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师说,职称评定是无言之痛,破坏了教师队伍团结,阻碍了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对教师心理更是一种难以弥合的伤害。
可见,三尺讲台没有累垮的钢铁身躯,被职称消磨殆尽。
当下,有许多教师承受职称评定之苦,有人为职称失眠,有人为职称无助的流泪,有人为职称丢了性命。
评职称,成为压在老师身上的一座大山。
我们认为,评职称,成为中国最大的“潜规则”:
首先,职称评定规定要求有论文,为发论文花钱求人成了潜规则。
中小学教师发文章要出版面费,就是大学老师,博士、教授们发文章也在出钱。现在文章多按篇收费,一篇收300、500元钱,更有高的上万元。中国几乎没有不花钱能发表论文的,所有论文都得花钱购买。
其次,职称评定规定要求有证书,为评奖、为证书处处钻营成了潜规则。
要评取称,要有相关的证明科研、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评奖和证书。
这就让本应该安心教学的老师们要想方设法得到一些证书。省、市、县、乡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各类的教学、科研奖励都成为众老师趋之若鹜的目标。而这些所谓的荣誉和证书,并不是教师评能力就能获得,大多是权力和利益上的分配,学校领导想给谁就能给谁。
还有,职称评定规定给各单位指标,为职称要指标各显神通成了潜规则。
每年申报的人比较多,而每一年职称晋升的数量有限。一般每个学校会有固定的指标,指标分配到了学校,谁能拥有这个指标,大多是领导们说了算。对于指标的拥有,权限下放到学校,而学校都会根据自己想照顾的对象而制定“评审方案”。对于方案的公平性就没有谁能说得清,也没有哪一级主管部门去过问。
指标分到单位,谁能晋升,校长说了算。每位老师晋升所具备的条件相差不会太大,校长让谁上就是谁上,许多的民主程序都是过场。
评职称让老师怨声载道。
因为职称评价体系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很多人为此耗费了太多的精力,而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面。
我们全国有1700万老师,这么庞大的人群,同为一件事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即要明处符合规定,又要暗处处理到位,走关系,花银子,趋之如过江之鲤。
评职称,成为压垮一线教师的重若千钧的一棵稻草!
希望有关主管部门能优化职称评定制度,让老师安安心心地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