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后四大须生”首席马连良与天津渊源颇深,天津是除北京、上海之外他献艺的主要城市。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略述他在此的演出活动,以为念。
1925年10月17日,中国红十字会天津分会为救济陕甘两省难民,在天津新明戏院举办义演,特邀他与杨小楼、梅兰芳、程砚秋、韩世昌参加演出。11月11-12日冬季赈灾义演,与杨小楼、梅兰芳、筱翠花、侯喜瑞、叶盛兰、萧长华、姜妙香、马富禄等同台演出。同年11月,他与名净郝寿臣首次在天津新明戏院,共5天,演出《青梅煮海论英雄》《夜审潘洪》《借东风》《四进士》,这些戏后来成为久演不衰的马派名剧。但有资料记他们首次在天津的合作是1927年11月19-23日,也是演期5天,且剧目相同,但演出地点在明星戏院。所记是同一次,还是两次,待查。
他与周信芳在北方的第一次合作演出也是在天津,1933年4月13-16日在春和大戏院。周、马两派南北风格不同,实现“南北和”是戏友们众望所归。在友人撮合下,促成二人联袂演出了《十道本》《一捧雪》《摘缨会》《小桃园》《借东风》。当时天津《商报》刊文盛赞此次合作是“开北方未有之创局,是剧界罕见之奇观”。
天津中国大戏院的建立也与马连良有密切的关系(上图)。据说他是中国大戏院的股东之一,1936年9月19日中国大戏院举行建成开幕式,时任天津市长的张自忠将军亲临出席,马连良破例亲自表演“跳加官”,并与叶盛兰、刘连荣、茹富蕙等在开幕式的最后演出《借东风》。同年11月11-12日,天津慈善联合会在中国大戏院举办冬季赈灾义演,特邀他与杨小楼、梅兰芳、筱翠花、侯喜瑞、叶盛兰、萧长华、姜妙香、马富禄等参加演出。杨、梅主演《长坂坡》《霸王别姬》,是为杨小楼最后一次在天津的演出。
1941年1月21日,天津市梨园公会在中国大戏院主办救济同业贫困人员的义演,马连良与尚和玉、张君秋、李宗义合演《八蜡庙》,他与张君秋、马富禄合演《桑园会》。7月1日,天津英租界陈光远(陈秀峰)宅办庆寿堂会。他与张君秋、叶盛兰、袁世海、李多奎等演出《龙凤呈祥》,金少山、孟小冬、李少春、新艳秋、杨宝森等演出《牧虎关》《失·空·斩》《金钱豹》《探母回令》。11月4-6日,天津特别市公署救济院为承办贫民工厂,在中国大戏院举行义演,他与吴素秋、章遏云、高盛麟、贯盛习、叶盛兰、马富禄、袁世海等应邀参加,上演了《甘露寺》《九更天》《四郎探母》等。
他在天津的义演还有很多。如1942年6月23日,天津贫病救济会在中国大戏院举办义演,他与筱翠花合演《坐楼杀惜》,李宗义、吴清源合演《红鬃烈马》。
1945年3月10-11日,马连良、张君秋、迟世恭等为教会孤儿院义演《三娘教子》《南阳关》《苏武牧羊》等。
1952年1月27日起,马连良、张君秋率领中南联谊京剧团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这是马、张从香港归来后第一次在北方露演,演期足有一个月。同年,马连良剧团成立不久,即到天津中国大戏院登台亮相,从8月19日起至9月3日止,演出半月。后来马连良与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成立北京京剧团,四位大艺术家联袂合演的《秦香莲》《赵氏孤儿》等,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让天津京剧演出达到最高境界。后期赵燕侠加入北京京剧团,使该团成为全国最强阵容的京剧团体,每年都要到天津演出两三次,马连良等人在天津的演出热潮持续到1963年。
