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中国孩子,我的行为要对自己的民族负责。”当硅谷成功人士李飞飞被记者采访时,她的一席话使得众人在感动之余,也思考良久。这样一个在美国生活十几年的人,能够不忘初心,心系祖国,其赤子之心,值得我们敬佩,也值得我们学习。
李飞飞出生于1976年,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有记者曾采访过她,问她现在觉得自己是美国人吗?李飞飞回答道:“如果我获得诺贝尔奖,我一定要以中国人的身份领奖。”她的传奇经历,使得她不仅在自己的领域自信、自豪,而且这么多年始终热爱着祖国的土地。
李飞飞小时候在省重点学校读书。那时候,她的生活是枯燥的念书、吃饭、睡觉模式。国内的大环境决定教育方式的朴素和刻板,她与她的父母都难以在枯燥乏味的环境中生活,想要到陌生的环境中去闯荡一番,于是他们三口之家背上行囊,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美国。
到了美国以后,夹生的口语使得她困窘的同时也下定决心攻克英语。在她上高中的同时,她每天晚上恶补英语。如果说,语言的不通给她生活带来不便,那么周围人的陌生则给她带来孤独和绝望。当时美国社会上还存在着“人种歧视”的风气。她对一次经历印象很深,1994年的时候,有一天她在校园看到有一位白人男生在欺负一个口语不好的北京女生,由于刚刚到这所学校,那个女生孤立无援,没有人帮她。这时,另一个同样是北京的男生出来帮这个女生解围,结果被那个白人男生打倒在地。旁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帮助他们,甚至没有人找老师。李飞飞过去,拼命的叫喊劝架,看劝不住就立马把老师喊了过来。
然而学校一方的态度非常令人失望。那位被打的北京男生,脑震荡被缝了三针,但是白人男生仅仅只停课三天,校方甚至没有给予警告或者记过,而在旁边看到此事的所有美国学生都闭口不谈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北京男生的父母由于刚刚来美国,在校方那儿完全没有熟人,这件事最后就不了了之。
非常讽刺的是,那个有暴力倾向的白人学生,在次年又犯了案,而这次他算是捅到了篓子,揍了一个白人学生,校方立马严肃地处理了他,勒令他开除。这件事情在李飞飞的心中划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以至于无论之后在美国生活多少年,她照照镜子,都还是能清醒:我是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人。
不仅是祖国的坚强后盾,父母同样也给予她无限的力量。她的父母其实之前也从来没有来过美国,他们初到美国比李飞飞更加艰难。因为他们需要工作,养活这个家。父母两人借了不少钱,开了一家洗衣店,李飞飞在学习之余也经常帮父母照看店铺。父母教导她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尊严,这也会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如果说,学校是李飞飞汲取知识的圣地,那么父母就是她吸收精神食粮的怀抱。
高中毕业后,她考完托福并申请了麻省理工学院、罗格斯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优异的成绩使得她同时通过了三所学校的面试。她选择了普林斯顿大学后,攻读了物理专业。上了大学之后,她发现自己并没有走出孤独的团体,虽然大学里有华裔,但是那些华裔从小出生在美国,文化的差异和心境上的不同使得他们也没有共同语言,她更加思念自己的故乡。
于是,在1997年的时候,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60周年,她组织了几个中国的学生,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会议室内开了一场盛大的演讲报告,并把这次会议整理成书籍出版。这次会议共有300多位学者参加,李飞飞的这场会议,使得不少人重新审视了那段屈辱而值得深思和借鉴的历史,向全世界的人们传递了和平的理念。
在本科毕业后,她放弃了高薪工作或者读研深造的机会,却选择去西藏。当时普林斯顿有一个奖项叫做Martin Dale1953 fellowship,内容是研究一个自己设计的项目,而这个项目从未有任何一个人研究过,也与任何一个已经研究过的话题没有任何关系。李飞飞对佛教以及生命科学非常的感兴趣,于是她立了一个项目:藏医药学和西医学上的医理比较。当然,她最后从20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这次的奖学金。
这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新鲜的较量。李飞飞曾说过,她的生命中有一种很野的东西。这种“野”的东西大概就是创新,她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感是她能够成功的力量源泉,这种力量源泉早在她与自己父母来美国的时候就悄悄地滋润着她生长。
这种创新意识,其实也是现代人渐渐缺少的思想,这或许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或许是快餐社会的弊端,也或许是高科技发展的弊端。但无论如何,求实创新、励志图强是我们应努力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