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博士求职记:内定、派系斗争、学历歧视,高校何以至此?

作者:Remix教育编辑部

来源:remix计划——让学界和业界融合起来!

博士毕业后,林穆飞入职了一所985高校,但每每回想起找工作的经历,他还是感到难以释怀——内定、派系斗争、学历歧视,他觉得自己见到了高校令人胆寒的一面。

“求职,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说。

01

“焦虑到睡不着觉”

找工作的那几个月,林穆飞常常焦虑到睡不着觉。

“可能我就是属于心理素质不够好的那一类人吧。”林穆飞说。事实上,林穆飞本硕博都毕业于相当不错的985大学,学历背景不错。

他立志在自己的领域里作出贡献,总想把事情做到最好。

林穆飞的同门说,他性格内向、沉稳、细致,对学术充满兴趣,研究生时就是导师的得意门生,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走上了学术之路。

博士时期,他专业成绩排名总是第一。别人拿80多分的时候,他能拿90多分。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时,他也是答辩成绩最好的那个。

他的博导常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有天分又勤勉钻研。“他有机会成为中国这方面最好的专家”,林穆飞的导师不吝赞美。

即便如此,在发了CSSCI论文顺利毕业之后,他找工作的历程仍然跌宕曲折。

02

“土博”的顺利

不能说林穆飞的求职之路是一路坎坷的。在求职之初,他似乎异常顺利。

国内高校博士学制一般是四年。刚进入第四年,林穆飞就开始投简历了。

他也考虑过北上广,因为一线城市人才荟萃、“大佬”云集,是中国学术领域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中心,学术资讯最为发达。“中国学界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潮流一般都是由一线城市的教授们引进、吸收、传播的。”他说。

但北上广房价高昂,外地人很难支付得起;并且一线城市高负荷的科研任务也可能压得人喘不过气。

他也知道,虽然自己本硕博都毕业于“985”高校,但一毕业就留在一线城市的希望并不大,“像我这样的‘土博’,想在毕业之后就留在北上广,难度非常大。”他说。

“土博”,指的是本硕博都毕业于国内学校的博士,处于“学历鄙视链”中海归博士的下一层。

一线城市几乎垄断了中国最大份额的学术资源。每个从事学术生产的人,都不得不借助于这些资源。越靠近这些资源,就越容易成长为“学界大佬”。“虽然很多学界‘大佬’不过是假的。”林穆飞补充道。

林穆飞认为,在北上广,一个“土博”想进入一所专业方向合适,且整体实力不错的高校,得具备充分的前提条件才行:导师人脉资源足够、发的CSSCI足够多、院系决策者的支持等等。归根结底,是看自身拥有的人脉资源、知识生产资源是否足够丰富。其中的“人脉资源”,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没有“关系”。

想清楚了这些之后,林穆飞把目光投向了非一线城市。在非一线城市找工作时,林穆飞明显感受到了“985”出身给他带来了诸多优势。

林穆飞知道,第一学历歧视是有问题的,不能仅凭一次高考成绩来定义一个鲜活的人生。况且,学术做得好不好,跟高考成绩、考入的院校没有本质的关联,因为学术比的也不是应试能力。

“学术需要极大的热忱、持久的耐心、坚韧的品性和深刻的洞察力。这些都跟应试能力没多少关联。不过,在当前的学术场域中,没有人在意这些。”

投递了几封简历之后,林穆飞接到了面试邀请。

这所高校并不是传统的强校,不过这些年发展强劲。面试的流程非常规范,林穆飞也准备充足,事先就仔细演练了一遍,做到有备无患。

首先是试讲,然后是领导面谈。面试之后,学院非常满意,盛情邀请林穆飞加入,整个过程异常顺利。这种顺利让林穆飞产生了一种错觉——面试如此简单,找工作真是不愁。

但是林穆飞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他找工作过程中为数不多的顺利。

03

“不知天高地厚”

顺利拿到第一个offer之后,林穆飞想:“既然找工作如此容易,那我还不如往上再进一步,去一所实力更强的大学。”

很久之后他才意识到,当时那种“顺利”,可能也是多方力量角逐的结果。而他只是恰好满足了某种妥协平衡的需求,适时出现了而已。这些因素汇聚在一起,成就了他“顺利”。

林穆飞很快注意到,有一所文科实力非常强的高校在招聘。他立即着手,准备妥当后,向那所高校投递了简历。令林穆飞有些纳闷的是,这所高校的学院一直没有回复他。

林穆飞心中颇为踌躇,也不认识对方院系的人,没办法打听情况。正当林穆飞有点想打退堂鼓的时候,他的导师得知了这件事。

林穆飞的导师在这个领域颇有声望,他主动联络了对方院系,向对方详细介绍了林穆飞的科研背景、科研实力,并大力推荐了林穆飞。对方院系回应说,他们尚处于筛选简历阶段,等筛选简历结束,就立刻做出回复。