1952年1月27日是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民俗传统的大年第一天,也是喜庆的日子,马连良、张君秋领导中南联谊京剧团开始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主要演员有高连峰、马富禄、高维廉、马崇仁、马盛龙、马四立、张金梁、郭元汾、樊富顺、冀韵兰等,琴师李慕良,晚场票价人民币旧币七千至二万六千,日场五千至二万元。从1月27日演至2月24日,共演出28天、35场戏。
头三天的“打炮戏”计有:27日晚场演出《蟠桃会》、全部《甘露寺》,28日早场是《过五关》《拾玉镯·法门寺》(带大审),晚场演出《摇钱树》、全部《四进士》,29日早场演的是《春秋配》《八大锤·断臂说书》,晚场演出《泗州城》、全部《苏武牧羊》,三天演了五场戏。
在全部的演期中,马连良先生独挑主演或是与张君秋合作演出的剧目有全部《甘露寺》《四进士》《苏武牧羊》《胭脂宝褶》《清风亭》《火牛阵》《范仲禹》《春秋笔》、《法门寺》《断臂说书》《清官册·审潘洪》《串龙珠》《打鱼杀家》《群英会·借东风》《三娘教子》《秋胡戏妻》《秦琼夜打登州》《雪杯恨》《霸王别姬》《十老安刘》。其中只演过一次的剧目是《范仲禹》《夜打登州》《十老安刘》《霸王别姬》《秋胡戏妻》,演过两次剧目有《甘露寺》《法门寺》《四进士》《断臂说书》《春秋笔》《三娘教子》《雪杯恨》《串龙珠》《胭脂宝褶》《清风亭》《打鱼杀家》《火牛阵》,演过三次的戏是《苏武牧羊》《清官册·审潘洪》《群英会·借东风》。
马连良从香港归来以后,在天津的这一期首次内地公演,共露演了20个剧目,值得注意的有三个演出特点:
一是在28天中,马连良、张君秋两位有三场演的是双出,即2月7日晚场,二位在前边先演出《三娘教子》,最后“大轴戏”二位又合作演一出轻喜剧《秋胡戏妻》。2月13日晚场的戏码有《演火棍》《铁莲花》《武昭关》《法门寺·带大审》,马、张二位演了双出。再有一次是2月22日晚场,马、张二位先演《三娘教子》,在最后又合作一出《打鱼杀家》。
二是张君秋在演《雪杯恨》中扮演两个角色,他前饰程雪艳,是本工,后边反串饰莫昊,张君秋一般是不演反串的,他这样的演法是不多见的。
三是更为难得一见机会的,是马连良与张君秋合演《霸王别姬》,张君秋当然是演虞姬,这毫无疑问,而马连良饰楚霸王项羽,这样的机会就非常罕见了,应该也属于反串,时间在1952年2月19日晚,地点在天津中国大戏院,值得一记的一件梨园轶事。
1953年3月5日起,马连良剧团再次到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5日晚《狮子楼》、全部《四进士》。6日晚场起,因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逝世,开始停演。10日晚《挑华车》、全部《甘露寺》,11日晚《凤还巢》《清官册·审潘洪》,12日晚《牛皋招亲》、全部《范仲禹》,13日晚《李逵扮新娘》、全部《清风亭》,15日晚全部《生死恨》、全部《串龙珠》,16日晚《女起解》《借东风》。17日晚演双出戏,前边是《铁弓缘》,后边连演《打严嵩》《八大锤》。18日晚《战马超》、全部《春秋笔》,19日晚《女起解》《借东风》,20日晚《铁笼山》、全部《春秋笔》,21日晚《挑华车》《甘露寺》(美人计、回荆州、芦花荡、气周瑜)。22日晚《汉寿亭侯》、全部《苏武牧羊》,23-24日晚《狮子楼》、全部《十老安刘》,25日晚演双出,前边是《战滁州》《请医》,后边连演《三娘教子》《三顾茅庐·火烧博望》。26日晚《凤还巢》《清官册》,27日晚《狮子楼》《四进士》(拜寿-公案),28日晚《女起解》《群英会·借东风》,29日晚《丁甲山》、全部《胭脂宝褶》,30-31日晚二本《虹霓关》《将相和》,据当时报纸称,这是马连良先生首次演出该剧。4月1-2日晚《狮子楼》《十老安刘》,3日晚《铁弓缘》、全部《借东风》,4日晚《战马超》《春秋笔》,5日晚最后一天,《狮子楼》《十老安刘》。
