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1929年那场荒旱
运城自古以来,就有“后稷教民稼穑”的传说。运城市是我国粮食种植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山西省主要麦棉产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长期束缚,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很低,到1949年,全区粮食总产量仅43991万公斤,亩产58公斤。
《运城灾异录》记载:“公元1928年(民国十七年),大旱,麦未播。公元1929年(民国十八年),大旱,麦秋未收,饥饿而死、卖儿女者甚多。麦价每石涨至二十余元。当道因筹军事,未能兼顾民命。公元1930年(民国十九年),大旱。”
运城人谈论起旱灾,常常说起光绪三年和民国十八年。1929年,席瑞卿先生已经十一岁了。席瑞卿先生在回忆文章中提到,大旱年始于1928年的夏秋之间,而小旱则远在十七年以前。就晋南地区来说,1928年的夏收就是一个歉收年,加之麦收后至秋播期间,又从未落过一场透雨,间或阴云密布,也是雨过地皮干,人们已经感到“雨洒尘,饿死人”的年景将要降临。由于夏收后缺雨,当年的秋收也不太景气,越年的小麦播种,也没有适时入土,故酿成1929年的夏粮歉收,形成历史上有记载的一个灾年。
1928年,雨雪奇缺,夏秋粮均歉收,再加上阎锡山政权的横征暴敛,已闹腾得民不聊生。当地的一些士绅官商,为达到其巧取豪夺的目的,勾结地方官府,乘灾情严重之机,以救灾为名,从中渔利。
1928年冬至1929年正月,祁存才率领一行人到运城西关村(包括马家窑、王大村),逐门挨户进行登记,登记的种类大致分为殷实户(生活还能维持下去)、次贫户和赤贫户数种。席瑞卿姐姐家被登记为次贫户,席瑞卿家一无所有,登记的是赤贫户。席家周围邻居十之八九登记的都是赤贫户。登记过之后,以安邑县赈灾机构名义给赤贫户和次贫户都发了卡片,并在卡片上填写全家人口总数和大口、小口各几人。发证后宣布次贫户可凭证到东门内义仓借粮,大口五斗,小口三斗,秋后加百分之五十偿还。席瑞卿姐姐家当时有四个大人,两个小孩,共借回仓谷两石六斗。赤贫户可凭证携全家去北门外娘娘庙粥厂吃舍饭。
正月底,村公所通知本村的赤贫户到粥厂吃粥去,当时像席家这些赤贫户闻讯无不感激。天刚刚亮,灾民就起来你呼我喊,扶老携幼,带上盛粥的瓦盆或瓷盆,像赶庙会一样,奔赴北门外娘娘庙去领粥。灾民聚集在庙门外,排成几条长龙,听从粥厂安排。
粥厂当事人宣布吃粥规则和制度:“每日早上放粥一次。凭卡片发签领粥,每次每人发竹签一支,大人发大签,小孩发小签,大口一马杓,小口半马杓。领到粥后,只准就地食用,不准将粥带回家去。”
放粥开始后的月把天,粥还是稠稠的,发给每人的粥谁也吃不了。灾民都想留着点剩饭带回去下午度用,而粥厂却严格检查不让灾民将粥带回去。但是,吃粥人总是打打闹闹,躲躲藏藏,想方设法都要把每天留下的粥偷偷地带回去。日子长了,检查人员看到灾民饥饿难忍,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煮粥的谷米是从义仓提的,仓谷米有一种特殊的气味。灾民从地里刨一些未出土的嫩苜蓿芽煮一煮、调把盐,当菜吃。有的灾民搞不到野菜,就给米饭中调把盐吃。
灾民如果有钱,还得把钱折换开慢慢花。记得当时一块现大洋可换铜元四百文,每文铜元能顶十个制线(俗称麻钱)。民国以来,制钱已禁止作为货币流通了,可是做小生意的,为了能赚几个钱,也就不得不违令将制钱拿出来作为货币流通了(这只能在粥厂附近灾民中间流通),所以许多灾民都把不能流通的制钱拿出来使用。有些没有麻钱的拿一个铜元顶十个制钱用,在粥厂附近卖小菜的商贩,只好收灾民一二个麻钱,给夹上一点咸菜什么的。
粥厂开放约月余光景,粥也由稠变为稀饭了,灾民吃粥也用不着筷子了。粥不仅变稀了,而且给的量也少了,大口原来给一马杓也减成半马杓了,小口则将半马杓减到四分之一马杓了。就是这样的粥厂,仅延续了三个月之久,在临近夏收之际便宣告终止了。
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阻碍生产的发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水、旱诸灾虽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它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人们认识它、掌握它,就能防患于未然。我们祖先十分注意积累相关资料,探讨其中的奥秘,记载灾异始末,这对我们摸索研究自然灾害的规律,积累防灾、抗灾的经验,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粮食丰年不忘警钟长鸣,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一点非常重要!
80年前河东老照片彩色版
▲盐池和池神庙
▲池神庙
▲城门楼
▲西门外
▲鼓楼
▲街市
(转发自晋南道)
三只眼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