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樊秀娣
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
其中,对于目前存在的“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晋升甚至更广泛的社会活动中遭到歧视的现象多有涉及,也阐明了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这里所说的“非名牌大学”,大致是指中国大陆未能进入原“985工程”和原“211工程”(以下简称“两大工程”)的高校。
虽然早在2016年,教育部便已发文终止两大工程,但相关歧视还很严重,有不少人因为本科是“非名牌大学”,受到严重不公平对待。
例如,已经在校企招聘中名列前茅者,却仅仅因为本科非两大工程院校而被拒之门外;有的高校期刊公开声明只接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投稿。
对此,竟然还有许多“非名牌大学”的师生为之叫好,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期刊把事情放在明面上,至少没有耽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
由此可见,现实中“非名牌大学”的身份把人伤害得有多深。
事实上,对于“非名牌大学”身份遭歧视这一问题,公众早就期盼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然而,这次《总体方案》的出台,能否切实给这一问题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社会各界对此很是关注。
“学历背景”歧视问题是上世纪初“985高校”和“211高校”的称呼叫开后才逐渐升温的,如仅从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角度看,可能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但“非名牌大学”身份的公民在各社会领域享有与“名牌大学”身份的公民同等的公平竞争权利,这是国家法律赋予公民的平等权,理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从我国现有高等教育状态格局看,大多数人进不了两大工程高校读本科是不争的现实。
且看2018年我国大陆省份原“985工程”院校的录取率,录取率最高的省份——天津市为5.18%;其次是上海市,为5.33%;北京市名列第三,为4.29%。
而升学率最低的安徽省,比例仅为1.10%。
全国大陆有16个省份的原“985工程”院校录取率在2%以下。
再看2018年全国大陆省份原“211工程”院校的录取率:录取率最高的北京市为13.99%;其次是上海市,为13.58%;再次是天津市,为12.68%。
而录取率最低的广东、广西两省份并列均为2.74%。
除了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青海省外,全国大陆其他省份的录取率都低于10%。
“非名牌大学”身份遭歧视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焦虑的一个主要缘由。
当前,中国大多数家庭父母的主要烦心事就是如何让儿女一路晋升至重点学校,因为只有进了重点学校,才有机会进入两大工程院校就读。
事实也的确如此。
当前,我国两大工程院校的录取名额几乎都被重点高中包揽。
仅以教育资源相对宽裕的上海市为例,几大名校高中已经占去本地两大工程高校的一大半名额,剩下的一些名额也被其他重点高中“瓜分”。
这导致有一大半上海高中的毕业生与本地两大工程院校“毫无瓜葛”。
上海尚且如此,其他省份两大工程院校入学名额被各省份重点高中“包揽”的情况更加严重。
所以,要想跻身“名牌大学”,必须先进重点高中,而想要进重点高中,一定先要进入“好初中”“好小学”“好幼儿园”……这不能责怪家长,让自己的孩子未来发展受限、学历身份受到歧视,哪个家长和学生愿意呢?
中华民族崇尚知识,“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而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上政府关注和解决“非名牌大学”身份遭歧视这一问题,将是为人民群众办的一件大实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总体方案》的宗旨。《总体方案》明确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相信只要《总体方案》切实推进,各级各类人才凭真才实学公平竞争的机制就会不断完善,“非名牌大学”身份遭歧视的现象也会不断减弱,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成长环境终将到来!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报》 (2020-10-20 第5版 大学周刊)
编辑 | 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