1954年2月4日起,马连良剧团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作了11天的短期演出,前来的主要演员有罗蕙兰、刘永利、张福昆、张永泉、黄元庆、马艳芳、马富禄、马盛龙、马崇年、马崇仁、马幼禄、马四立、周和桐、松志友、孟永云等,操琴李慕良。4日晚《四进士》,5日晚《苏武牧羊》,6日晚《甘露寺》,7日晚《清官册》,8日晚《清风亭》,9日晚《四进士》,10日晚《春秋笔》,11日晚演双出戏,《法门寺》《三娘教子》,12日晚《胭脂宝褶》,13日晚全部《王佐断臂》,14日晚最后一天,全部《串龙珠》。10月30日起,至11月14日,马连良剧团又一次到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为期半个月。主要演员有周和桐、马幼禄、马艳芳、马盛龙、马富禄、马崇仁、茹富华、黄元庆、刘永利、罗蕙兰,琴师李慕良,票价五千至一万五(旧币)。10月30日晚《狮子楼》、全部《四进士》,31日晚《挑华车》带“下书”,全部《清风亭》。11月1日晚《夜战马超》、全部《苏武牧羊》,2日晚《收关胜》、全部《春秋笔》,3日晚演双出,《八大锤》(大战、说书)、《拾玉镯·法门寺》。4日晚全部《凤还巢》、全部《范仲禹》(赶考失散、白雄打虎、问樵闹府、打棍出箱)。5日晚《铁弓缘》《借东风》,6日晚《白水塘》《玉堂春》《清官册》,7日晚《挑华车》带“下书”,《审头刺汤》(柳林相会、雪杯重圆、祭墓联姻),马连良前饰陆炳,后饰莫怀古。8日晚《十老安刘》,9日晚《樊江关》,《三娘教子》、《醉打蒋门神》,演双出戏,《打鱼杀家》。10日晚《林冲夜奔》(泣投名状)、全部《甘露寺》,11日晚全部《四进士》,12日晚演双出,《八大锤》(大战、说书)、《拾玉镯·法门寺》,13日晚全部《借东风》,14日晚《十老安刘》。
1955年12月21-27日,马连良率北京京剧团在天津中国大戏院只演七天,这时票价已经改用新纸币,为5角至1元4角。21日晚《借东风》,22日晚《春秋笔》,23日晚《十老安刘》。24日晚起裘盛戎参加演出,当晚演出《牧虎关》《四进士》,25日晚《盗御马》《秦琼夜打登州》,25日早场《白马坡·斩颜良》《《林冲夜奔》《打鱼杀家》,26日晚《钓金龟》《清官册·审潘洪》,17日晚最后一天,演的是《借东风》。
1958年6月10日起,北京京剧团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10-11日晚场,连演两天参加新剧目展览的《大红袍》,根据原剧名五彩舆改编的明代历史剧,改编马连良、王雁,导演马连良、马富禄,马连良主演。12-13日晚连演两天宋代历史剧《铡判官》,根据原剧名《普天乐》改编,由袁静宜改编,导演裘盛戎、王雁,裘盛戎主演。14-15日晚连演两天《杨家将》,老舍改编,集体导演,谭富英主演。16-17日连演两天新编剧《珍妃》,改编王雁、金世毛,执导王雁,张君秋主演。19日晚、22日晚由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主演《群英会1·借东风》。20日晚马连良主演《四进士》,21日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等主演《宝莲灯》,23-26日晚、30日晚由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李多奎、马富禄等主演《秦香莲》。此外,14-17日白天,由陈少霖、李世济、黄元庆、周和桐、马盛龙、茹富华、张洪祥、纽荣亮、马崇仁、李盛芳、周荣宝、罗世保、赵丽秋、刘永利、董德林、马崇年、于元龙等在中国大戏院演出。17-18日晚,马连良在新华戏院演出《大红袍》,28日晚马连良在民族文化宫演出《清官册》。
前排左:谭富英,右:马连良,后排左:裘盛戎,右:张君秋。