很快,林穆飞收到了面试邀请。林穆飞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面试机会,他认真准备了试讲的内容、面试的问题,对这所高校期待颇高。

没想到面试当天,林穆飞一来就遇到了一个“下马威”。

面试开始前,该院系的领导人步入会议室,大家纷纷起身,向这位领导致意。“这位领导算是他们领域的一个‘大佬’,各种社科基金拿到手软,国内CSSCI期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文章,也长期担任他们学院的领导工作。”

几位面试者纷纷走上前去,同这位领导握手。轮到林穆飞跟他握手时,这位领导显得颇为冷漠,这不禁让林穆飞有些讶异。紧接着,这位领导对林穆飞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林穆飞后背发凉:“你就是那个XXX一直向我推的林穆飞?推得我简直……”

一见面就遇到这番不高兴的抱怨,林穆飞心凉了半截。他努力排除干扰,认真开始了试讲。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位领导多次打断他的试讲,并提出了一些质疑。“从他的质疑能看出他对这个内容极度缺乏了解,显得颇为外行。”林穆飞说。

试讲完后,这位领导开始集中火力,用咄咄逼人的语气向林穆飞“开炮”。林穆飞开始有点慌乱,但是他很快稳住了阵脚,有条不紊地回应了这位领导的种种质问。

林穆飞的有理有节似乎更加激怒了这位领导,他从这位领导微皱的眉宇间读出了升腾的怒意。

果其不然,面试还没有结束,这位领导就开始教林穆飞“做人”——说林穆飞这里讲得不对,那里也讲得不对。可是林穆飞心里很明白,这位领导的批评缺乏学理上的依据。

事后林穆飞得知,这位领导说林穆飞“不知天高地厚”

我后来才知道自己当时‘犯了大忌’。这位领导想要的是:‘我说什么,就应该是什么,你就应该唯唯诺诺地接受和服从,而不是反驳。’”

不出所料,林穆飞很快被刷掉了,成功获得那个职位的是那位领导的“嫡系学生”。

林穆飞事后仔细回想了此事,他觉得自己大概率遇到了内定,因为那位领导自己的学生来参加面试,还成功拿到了仅有的一个名额。

“那场面试可能只是走个过场,我导师的推荐搅了这个局,所以那个老师才百般刁难、强行否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件事让林穆飞饱受困扰。虽然林穆飞的朋友纷纷劝说:“这不是你的问题,毕竟在面试之前,结果可能就已经定好了,你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但林穆飞还是有些耿耿于怀。

毕竟,在他看来,学界不该是这个样子的。

04

“你是不是个结巴?”

迫于无奈,林穆飞只好继续投递简历。林穆飞想起了他的母校,此前他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官网,但没有看到任何招聘信息。他联络到了母校的一位老师,才发现母校的院系正在招聘。

一时间,林穆飞非常兴奋,如果有机会回到母校,还是非常令人开心的。

那是一所不错的985高校,也是林穆飞接受学术启蒙的地方。那时候,他几乎每天都要去图书馆。他在那段岁月里读了大量的书,做了很多笔记。每当林穆飞回想起母校的时候,都隐约能看到年少的自己,背着黑色双肩包,行色匆匆地在生机盎然的校园里穿行,赶着去图书馆的样子。

在开始投递简历的时候,林穆飞还是不禁有点纳闷——母校明明在招聘,怎么连招聘新闻都没发?他好不容易打听到一个邮箱,就立即投递了自己的材料。

没想到,材料投过去之后就石沉大海了。

按理来说,林穆飞各方面的学术条件都不错,而且本科也毕业于这所高校,不应该没有任何消息。最后,林穆飞试着联系了母校的院长,院长安慰林穆飞道:“别着急,我们现在还在筛选简历,欢迎回母校。”林穆飞这才安下心来。

面试时,林穆飞不禁有点紧张。因为台下坐的都是他熟悉的面孔,这些老师大多都教过他。林穆飞没想到,在面试试讲环节,出了岔子。

面试时,台下坐着一位B老师。“这位B老师名声不佳,学生一般都对他敬而远之。不过他是教授,也是教研室主任,他的态度和意见对院里的决策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在林穆飞试讲时,这位B老师多次打断,这让林穆飞感到非常别扭。林穆飞还没有讲完,B老师就说:“行了行了,你别讲了。”这个让林穆飞颇为诧异——怎么会这样?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台下没有其他老师提问,B老师却颇为活跃。他的问题让林穆飞大跌眼镜,他的第一问题竟然是:“你今天穿的什么衣服?你穿个便装是不是对我们非常不尊重?”林穆飞瞬间愣住了,竟然一时语塞。

