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大学神韦东奕,红了。
网络上,韦东奕之名铺天盖地,随手点开一个自媒体的app,都能读到他的名字。
说实话,这让我很诧异。倒不是说韦东奕不应该走红,只不过,小韦不管是两次满分获得国际奥赛数学金牌,还是在丘成桐数学大赛中一人吊打整个清华数学代表队,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现在突然被翻出来,着实让人感到很有些意外。
据说,韦东奕爆红,是因为有记者在北大随机采访时,碰到了手提一瓶矿泉水,两个馒头的人。记者明显没有认出此人是何方神圣,只是照例请他对高考学子说了几句。
采访视频发到网上后,很多人认出来,这个眼睛小小、其貌不扬的人,原来是北大一代学神韦东奕。随后他的那些吊炸天的事迹被翻了出来,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追捧。
当然,今天我要说的,也并不是他走红的细节,甚至也不是要写他本人的事情。韦东奕的神迹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用不着我来复述了。
对于韦东奕我只有一个评价——这个人的智商,我给满分。
一个人能在天才云集的北大数学学院成为传奇,这本身就是一件挺传奇的事情。要知道,北大数学学院被称着北大首席疯人院,而疯,是天才的极致表现。
我比较关心的,其实是韦神的现状,所以我的讨论,从韦东奕大学毕业开始。
2014年,韦东奕从北大毕业,身后留下的是一连串空前的高分纪录。
哈佛为了得到这位不世出的天才,甚至不惜打破校规——只要韦东奕愿意来哈佛读书,可以直接免掉英语考试。
但是韦东奕选择留在北大,并在那里读完了硕士和博士。
2019年,完成博士后工作的韦东奕,成为了北大数学系的助理教授。
这个“对数学以外的其他东西都不在意”人,在课堂上表现怎么样呢?
一位粉丝量颇多的网友曾经评论说,作为北大老师的韦东奕,教学能力极差,并且还有些呆板。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举了某个英语老师的例子,称这个老师在讲解英语知识点的时候,会充分利用社会热点进行解读,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而韦东奕课堂枯燥无味,只会一味地讲数学。
天才的思维异于常人,韦东奕的课比较枯燥,不好懂,应该是实情。
据说有一次习题课由韦东奕讲课,他讲完后,大家没听懂,请教授再讲一遍,而教授却微微一笑说:“不行,我也没听懂…”
但因此说他的教学水平差,恐怕也是不能成立的。
其实,全网能找到的韦东奕讲课的视频,只有一个,那一次他上的是习题课。
越是高深的学问,对于普通人来说就越是枯燥无味。专门讲难度很高的数学习题的课程,要有趣只怕很难。一个没上过他课的人,仅凭着一个视频,就下结论说他教得不好,是很草率的。
另一方面,北大学生上了韦东奕的课,然后认为他讲得不好的,似乎还没有。
作为一个名人(韦东奕走红是最近的事,但是成名很早,很多人都知道韦神之名),没有学生吐槽,说明人家的业务水平,应该还是拿得出手的。
韦东奕红了之后,我感到很好奇,一个红遍了互联网的老师,课堂是什么样的了?
你别说,想了解这个的人还比较多。
2021年6月1日,一个记者实地探访了网红北大数学老师韦东奕的课堂。
课堂上,他没有携带此前备受关注的1.5升矿泉水瓶,换成了一个大号的水杯。
课讲得怎么样,记者没有评判,毕竟数学还是比较高深的,非专业的记者应该不太能听明白。
但是有一点还是让记者的印象很深刻——他的课并没有因走红变得爆满。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类网红。
毫不夸张地讲,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网红也是生产力。
今天,以网红为核心的互联网营销模式,越来越流行。比如:直播带货、网红代言等等。消费者为网红付费的热情非常高。网红经济成了电商行业的新形态,很多时候一次直播的销售额就高得令人咂舌,也因此诞生了一批年入过亿的“超级明星”。
比如淘宝带货一哥李佳琦。
有人说,如果你不认识李佳琦就说明被时代淘汰了,也证明你老了,这话还真不夸张。
李佳琦就像一台印钞机,每天巨大的流量涌进他的直播间,一句:“Oh My God,买它买它”,这些流量就转化成了一笔一笔的订单。
对比一下韦东奕,不免让人感叹:网红能带货,能把直播间搞得火热,但却带不动课堂。
我无意在此评价网红经济,存在即是合理,只要没犯法,凭本事吃饭没什么可指责的。
实际上,这个对比让我感到担忧的是,今天,对数学真正感兴趣,愿意沉下心来学习的人,真不多。
一个网红老师的课堂都没多少人上课,想想看,平时的数学课有多冷清?
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担忧,因为数学太重要了。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曾经在接受在采访时数次强调数学的重要性。
他认为,中国将来要在高科技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必须重视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育,因为近年来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差不多都是数学的突破。
“在这30年里,我们能够突破,完全是因为数学有了突破。不管是手机软件还是手机上面的应用系统,都是以数学为核心的基础,是在这个基础上面延伸发展出来的新的设备”。
为了我们的国家在未来能够拥有强大的科技竞争力,希望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有更多的人会投入数学的学习,哪怕不是以数学为第一专业。
数学强,则中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