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一个哈佛大学的学生
有“公式”吗?
"
这是罗纳德·弗格森在2009年时脑子里冒出的一个问题。不过其他人可能想过就罢了,罗纳德可是赫赫有名的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在哈佛教书、研究已经30多年,他当即就给几百名哈佛大学的学生写了信,问他们:你爸妈当年是怎么培养你的?
△罗纳德・弗格森
接下来的2年里,志愿者跟不同国家、人种、家庭背景的学生做了漫长的访谈,试图了解父母是怎么把他们养大的。这个“父母如何养育我”计划最终成为一个长达15年的研究,罗纳德联合《波士顿环球报》的著名记者塔莎·罗伯逊,采访了200名哈佛毕业生中的高成就者,以及其他非哈佛毕业的高成就者,其中包括奥巴马、 Youtube的CEO、硅谷独角兽基因测试公司23andME的CEO……
结果,他们还真的找到了那个“高成就公式”,并把它写成了一本叫做“The Formula”(公式)的书,这本书最近刚被翻译成中文版,名字就叫《高成就孩子》。
△《高成就孩子》书籍封面和两位作者:罗纳德·弗格森塔莎·罗伯逊
01 。
什么是高成就孩子?
虽然本书的不少研究对象都是哈佛毕业生,但是罗纳德和塔莎的观点很明确:上哈佛≠高成就。
如果你哈佛毕业,但是只“优秀的绵羊”,哈佛就是你的人生最高点,就不叫“高成就”;如果你在北上广坐拥好几套房,但是除此之外别无所长,也不叫“高成就”;如果你是《心灵奇旅》里那种年薪数百万年薪但并不快乐的华尔街基金经理,更不叫“高成就”……
他们说的“高成就”指的是那些充分实现自我的人——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并且仍然在成长。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三种关键品质:使命感(Purpose),自驱力(Agency)和才智(Smarts)。
使命感:指崇高的目标和目的,它可以是长期目标,如成为一名爬行动物学家或让非洲村民用上自来水,也可以是短期目标,如学习恐龙的名称,或在钢琴上完美演绎一首歌曲;
自驱力:不用说了,向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进发,自然需要非凡的主动精神。具有自驱力的人会说“这件事,我来”,并通过行动执行;
才智:显然学业出色是才智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止于此。它还包括执行困难任务的能力、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依此制定人生战略决策的能力。
这么一看,“高成就孩子”简直就是所有父母的梦想啊!他们的父母究竟做了什么,才培养出这样的孩子的呀?
塔莎和罗纳德的研究结果是:这样的父母都进行了“战略式教养”,他们在孩子生命中的特定时期扮演了8种角色:早期学习伙伴;飞航工程师;救援者;启发者;哲学家;榜样;谈判专家;全球定位系统。
乍一看,这8种角色似乎很复杂,但我惊喜地发现,这8种角色中的大部分中国家长已经做得很好了。
比如“早期学习伙伴”,要求家长在孩子生命早期多花时间陪玩、给孩子读书,几乎每个中国爸妈都是这样做的;再比如让孩子脱离糟糕环境的“救援者”,中国爸妈们也做得很好,万一发现孩子不适合现在的学校或教育体制,他们简直不惜成本嘛!转轨、搬家都在所不惜!
但我同时也发现,另外有几种角色,中国父母一直是有所欠缺的。这也许就是我们和“高成就孩子”的距离:
确保孩子在学校接受到合适教育的“飞航工程师”:整天陪作业、开家长会、参加活动……你是否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方法不对也可能事倍功半!
