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出生后的头三个月,是最让家长头痛的!其原因就是孩子很容易不明就里的哭闹,新手爸妈很难判断出是饿了?困了?冷了?热了?更要命的是,如果都试一遍还是哭,可能就懵逼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肠绞痛”?其实,这个坏蛋也是导致宝宝哭闹的重要原因之一。小月龄婴儿总是哭闹不停,有可能就是肠绞痛导致的。那么,什么是肠绞痛?如何应对它呢?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讲讲肠绞痛。
”
什么是肠绞痛?
这是一种症状性的诊断或名称,一般是指三个月内的宝宝会出现突然性大声哭叫,可持续几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哭时婴儿面部渐红,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双足发凉,双手紧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缓解,而最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停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婴儿肠绞痛。
肠绞痛的临床特点
突发突止, 没有先兆。
较之一般哭闹程度剧烈,类似于尖叫。
发作时全身肌张力升高。
发作时安抚作用有限,大多随着宝宝放屁或排便好转。
首先,我们要明确宝宝究竟是肠绞痛, 还是有其他病理性情况。肠绞痛发作时孩子的表情十分痛苦, 常常小脸憋得通红, 手脚冰凉, 全身缩在一起, 伴随哭闹, 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都有可能。
但是,发作间歇期孩子仍活泼如常, 吃奶和睡眠不会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生长发育正常,生长发育是检验孩子是否健康的金标准, 对于不能及时就医的父母,无论孩子出现了什么症状, 最需要观察的仍然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状态。
宝宝肠绞痛判断方法
肠绞痛一般高发于傍晚,而且几乎发生在每天的同一个时间;
宝宝哭闹的同时不停蹬腿或身体蜷缩;
宝宝会哭闹的特别厉害,而且会持续好几个小时;
任何安抚方法都不能让宝宝长时间平静,一旦停止安抚就又哭闹起来;
如果确定不是饿了、困了或者尿了,那宝宝很可能就是肠绞痛。
肠绞痛的典型表现
宝宝出生后3周开始,每周发作至少3次,发作时间持续至少1周,而早产宝宝肠绞痛的高峰通常出现在矫正月龄6周时。
肠绞痛的发作时间
一般会在晚上6~8点,也有部分宝宝的肠绞痛会在半夜或清晨发作。发作时,宝宝可能会没有征兆地大哭;也可能在吃奶时突然用力,有时甚至会不停下吃奶来哭闹;同时,还可能会伴随腹胀、排气增多的问题,将气或大便排出后,哭闹会有所缓解。
如果宝宝出现肠绞痛的症状,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肠绞痛不是疾病,它只是宝宝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随着消化系统的成熟,通常会在宝宝3~4个月的时候逐渐消失。
引发肠绞痛的原因
1
胃肠道
喂养不当:过度喂养、喂养不足、频繁打嗝、吞咽空气。
牛奶蛋白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
消化道不成熟:不能够有效吸收碳水化合物,使其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过多气体。
粪便菌群的改变。
肠活动亢进。
2
生物学原因
胃肠道蠕动功能不成熟。
血液中某些成分水平升高 (5-OH IAA)。
母亲孕期或产后吸烟,婴儿暴露于二手烟环境。
3
社会心理
性格与气质:父母如果对孩子哭闹做出积极反应,可以观察到宝宝哭闹的时间有所缩短。
过激反应:有理论认为肠绞痛多发生于一天结束时,是婴儿对于一天暴露于外界环境刺激的一种释放,以达到平衡。
家长的各种差异情况:家庭的各种压力,母亲焦虑等可以传递给婴儿,引起肠绞痛。
如何应对肠绞痛
1
喂 养
喂养存在很多问题, 包括喂养不足, 过度喂养,没有充分拍嗝等,应尽量避免宝宝咽下空气。
2
安 抚
用安抚奶嘴
带孩子出去兜兜风, 换换环境
把宝宝脸向前抱着,让孩子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轻轻摇摇宝宝
按摩宝宝腹部, 孩子的肚子喜欢温暖和压力
将宝宝包裹起来
让宝宝保持侧位或俯卧位
有节律地吹“嘘嘘”声
3
改变食物
人工喂养儿
有些肠绞痛宝宝是由于对牛奶蛋白分子不耐受而引发的症状, 家长可以尝试水解蛋白奶粉。如果在48小时内症状减轻则证明有效, 建议继续使用水解蛋白奶粉喂养, 反之则按原奶粉喂养。不建议给宝宝换用豆奶或其他乳制品。
母乳喂养儿
建议妈妈减少牛奶、鸡蛋、坚果、小麦的摄入,然后再观察宝宝的情况。
小儿推拿手法分享
小儿推拿调理孩子消化道系统效果不错,长期推拿调理的孩子可以有效减少肠绞痛的发生!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调理孩子肠绞痛问题的小儿推拿手法:
摩腹
宝宝平卧,面部朝上,用掌腹或四指腹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按摩时需有一定的渗透力,每天早晚两次,每次10-15分钟。
顺运内八卦
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每次3~5分钟。
推四横纹
四横纹穴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位于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每次3分钟。
看了这篇文章,家长们是否有收获呢?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科学育儿从现在做起,更多婴幼儿育儿干货尽在公众号:婴幼儿育儿知识。您还想要了解哪些育儿知识呢?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我们立马给您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