1959年6月5日起,以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为四大头牌的北京京剧团再到天津。在第一工人文化宫,6月5日晚由马连良、周和桐、马富禄、李世济、茹富华、马盛龙、马崇仁等演出《十老安刘》。在中国大戏院,8日晚演《大红袍》,12日晚由马连良、小王玉蓉、马富禄演出《坐楼杀惜》,14日晚马连良演双出戏《游龙戏凤》《法门寺》,16日晚再演双出,《游龙戏凤》《宝莲灯》(马连良、张君秋),18日晚《遇皇后》《清官册·审潘洪》,裘盛戎演双出。21日晚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李多奎、马富禄等演出《秦香莲》,22-23日晚马、谭、张、裘合演《赵氏孤儿》。
1961年3月12日起,北京京剧团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演出,主要演员有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李多奎、陈少霖、李毓芳、谭元寿、马盛龙、慈少泉、郭元祥、朱锦华、周和桐、李淑玉、张洪祥、张韵斌、马崇仁、茹富华等,带来三出新排的大型历史剧《海瑞罢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12-13日晚马、裘主演《海瑞罢官》,20-21日晚马、谭、裘主演《官渡之战》,23日晚马主演《淮河营》,25-27日晚马、谭、裘主演《赤壁之战》。5月23日起,北京京剧团再次到天津演出。5月23日晚马连良在南开文化宫演出《四进士》,27日晚在民族文化宫与李毓芳、周和桐、慈少泉、马盛龙、蒋元荣等演出《法门寺》,30日晚在中国大戏院与李世济、茹富华、周和桐、马盛龙、李淑玉、叶德林、马长礼等演出《春秋笔·灯棚换子·换官杀驿》,前边有谭元寿、翟韵奎合演的《三岔口》。6月2日晚在中国大戏院与张君秋、马盛龙、李四广、朱锦华等演出《三娘教子·双官诰》,前边有杨少春、张洪祥、张韵斌演出的《挑华车》。6月4日晚开场戏是张洪祥、张滨江合演《清风寨》,然后马连良与张君秋、郭元祥、李四广、朱锦华等演出《二堂舍子》,这晚马、张双出,最后是他们二人的《游龙戏凤》。6日晚马、张合演《三娘教子·双官诰》。12月,北京京剧团又一次到天津,在第一工人文化宫演出,北京京剧团一年之内三度莅临天津演出,是前所未有的。14日晚马连良与李毓芳、马富禄等演出《四进士》,22日晚与马富禄、李世济等上演《清风亭》,前边有杨少春、张韵斌合演的《白水滩》。25日晚与裘盛戎、张君秋、高宝贤、张洪祥、谭元寿、马盛龙、小王玉蓉、马长礼、蒋元荣等演出《赵氏孤儿》。28日晚在天津市俱乐部影剧场与马富禄、周和桐、张洪祥、马盛龙演出大轴戏《淮河营》,前边垫两出戏,一是张滨江与刘永利合演《战马超》,二是小王玉蓉、闵兆华、慈少泉演出的《铁弓缘》。
1962年5月17日起,北京京剧团在天津演出。19日晚在第二工人文化宫演出《淮河营》,20日晚在中国大戏院演出《淮河营》,23日晚在南开文化宫演出《四进士》,27日晚在民族文化宫演出法门寺》,30日晚在中国大戏院演出《春秋笔》。
1963年1月,北京京剧团紧接前一年,实际没有离开天津,是跨年度连下来继续演出的,由此可见北京京剧团与天津的密切关系。1乐日晚在第一工人文化宫由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马长礼、马富禄、赵丽秋、马盛龙、何盛清演出大合作戏《秦香莲》。6日晚由马、裘、张主演《赵氏孤儿》,10日晚在第二工人文化宫与李世济、马盛龙、周和桐、茹富华、马崇仁、赵丽华、纽荣亮演出《四进士》。
参考文献:
1. 陈洁编:《民国戏曲史年谱》,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2. 天津《大公报》
3.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