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时光荏苒,一去不返,时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比公平和一致。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成为了每个人面临的必要选择。
有人有明确的理想目标,他们时间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向着终极目标而奋进。理想催促着他们不断前行,在每一个深夜里,他们伏案苦读,在每一个凌晨的灯光里,他们揉揉朦胧的睡眼,美好的一天已经开始。
有人理想意识淡薄,他们的理想就是浑浑噩噩过一辈子,得过且过是他们的代名词,躺平是他们的惯常动作。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人生得意须尽欢那才是他们的生活。
有理想的人每一天都带着一股劲,他们的世界在更广泛地延伸,理想在给他们翅膀,飞向应有之地。
有理想的人值得尊敬,努力追求理想是有理想人的底色。张锡峰,一个普通的有理想的17岁男孩,因为一段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发言,遭到了潮水般的攻击。
1、张锡峰的演讲
张锡峰演讲的一段视频,想必很多人都看过,他整场演讲10分钟左右。在他的演讲中,他以一个普通乡下男孩的视角,讲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看法、追求与理想,他的演讲抑扬顿挫,演讲内容直击人心,不止于我,台下现场的听众很多也是热泪盈眶。
张锡峰分享了他小时候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确实对比明显。
当农村里的孩子在玩弹珠,在爬树的时候,农村的孩子在学着钢琴、听着英语。当农村孩子在学着语文老师教的英语时,城市的孩子可能已经可以用流利的英语正常的对话了。当农村的孩子在寒暑假时帮着父母收麦子、干农活时,城里的孩子可能坐上飞机到了国外,领略全世界不同的风采。
这就是现实的差距,张锡峰所讲的就是现实中赤裸裸的不可逃避的差距。
张锡峰演讲的前段部分主要表述的就是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之间的无形差距。
在张锡峰的后半段演讲,他开始描述了自己的变化,从农村跨越到城市里,城市的学校和环境深刻地改变了他的内心,扩展了他的眼界,让原本自卑,陷入阴暗的他变得丰盈和自信起来。
带着自己的这种自信感,张锡峰在演讲的最后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的白菜。
纵观张锡峰的演讲,就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天然的巨大差距。第二部分,他在阐述自己进入城市学习以来,在城市里开阔了自己的见闻,增强了自信。第三部分,他把在城市学校里赋予他的知识理想眼界化为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张锡峰的演讲的最后还有一段升华,他说道,追求理想有什么错?努力奋斗有什么错?你见过凌晨5:30的衡水中学的操场吗?很多人努力,有时不仅为了自身,还在于自己是整个家族的希望,自己身上背负的是父母的未来。
张锡峰这种执着于理想的人,我的身边曾经也遇到过。他们不同于一般普通的学生,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了规划。没有得过且过。没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一刻都是他们奔向理想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你可能会觉得他们刻板,他们无趣,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因为他们是有着自我理想,并且能为了理想执着付出,勤学苦练的人。
2、所受的争议
张锡峰这一段鼓舞人心充满斗志的演讲,放到网上之后却引起了争议。争议的主要来源在于他的一句话,他说自己是乡下的土猪,也要去拱大城市的白菜。这样一句平常不过的话被有的人认为变态,被有人指控为控制狂。一时间关于他的各种争议甚嚣尘上,仅仅只有17岁的张锡峰根本无力招架,他在高考过后,出现在考场之外已经考过试的张锡峰,神色凝聚,有些低沉,无情的言论可能无形中已经影响到了他。
他只是一个孩子,17岁充满理想,励志奋斗,即使他调侃自己是一只土猪,他要努力去进大城市获取自己的未来,何错之有?为何一味苛责一个有理想的孩子?内心积极,看到的就是积极面,内心消极,也会认为别人内心阴暗,我们要尊重一个孩子的理想。
3、不要逼走有理想的人
听完张锡峰全部的演讲,不要只看他讲过一句所谓的有争议的话,你会感受到的不是他的极端,也没有偏执,只是一个简单的孩子有着满腔的热血。他去鼓励大家追求理想,去给自己信心和理念。
这些孩子想通过高考去改变他们的命运,他们的出身已经无法更改,但在他们的内心,高考可以给他们的努力赢得最公平的结果。这样的一群有理想的孩子,我在他们的身上看到的就是未来的希望火种。
这样的孩子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而每一个为自己未来负责的人,都是希望之火的种子。
不要逼走有理想的人,让有理想的人能在这片沃土成长,在这片沃土上挥洒他们的青春热血,聪明才智。当我们很多人都抱以冷漠和责备时,张锡峰,或者和他相似的人将可能被逼走到异国他乡,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