车。

比如,今年3月,陕西西安一家楼盘开盘产品鉴赏会,用两位女模特的背部展示户型,引发网友争议。

同类宣传还出现在2018年广西南宁一家楼盘的开盘促销活动上,女模特胸前写项目名称,后背画户型图。

一定程度的包装无可厚非,就像简历上的照片通常会想方设法地拍得“美”,以吸引别人进一步了解自己。

但一种护肤品或化妆品广告,用美女的意象,是为了让人联想起自己使用后也能容颜焕发,而名车、名表、地产等商业广告,用美女的意象,则更容易让人想到站在男性视角“抱得美人归”的人生“宏图”。

但一所大学的宣传使用“美女”,是想让人联想到什么呢?

如果单留一个“美”字,后面无论跟着何种身份,都奇怪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仿佛一位女性首先应该是“美”,然后才是学生、科研者、母亲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然,如果不从“抓住眼球”的角度出发,高校宣传页面出现“动物”或“婴儿”,好像更说不过去。

美国社会学家霍金斯(Hawkins)增在1973年提出媒体与女性的五个等级关系:从第一级将女性描绘成全然无知的陪衬品,到女性角色与刻板印象如家庭、秘书、助理,最后却仍然“回归家庭”,再到两性平等的平权意识。

而最理想的第五级,则描绘了一种超越两性二元对立观念的状态,彻底扬弃男女特质定型化的教条观念。

遗憾的是,我们离最后一级,还有挺长一段距离。

女性作为意象的图腾,仍然好用、便利。但我们更期待,学子们能跳出“泡图书馆”“让谁成为自己的青春”这类诱惑,真正从内心深处的热望与理想出发,作出判断与选择。

编辑 | 煎妮

排版 | 八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