B老师继续他的一系列质问:“你刚才讲另外一个问题时,说得啰啰嗦嗦,你是不是结巴?我们这里讲课要求很高,你是个结巴,这怎么可以?你穿着便装,明显不把我们当回事,你以后是不是不服从领导?你这让我们怎么管理?你不服从管理,以后怎么让你做事?我们招你来,就是要你做事的。你都不服从管理,以后怎么为我们院出力?我们招你来,就是要你来养老的?你不做事,招你这样的,我们下一轮学科评估怎么上得去?你跟某某老师走那么近,你是想拉帮结派?我们学院学风就是被你们这样的人搞坏的。

B老师毫无逻辑、机关枪似的质问,让林穆飞感到窒息。他没想到,在母校面试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林穆飞根本不结巴,说话利索得很。他觉得自己穿了便装确实是一个失误,自己也确实跟某位老师走得近一些,这是因为这位老师是林穆飞曾经的导师,接触机会自然多一些,但根本不是拉帮结派。

“我的导师跟B老师有些合不来,因为B老师行事武断,根本不顾他人感受。不过,他对待领导就是另外一番态度,毕恭毕敬,极为体贴,所以他跟领导关系不错。”林穆飞说。

林穆飞从另一位老师那里得知,导师与B老师关系不睦,是他在面试时遭到抹黑的原因。

面试刚结束,林穆飞就立即被母校刷掉了。“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不过更令林穆飞伤心的是,母校竟然录用了一个科研实力比他差不少的应聘者。这位应聘者发的论文比林穆飞少,而且林穆飞跟他聊天时,感觉到他“没什么学术理想,只是个混子。”

这段经历让林穆飞久久不能释怀。母校毕竟是林穆飞接受学术启蒙的地方,也是林穆飞建立起学术理想的地方。长久以来,他对这里充满了美好的怀念和敬意。结果现实把这一切统统击得粉碎。

05

“我们的师资大多是海归博士”

林穆飞沉浸于面试受挫的失意之中。很快,他导师帮忙联络了一所老牌文科大学,推荐他去面试。这所文科大学历史悠久,实力强大。只不过这些年几乎沦为了学术工厂,对青年教师颇为苛刻,各种考核指标要求极高,同样的学术成果,在其他高校评上副教授绰绰有余,但是在该校则可能评不上。如果完不成任务,只有卷铺盖走人。

该校同事之间的竞争也颇为激烈,且晋升名额有限,即便满足了学院的科研任务要求,也可能评不上。该校的科研环境和竞争压力造成了不少不良后果。这些年,从这所学校被迫离开的青年教师已经不在少数。

林穆飞对这所学校颇为犹豫。但在他导师的坚持下,还是去参加了面试。

面试前,林穆飞充分准备,力求把细节做好,不出任何差错。

面试时,经过抽签,他最后一个进入面试会场。台下坐着黑压压一片评委老师,却基本上没人抬起头。开始试讲时,台下的面试老师有的聊天,有的在看手机,似乎都没打算好好听试讲者要讲什么。台下的状况让林穆飞有些惊讶。

因为林穆飞的充分准备,试讲过程非常顺利,他讲得非常流畅,学术问题分析得十分透彻,面对提问也对答如流。林穆飞认为这是一场没有瑕疵的试讲。

但让林穆飞颇为诧异的是其中一个评委的问题:“我们的师资大多都是国外知名大学留学回来的博士,你为什么应聘我们学校?”对方的傲慢让林穆飞感到极度不适,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基本的尊重。

最终林穆飞还是被刷掉了,被录用的是“该院大佬的一个学生”。

林穆飞认为这是一种老牌院校的傲慢。

“这种傲慢看起来很轻微,但是实际上深入骨髓。这是一种自视甚高的傲慢,不经意间就流露出来。如果你不在鄙视链最顶端,它就有理由鄙视你。他们并不在乎你的科研水平,只看你的关系或你的学历,这种精神的封闭与冷漠,真是令人颤抖。”

06

“高校何以至此?”

不久之后,林穆飞面试的另外几所大学向他递来了橄榄枝,他最终选择了一所学科实力不错的“985”大学,算是成功“落地”。

经历过找工作的种种挫折,林穆飞一度深深地陷入自我怀疑中。但与此同时,他也更加坚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正直纯粹的知识分子。

关系至上、派系斗争、学历歧视,本该作为学术象牙塔的高校到底何以至此?

这个疑问长久地萦绕在林穆飞心头。

(应被访者要求,文中“林穆飞”为化名)

5年,经管之家公众号6500篇文章,

这里是丰富而全面的经管知识库+财经百宝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