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这才是教育,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准。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只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随着申请季的悄然收尾,各大院校的录取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但是大家可以查一查最近几年美国高校,会发现他们招收的中国留学生,相比招收的印度留学生要少得多。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打算进入新一轮申请季的同学不禁会产生各种疑问,为什么中国留学生会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
美国学校招收中国学生的数量有所波动,其中一个原因来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当然还有疫情以及一些其他影响因素。不过对此,有些人根本不去想深层原因,直接给美国学校扣上了“歧视”的帽子。
实际上,这些美国高校减少招收中国留学生数量的同时,也给出了一定的原因。
耶鲁:为什么我们减少招收中国学生
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撰文,剖析为什么“水平很低”的美国基础教育,却支撑了“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体系?
他也表示,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而不是塑造;知识绝非他人所能传授,而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美国高校减少招收中国留学生的主要原因就来自这里。
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扎实,但也因此束缚了思想和思维,丧失了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死记硬背、繁重异常的学习任务,也使得部分中国学生存在厌学、不喜欢思考、动手能力差的情况。
这种教学方式或许对于传统的人文经典教育是有效的,但对于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言,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过去多年,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很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至少不差,可是等到毕业后,学生们到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很难申请一流大学的教职工作。
2015年,美国前30金融系毕业的博士生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相对很多,但应聘教职岗位时最好的就是去了加州理工学院。这么多中国博士生中,竟然没有一个被前10或前15的金融系名校招聘。
陈志武表示,这不是种族歧视,因为他自己也是中国人。
中国学生从小就被灌输“听话”“顺从”等观念,没机会锻炼讲话辩论。长大后即使想学习辩论、学习作报告演讲技巧,也很难改变从小被迫养成的“听话不作声”习惯。
哈佛:偏爱“咖喱味”的印度学生
实际上,哈佛也在减少招收中国学生的数量,理由与耶鲁差不多。
哈佛大学张伯庚(Julian Chang)教授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面对海量课业时往往被语言束缚,而且近几年这种束缚又有了新的变化。
随着中国留学生增加,他们开始热衷抱团,对于融入当地朋友圈缺乏兴趣,这种习惯的养成会很影响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的融合,在他们走入外企职场后就会显露出一定弊端。
“无论是价值观还是习惯,比如说他们在美国的企业里很多是outside office,你要是不去看球,不跟大家一起去吃饭、看球、玩儿,那就很难加入领导圈。”
张伯庚教授
虽然印度学生口音带有浓重的“咖喱味”,但他们从不惮于发声;也是因为印度语言以英文为主,很多印度学生在说英语上没有什么障碍。
印度学生在一起,经常为了讨论而讨论,不惜时间和精力;而当他们把这些习惯带入跨国企业的工作中时,无疑增加了一个优势砝码。
而中国学生说英文没问题,但是要走到高层,用英文辩论,阐述观点的时候就会显示出弱势。中国学生的沉默谨慎,唯恐“祸从口出”的习惯,也意味着容易导致错失良机。
在美国,很多美国的企业、跨国企业都有很多印度人在当CEO、CTO或是CFO。不同于一些族裔高管都是移民二代,这些登上硅谷权力顶端的印度裔高管,都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
他们在印度高校完成本科教育,才蜂拥至美国,进入美国名牌大学如斯坦福、麻省理工深造,然后加入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再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这些来自印度高等院校的学霸精英,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CEO兵团”。
无论是耶鲁还是哈佛,这些美国顶尖高校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不是死板的考试成绩。从校园的行为习惯中就可以看出,帮助印度学生走向职业成功的些许因素,和他们国内的高等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所在审查学生的申请材料时,越来越重视面试的部分。虽说“君子敏于行,讷于言”,但中国的学生们也要学会为自己发声,表达自己的真实实力。
我是可忘,点赞关注评论,说出你的看法,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