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一年要从南方调多少水去北方?调过去的水够用吗?

南水北调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引水工程,通过人工开挖和自然河道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东、中、西三条线路将长江的水资源一部分引入北方,打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形成“四横三纵”的大水网,从而达到缓解北方特别是黄淮平原缺水的问题。截至目前,东线和中线已经实现了通水,受益省份主要是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和天津5个省(市)。那么,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每年会向这些地区输送多少水量?调过去的水够不够用呢?

首先,我们从工程的实施规划和进度来看,东线一期工程最先于2013年通水运行,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建成通水,而西线工程由于途径区域地形地貌非常复杂,仅工程前期研究就持续进行了10年,目前仍在处于最后方案的论证阶段。另外,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已经复工建设,东线二期工程和中线引汉引江补汉工程两个建设方案也已经形成。所以,我们无论是从加快推进西线工程建设,还是从东线和中线的拓展方案论证的角度,都可以看出目前所形成的南水北调供水能力,还达不到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问题,亟需通过更多、更大的工程,来进一步提高南水北调的供水能力。

第二,我们再从目前既有的供水量与目标省市用水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下简单的比较。东线一期工程,取水点位于江苏扬州,主要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河道,将长江与途径的几大湖泊(如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相连。在引水至东平湖之后,一条向东行进,向山东省的烟台和威海挺进,主要解决胶东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这也是目前东线工程最主要的引水去向。从目前来看,东线一期平均每年输水量在7亿立方米左右,当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建成以后,可将输水量提高到12亿立方米左右,增加的部分主要解决河北、北京和天津地下水开采置换问题。

对于中线一期工程,起点为湖北和河南交界的丹江口水库,经黄淮海平原的西侧穿越黄河,然后沿着京广铁路西缘继续北上,靠着水的重力自流到达北京和天津,可以为途径的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提供丰富的地表淡水资源。从目前来看,中线一期平均每年输水量在8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用水分配平均起来,河南最高,约占40%;其次为河北,约占35%;北京占13%、天津占12%)。待引江补汉工程即二期重点工程实施以后,每年可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的雅砻江、大渡河、通天河为起点进行调水,主要目的地是青海、甘肃、陕西、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区),作用就是缓解黄河中上游缺水问题。西线工程建成以后,可以每年向这些地区输水170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三条线路中工程量最大、输水量最大、工程难度最高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目前已经通水的供水工程来看,无论是东线的一期,还是中线一期,虽然每年总办输水量达数十亿立方米,但这些水源并非集中到一个城市,而是沿途所有的城市都要有配水数额,这样分配下来,到每个城市的引水量就少了许多。再者,引过来的水,不但要供应生活用水,而且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绿化、洗浴等行业等方面都要“分一杯羮”,况且输水过程中河渠道基本都是露天的,自然蒸发和其它损耗也占了一定比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拿北京来说,虽然南水北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水问题,但21条主要河流基本全部断流、地下水位连续下降、饮用水源地蓄水规模逐渐减少等现存的问题,仍然无法达到解决,即使算上南水北调引过来的水,每年的缺水量仍然在15亿立方米每年的水平,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0立方米每年,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可见缺水问题之严重,引过来的水根本就不够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南水北调工程仅仅是缓解区域性缺水的一个应急性措施,还达不到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那样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对于北方缺水地区来说,引水工程是“雪中送炭”,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需要在增加天然来水、减小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个“追本溯源”上下功夫,通过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措施,既要开源(引水、海水淡化等),更要节流(各领域、各行业节约利用水资源、提高污水处理率和中水回用率等),来持续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从而逐步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这才是治本之策。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