帮助孩子找到人生意义的“哲学家”:这个角色可以让孩子从随大流的“优秀”跃升到鹤立鸡群的“卓越”,也是让孩子获得使命感、终生热爱自己事业的助手;
教孩子敢于挑战成年人、自我表达的“谈判专家”:这可能是中国父母最不擅长的一个角色,因为它和我们接受到的传统教育“孩子应该听话”相违背,而且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不大“省心”。不过没关系,作者对此也给出了解决方法。
02 。
飞航工程师
小时候,孩子生活在父母身边,但他们进入学校后,就如同飞机或宇宙飞船发射进了新的“轨道”,要与老师、同学共同相处。
此时,父母就需要像监控和管理飞机正常运行的“飞航工程师”一样,监控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老师合作,必要时表达自己的要求,为孩子争取到合适的教育。
你也许觉得,这不就是每天的陪作业、家长会、参加学校活动吗?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本书的采访对象之一亨布尔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上1年级几周后,他父亲向老师了解孩子情况时,却意外地发现老师对亨布尔评价不佳,说他总是坐不住,不守规矩。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可能会去直接责怪孩子不听话,个别家长则可能觉得“我的孩子没问题”而去质疑老师,但亨布尔的父亲作为一名合格的“飞航工程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对孩子进行了观察,结果,他发现孩子虽然聪明伶俐,但在社会成熟度方面落后于自己的年龄,在班里的男生当中他整整矮了一头,似乎融入不了其他孩子。这位父亲经过多方咨询后,决定让孩子晚一年再上学。
研究表明,对大多数孩子而言,晚上学一年并不会有什么好处,即使开头有优势,后面也会慢慢消失;但对于亨布尔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个英明的决定,在这一年里,他补齐了自己在社会成熟度方面的差距,从此学业一路领先,20出头时便成了一家《财富》1000强公司主管,最后从哈佛MBA毕业,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策略规划师。
“飞航工程师”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在“轨道”里的情况,获得清晰的理解,然后采取明智的行动。遇到危险情况时,他们不会茫然失措,也不会让情绪控制自己,而是做好功课,自信地与学校里的人打交道。
他们也不会把老师当做是不容置疑的权威人物,就像飞航工程师清楚,自己才是最了解飞机的人,父母也清楚,自己对孩子才是最了解的,在判断什么对孩子最有利时,自己才是最高权威。
如果一切顺利,孩子在3年级后会开启“自动驾驶”模式,不再需要父母介入。这也是本书采访的几乎所有高成就孩子的表现,他们在8-10岁期间都变成了可以自主管理的学习者,不再需要父母检查作业、控制时间、安排日程了。
正如飞行员设定了飞机的正确航向、调整好仪表参数,然后就丢开控制装置一样,大师级父母帮助培养了孩子的好奇心、提升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早早给他们设定了明确的规则和责任,孩子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监督了。
03 。
哲学家
“如果父母当不好‘哲学家’这个角色,孩子也可能很优秀,但他就成不了领导者,只能随大流。”罗纳德和塔莎告诉我们。
这是因为,“哲学家”这个角色可以引导孩子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并帮助他们找到“高成就”三大要素之一的“使命感”。
“人生意义”听起来是件玄而又玄的事,父母可能自己都没考虑清楚人生意义是什么,如何跟孩子讨论呢?其实,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对于“圆满的人生”是有共识的,甘地和爱因斯坦都很喜欢的一本书——最古老的哲学著作《薄伽梵歌》就总结过人生的3个目的:追求洞察力(知识和智力),追求繁荣富足,帮助他人。
本书采访的高成就孩子的父母,几乎都会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追寻这3个目的。
他们社会阶层相差很大,有的是教授,也有的是身无长物的非法移民,但无论自己受教育水平如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教会孩子享受智力带来的乐趣,即教孩子用大脑去体验发现新事物带来的纯粹满足感,无论在车上、图书馆里,还是其他地方。
“哲学家”父母都会告诉孩子别当穷人。中产阶级父母会把这种教育隐藏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教孩子管理自己的金钱、选择适合写到申请书上的课外活动,以继承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贫困阶层的父母则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你将来不能过这样的生活”,并想尽一切方法让孩子获得较好的教育。
最后,许多父母都会以身作则,矢志改善他人的生活。这些服务于他人的父母有时候专注于自己的人生使命,很少在孩子身边,或者跟孩子不够亲近。
这种缺席确实会破坏亲子关系,但是家长陪伴孩子的质量其实比数量更重要。他们会紧紧把握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刻意分享他们的思想,并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
比如出生在加纳的企业家、慈善家德尔的父亲是医生,经常去偏远的村庄给人看病,父子俩每天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0多分钟。每天早晨父亲洗澡,5岁的德尔就一边给他搓背一边提出些寻根究底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会出生?为什么会死?死后又是什么样的?人最重要的美德是什么?
