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彩华夏 拾光剪报】寻找记忆中的那些村庄——徐庄村

70年,白驹过隙、沧海桑田。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铸就了一幅气壮山河、动人心魄的画卷。

这70年,东丽区跟随祖国母亲的脚步,大力推进经济、城市化、生态环境建设,与祖国共成长,不断谱写动人乐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个个新市镇相继建成,东丽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一个个村庄也正在消失,村庄的故事逐渐离人们远去。东丽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村庄都有许多的回忆和故事,这些文化留迹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收藏。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写的《正在消失的村庄》系列丛书终于面世。为了庆祝建国70周年,找寻东丽最朴实美好的回忆,“网信东丽”特别推出“寻忆东丽·记忆中的那些村庄”专栏,有幸能将《正在消失的村庄》部分内容通过“网信东丽”微信公众平台以连载的形式进行发布,分享散发泥土芳香的故事,展现那些记忆中的村庄风貌。

今天,我们一起追寻记忆中的——徐庄村。

记忆中的那些村庄——徐庄村

讲述人

鲁贵元(67岁)

郑克金(65岁)

李贵臣(69岁)

整理人

郝 爽

胡民东

村情简介

徐庄村,又名徐庄子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建村,曾用名徐家庄,“文革”时曾更名胜利村。有614户,2046人,耕地面积626亩。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南2.1公里,外环线北侧,东至外环线,西至金钟河,南至赵沽里村界,北至天津市阀门厂。

村名的由来

元末明初,多年的战乱使北方地区人口锐减,不少地方成为废墟,一片荒芜。永乐皇帝即位后,决定从其他地区迁移人口充实北方。这些移民被要求在山西洪洞县集中,然后分往各地。

永乐二年(1404年),山西一位徐姓人家从洪洞大槐树出发,历经千难万险,来到徐庄村所在位置,见这里水草丰美,土地平坦,便决定在此定居。后来,又有安徽、山西等地移民迁入,逐渐形成一个村落。由于徐姓人家最早来此,便将村庄定名为徐家庄,后又称作徐庄子或徐庄村。

建村后,村民们为了生计辛勤劳作,先是在开垦好的土地上种植高粱、玉米之类的旱田作物,但这里是一片退海之地,土地碱性强且易涝,风调雨顺的年份里收的粮食还能勉强维持温饱,遇到气候异常的年份只能饿肚子。后来,村民们看到村子紧临金钟河,水上交通便利,想到了发展河运,将当地产的食盐依靠运河运往河北、河南等地,再将河南、河北等地的粮食、布匹运往天津地区,虽然辛苦,却比种田收益高,村民们生活逐渐富足起来。

关 帝 庙

在徐庄村的东南角,曾经有一座关帝庙,修建于1931年,匾书“亘古一人”,庙门前有一个相对宽敞的院子,院中种植着一棵大槐树,硕大的冠盖遮蔽了整座院落,使庙宇显得庄严肃穆。

正殿里供奉着关公全身塑像,有近5米高,只见巨大的石墩上,关公骑着赤兔宝马,手持青龙偃月刀。关公塑像背后立着关平、周仓二将,一黑一白,惟妙惟肖。虽然关帝庙不大,但村民们仰慕关公的忠义,向关老爷祈福的人可谓络绎不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帝庙渐渐衰败下来。20世纪50年代,关帝庙曾被改为村里的学堂,后因年久失修被拆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侵华日军野蛮残暴

徐庄村民宁死不屈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日本军队迅速控制了平津地区,并以此为基地,向华北、华中地区继续进行大规模侵略。侵略者妄想把包括天津在内的地区作为稳固后方,但不曾想日占区的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爱国运动。

当时徐庄村虽是一个仅有二三百人的小村子,土地盐碱化严重,但是由于地处要津——扼守天津东北门户,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因此日军在徐庄驻扎一支有数十人的小队,他们在村中筑有营房,至今在村里还能看到房屋留下的土坯遗址。日军平时在附近地区进行巡逻守备,搞得人心惶惶。虽然被日本人牢牢控制,但人们内心里对这支异族军队充满了厌恶,每个人都盼望着自己的军队能够早日打败侵略者,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天津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武装迅速组织起来,四处展开活动,徐庄村附近也活跃着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区小队,这支地方武装虽然人数较少,武器装备差,但是作战英勇顽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机动灵活、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术,使驻于此地的日军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但对游击队的主动出击又好像拳头打到棉花上,有劲使不上。

有一次,区小队趁着黑夜对日军进行了一次袭击,完成任务后顺利撤退。事后,日本人得到情报,说区小队可能在徐庄村休整,便联合驻徐庄村日军进行大规模的搜捕。日寇早已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前脚出营门,后脚就有爱国群众将这一消息传递给区小队,区小队得以提前安全转移。

日本人搜捕半天连区小队的影子都没见到,恼羞成怒,把全村人都集中到村东的空地上,逼问区小队的去向。日军平日里为非作歹,村民们早已对其深恶痛绝,对区小队袭击日军的行为,心里暗地叫好还来不及,怎么会向日本人泄露其行踪。

日本人见状,采取分头审问的方式,将认为可疑的村民分头带走盘问,妄图攻克村民的心理防线。当时有一位张姓村民,面对日军的严刑拷打,始终不肯开口。他见守备松懈,趁日军不注意,企图制服这名落单的卫兵后溜掉。张某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卫兵在他的近身袭击下根本没有开枪的机会,但就在张某即将控制住这名卫兵时,打斗声引来了其他日军,一时间,数把冰凉的刺刀从背后刺穿张某的胸膛。

这一暴行激怒了徐庄村的村民,他们情绪异常激动,形势一时间变得十分紧张。日军担心发生暴动,又不甘心毫无收获地撤退,于是下令把民房全部烧毁以泄私愤。徐庄村成为一片焦土,但村民们并没有被日军的残暴吓倒,他们埋葬好亲人的遗体,擦掉眼泪,仍然以各种方式进行着反抗斗争,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勤俭”牌坊传精神

牌坊,又叫牌楼,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还有的用来标明地名。在徐庄村也有这么一座大牌坊,坐东向西,把守着村庄的西大门,正面是“徐庄村”三个金光闪闪的鎏金大字,很远处就能看见。牌坊上画着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寓意祥和平安。这已经是徐庄村修建的第二座牌坊了。2001年,徐庄村就曾建起一座大牌坊,当时村委会和村民们商议,为了提高村庄的知名度,决定在村口修建一座牌坊。2005年,为了配合天津市政府城市建设规划,村里拆除了原来的那座牌坊,随后不久又在附近修建了如今这座大牌坊。

牌坊虽然只是用来标明村名,但因为村里流传着一个勤俭持家的故事,所以人们都习惯把它称为勤俭牌坊。关于勤俭牌坊的故事在村中几乎家喻户晓,代代相传。

从前,村里有一户吴姓村民,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男主人在临终前,把一块写有“勤俭”二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着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家里的所有物品都一分为二,连这匾也锯成两半,老大分得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过起日子来却大手大脚,不知道节约。他们的孩子常常把白馒头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没有一点余粮。老二呢,自从他分得半块匾后,就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了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都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也是难以持久。

有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一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二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墙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并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除了村口树立的“勤俭”牌坊,在徐庄村村委会办公楼对面的文化广场上,也树立着很多文化标语和宣传画,上面都是“碗里面,农民汗”“自强不息,红日当头”“俭以养德”“节俭·年年有余”等内容,和村头的大牌坊一起向人们诉说着徐庄村一直流传着的勤俭精神。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