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宁河戏

宁河戏起源于江西修水,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的传统戏曲剧种,明隆庆元年(1567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班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西皮,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至清乾隆年间,宁河戏的高腔,昆腔逐渐衰落,皮黄由十分繁荣,至清末亦趋衰落,脚色分类与徵剧相似,但更为细密,舞蹈动作特点甚多,唱腔以二犯与西皮为主。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较为罕见。

最出名的为修水县小溪村三帝案《神咒语》所载明代“隆庆元年(1567)菊月兴”的三元班,清瞿炳火育《箴俗臆说》云:“各城镇村落,每建一神龛,必襄金立会,置买田租,少者不下数十石,多者或至数百石,岁岁皆为演剧消耗,甚至强宗之祖祠,亦复如是。”三元班不仅如此,而且在乾隆三年(1738)建造了自己的演出场所,名“三帝殿”故三元班又称“三帝班”。所唱腔调,始为本地民歌和土腔小调,俗称“傩歌”,演出内容也多为歌颂神明或叙述菩萨来历等。弋阳腔传入后,受其影响,傩歌土腔向傩歌高腔转化,开始演出弋阳腔连台本戏《目连传》《征东传》《征西传》等。在诸多案堂班中,还有专职演出傀儡戏的,亦极盛行,据《高安县志》载:“阳戏,傀儡戏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地的阳戏,仍保留了弋阳腔的曲调和剧目。案堂班八月祀神之后,凭借傩案的香火范围,可到邻近地区作营业性质的演出,谓之“打案”,亦称“唱卖戏”,如三元班即活动于小溪、溪口境内,并常往返于武宁和湖北崇阳等地。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安徽石牌腔、抚州宜黄腔相继传入,为案堂班所吸收,形成兼唱高腔、昆腔、吹腔及宜黄腔等多种声腔的戏曲剧种,宁河戏开始进入成熟期。至乾隆年间,出现了著名的"宁州十八班",而三元班为其首。

宁州大班

是江西地方大种剧。发源于江西修水县,流行于赣北及湘、鄂、赣交界一带。修水县旧为宁州州治,民间旧俗多敬傩神,每当酬神还愿,傩歌傩舞盛极一时。明隆庆年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剧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皮簧,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逐渐形成一种以唱皮簧腔为主体的剧种宁河戏,俗称“宁州大班”。

宗教色彩

戏剧目可查者有四百多种,多系整本戏,有弋阳腔的《征东传》《西游记》等,吹腔和昆曲的《四国齐》《大香山》《六国封相》等,来自宜黄腔的《贩马记》《双贵图》等和唱西皮的《莲台山》《茶阳关》等。过去艺人多为傩神的崇奉者,班主又多为傩主,演出前后都要演习具有宗教色彩的唱傩歌,请傩神和辞神等关目。因演出主要是为了敬神,一般没有奸淫凶杀的剧目和表演。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是别的剧种罕见的剧目。

傩舞动作

宁河戏的表演别具一格,如有时不用马鞭,仅以蟒袍前摆作马头,后摆作马尾,生动地表演骑马上岭下坡及行走奔跑之状。《秦琼表功》中秦琼的舞蹈身段别致多样,曾摄成电影记录片。宁河戏的舞蹈身段凝重浑厚,尚有傩舞的痕迹。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责编:杨晓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