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谋划教育的远景规划与“十四五”教育规划,探索构筑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体系,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开启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10月16-17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举办,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论坛以“新征程——面向未来三十年”为主题,设1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1个课程与实训基地优秀案例展示。来自国内外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与领先企业、专家和代表200人参加了论坛,中央媒体、行业媒体、社交媒体、门户网站及教育类自媒体等100余家媒体对论坛进行报道,在线观看直播人数超过557万人次。
把握大势,面向“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担当教育新使命
“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未来三十年教育领域的新机遇新挑战,在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立足国情,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有机结合,构建面向未来三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战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会理事长郝明金在主旨讲话中开宗明义,为本届论坛把握大势、做好规划提出了总要求。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在讲话中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标准,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作出部署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深入研究“十四五”时期的定位、发展、深层次产教融合等关键问题”,为应用型高校面向未来开创教育现代化新格局指明了方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提出,“十四五”时期地方转型院校要以现代产业学院等为载体、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国家“卡脖子”技术攻关与制造为重点,承担起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数字转型、助力成果转化、完善教育结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使命,积极回应国家发展提出的应对新挑战、创造新优势、建设新格局、重塑产业链、完善供应链等要求。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表示,我国已处于教育-学习资源“战国时代”,不同类型高校、企业在打造终身学习服务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分类定位、特色兴校、新治理、筑牢根基、融合发展、拓展服务、外需导向、信息革命、合作共赢、协同创新中有所作为,有大作为。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表示,要瞄准未来30年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平台+”;基于融合世界的高维学习;集成化:大舰战略;多样化和分布式:学习无所不在;灵巧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创新需求为引领;开放的课程供应链;学习者、教师和人工智能的共生;奠基儿童教育:复杂世界的简单化;教育大脑:人脑和数脑的融合;人力资本定价:新市场经济,立足大趋势,担当大使命。
面向“十四五”发展新要求,如何把握数字化、智能化革命态势,高质量做好教育规划,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变革?本次论坛聚焦“十四五”规划与数智治理体系主题,作出了先行先试的探索。
“院校决策咨询正在逐步从理念走向实践,从经验决策走向科学决策和智慧决策。数据驱动决策模式的运行机制,涵盖了学生事务、教学事务、教师事务、资源管理、计划政策与管理各环节。院校研究数据系统和数据仓库建设是院校研究工作的基础工程。要确定决策的目标和信息需求,满足数据收集的需求,挖掘有用的信息,有效的展示和交流信息,做好基于有效证据的决策。”同济大学高教所副所长、副教授张端鸿博士对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作出介绍。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认为,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提供开发路径与技术支撑,利用情境认知计算,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人在回路的决策分析和规划的可视化、情景化、生动化表达,应对大规划、大生态、大创新的全场景要素需求实现“为我而智、因我而智、智慧中枢”的数智化改造愿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宏网副总裁李凌志认为,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平台的纽带桥梁功能,实现校企、政企、人才的生态共赢,依托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向各类主体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有效实现产教融合平台的数字化融合,做到数据库、资源库、项目库的“三库融合”,在信息整合、资源共享、项目对接等方面发挥数字化优势。
坚持类型教育定位,加快现代教育体系建设迈上新征程
类型教育是今年论坛的重要议题。本次论坛对类型教育的历史方位、未来方向及迈向高阶的专业研究生教育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研讨。
“近期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从下好一盘大棋出发,围绕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系统设计了未来三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作战图。”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表示,“以提质培优促增值赋能是新时代职教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在补短板、集合力、强内涵上下功夫,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制度,优化机制,打造载体,丰富成果,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价值,让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关志伟认为,新时代类型教育内涵包括公平、多元、 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教育思想,展示为贯通衔接的职业教育网络育训体系,表现为跨界融合和加速迭代的过程。新时代类型教育要不断加强类型教育的社会公众认同,构建具有吸引力的职教体系,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贯通衔接机制,构建各层次教育间的连结机制,重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
以产教融合机制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破解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重要路径,也是职业教育类型教育走向高阶的必然选择。
“创新是大学使命的核心。创新体系尤为重要,创新体系就像一条生产线,生产线工艺流程及装备水平决定了产出的最大数量与平均质量,‘生产线’不升级,投入原料再多,提高的只是产量,而质量不会有本质变化。”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罗琳阐发了大学在创新体系中要成为关键一环的理解。
“要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机融为一体,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一体互促发展;高度重视教育部的‘强基计划’,设立学校自己特色的‘强基计划’,善于以点带线、带面,注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一体化关系进行了阐发。
“面向未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形态是从伴生关系走向共生关系,今后还会从共生关系发生到引领关系。因此,应用型本科要加快培养地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建设涉及产业急需的工程技术问题的应用学科。”常州工学院校长汤正华对未来应用型高校迈向高阶的必要性和重点方向作出分析。
“产教融合是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途径,交叉学科与地方特色产业学科是地方高校专业硕士的主要遴选点,校地或校企‘双导师’指导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方式,研究生参与地方行业企业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或产品、作品创新是提高专业硕士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黄淮学院校长刘先省对以产教融合机制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路径作出阐发。
面向后疫情时代,打造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
后疫情时代的教育重塑,是各国政府与教育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更精准整合全球教育资源,更有效的向世界输出中国经验?本次论坛对国际应用技术教育创新网络与“走出去”议题展开研讨。
全球对优秀毕业生的需求竞争,意味着全世界都在为研究生教育做出更好的贡献,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带来了更大的技术挑战和驱动力。展望未来,学生将以更富有想象力的小组工作方式,从事诸如实验技能、实地考察项目计算之类的工作,而所有这些工作都侧重于沟通、团队合作以及道德操守。剑桥大学副校长David Cardwell站在全球后疫情时代的新发展态势下,把握全球新格局特点,以研究生教育为切入,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并结合自己长期观察和思考,对中英的教育合作提出了展望。
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全球教育中心总监Carita Prokki从业界需求、国际化战略和多学科教育三个角度分享芬兰应用科学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经验,回应快速变化的未来职业需求,并分享中国儒家思想与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在教育哲学上的共识。
国家督学、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孟庆国,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埃塞俄比亚举办的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和在亚洲巴基斯坦举办的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为例,展示了在硬件建设、模式选择、管理模式、办学方式、办学层次与规模、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合作方式、进退机制等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
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新时代产教融合新作为
产教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日益构建起完整的政策体系。本次论坛始终围绕落实国家产教融合改革要求,发挥教育部规划中心专业优势力量,推动产教融合试点企业、行业、城市全面布局,以产教融合服务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振兴和教育发展,助推助力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形态变革。
本次论坛,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京东集团、海尔集团签署了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合作协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锡明表示,中国电子将面向网信产业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网信产业国家队引领示范作用,全力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与产业界一起,建立自主创新网信产业人才体系,培养适应自主产业体系的人才,助力国家网信产业自主创新。京东集团副总裁姜耀东表示,企业作为生态工程的重要参与方,要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链接院校与产业端,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实现惠民生、增活力、谋发展、促就业,四方共创共赢。
为更好服务国家内循环、大开放、新格局发展要求,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安世亚太科技有限公司、高校、政府等发起高校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伙伴计划,推动应用型高校、职业院校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
为释放5G+数智化技术红利,深化教育扶贫扶智,持续推进全面小康与全面现代化,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根本性的作用,引导企业投身教育扶贫、扶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发布教育扶智-同频计划并举行捐赠仪式,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更好助力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设发展。
后续论坛大咖精彩发言持续发布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