这些问题对于德尔的年龄可能太过超前,但父亲总是用对待成人的方式与他交谈,从古代的哲学口头传统谈到希腊哲学家的著作,父亲还鼓励年幼的儿子对那些古老的思想做出自己的解释。
他知道,支持儿子形成自己对古希腊智慧的认识,并在彼此的对话和辩论中尊重儿子,有助于建立儿子的信心,并帮助他做好改变世界的准备。
德尔充分实现了幸福人生的三个目的:20多岁时就拿到了哈佛的多个学位,2014年登上了《福布斯》“非洲最有前途的年轻企业家”榜单,他挣得了许多金钱,并创立非营利组织给故乡加纳的160个村庄通上了自来水。在哈佛读本科时,有个研究要求他“用1-5分给自己的快乐程度打分”,他的回答是:“4分,因为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
04 。
谈判专家
作为“谈判专家”的父母,会从小就教育孩子精明能干地与掌握权力的成年人打交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会帮助孩子变得成熟自信,迅速判断形势,具有同理心,会换位思考,从而预测他人下一步的行动。
到了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作为谈判专家的能力可能就意味着几百万美元或者几千条人命。
书中一个故事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玛雅是华盛顿一个教育组织的创始人,毕业于哈佛和达特茅斯。她7岁时,有一次对新来的老师非常不满,因为新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讲笑话、教大家做游戏,而不是教学。然而她回家跟母亲抱怨后,母亲却回答:“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要自己去处理。”
但同时,母亲并没有完全撒手不管,而是帮她制定了一个与老师“谈判”的计划。首先,玛雅决定在大家玩儿的时候自己在后排读书。老师要求她加入游戏时,她以尊重的语气回答:“你教科学、数学、阅读的时候我会加入,但现在我要读书。”
第一次“谈判”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老师并没有改变,反而“报复”了她,把她从高级阅读组降到了低级阅读组,只准她读最简单的书。于是,在母亲的指导下,玛雅来到了校长办公室与校长对谈。校长严肃对待她的要求,来到了教室检查,结果,这位老师离开了学校。
玛雅大获全胜,而她也从中得到了教训:第一,如果你对现状不满意,但又不表达出来,那么什么事都不会发生;第二,如果挑战权威,你可能会付出代价,比如被老师“穿小鞋”;第三,如果对手的地位比你高,那你就要越过他们找到食物链上位置更高的人——校长。
当然,学会了“谈判”的孩子,可能也会把这项能力用在与父母讨价还价上面,变得很难管。不过罗纳德和塔莎发现,这些高成就孩子的父母在和孩子讨价还价时,都会遵循两条规则:
第一,预先做好谈判失败的准备。给孩子一个“最佳谈判协议替代方案”(简称BATNA),如果亲子双方无法达成共识,那么他们也可以选择BATNA。
比如,家长希望13岁的孩子一起去探望长辈,但孩子不想去。父母可以对他说:“如果你去,我给你30美元。”孩子可能会选择满足父母的意愿并得到30美元,这样双方都很高兴,但如果去长辈家非常无聊,孩子也可能会选择BATNA,即呆在家里分文不得。
第二,给孩子很多机会让他们选择,但要强制执行一条特定的规则:一旦开始做一件事就不允许轻易终止。比如,允许孩子每学期选择一项课外活动,只有在学期结束后才能放弃。
「 写在后面的话 」
在研究中,罗纳德和塔莎也发现了一件事:一个家庭可能只能出一个“高成就孩子”。
同一对父母抚养出的三个儿子,可能老大是名校毕业,但并没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业;老二则快乐又有成就;老三虽然也非常聪明,却不适应父母的教育方式,只成了一个普通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家庭的情况是动态的,可能家里的外婆恰好在抚养老二时出了很多力,教孩子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但其他孩子没有享受到这种好处;也可能父母采取了同一种策略来抚养好几个孩子,但这种策略只对其中一个孩子有效。
他们发现,那些养育了不止一个成功孩子的父母,都会努力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采取对每个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即使是在教育上非常投入的父母,如果他们不去依据孩子的特点来调整策略,也会导致兄弟姐妹的成就不同。
也就是说,所有那些养育出高成就孩子的父母,都是孩子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