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暴雨致洪涝灾害后,应关注哪些环境与健康问题?

夏季雨水多发,部分地区洪水泛滥甚至导致城市内涝。在这些灾害发生后,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和病毒性腹泻病等疾病易高发;从环境与健康的角度,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知识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关注点一:

要注意洪涝灾害对饮水卫生的影响

洪涝灾害导致的饮用水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三个方面。一般情况下,管理部门及自来水厂会对原有水源卫生状况评估后,按照水源的选择原则和卫生防护进行管理,对饮用水进行处理和消毒后供给使用。紧急情况下会采用临时应急供水方式解决应急饮水问题。

关注点二:

灾后易产生环境卫生问题

洪涝灾害后人群健康风险升高。首先,内涝发生时,流经下水道、垃圾站的污水中常混有细菌、病毒、原虫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及原生动物,这些致病因素会随着污水的传播而扩散。其次,过水后存留的大量淤泥、生活垃圾,厕所停用造成粪便的存留和溢流。

关注点三:

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问题

洪涝灾害发生过后通常存在高温高湿的天气,高温闷热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不仅如此,人体饮水摄入量不足或过量易造成难以预知的健康风险;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不良症状;未按照规定清洗、消毒和评价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则可能存在嗜肺军团菌传播的风险。

普通市民应知晓哪些知识?

01

及时解决环境卫生问题

需要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以防范洪灾后环境卫生风险。对于普通市民,需要及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理内外环境的污泥和垃圾,妥善处理动物尸体,改善卫生条件,及时疏通沟渠、填平洼坑,清除蚊、蝇孳生地,进行环境消毒和灭蚊、蝇、鼠,防止其大量繁殖和传播疾病。

02

关注饮用水卫生与安全

内涝发生后,自来水设施、蓄水池或水井有可能受到损坏和污染,此时就应该及时修复对应设施,蓄水池、水井要彻底清洗,可采用漂白粉精进行消毒处理。

自备水缸的家庭可投放漂白精片或明矾进行杀菌、沉淀。必要时可请专业检测机构帮助检测,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减少城市内涝后暴露机会

内涝是我国城市汛期的常见的灾害。内涝后要避免长时间接触沙泥污水,接触后及时清洗。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服,要特别注意身体皱褶部位的清洗。尽量保持衣物干燥,皮肤干燥,注意防晒。穿透气的鞋袜、不混穿鞋袜、避免共用衣物毛巾。

04

谨防自然灾害

汛期,强降雨集中,往往产生暴雨洪涝灾害,同时也特别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健康防病小贴士!

01

不喝生水和被污染的水

不喝生水,尽量喝烧开的水及瓶装水。

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

缸、桶、盆等盛水器具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的水冲洗。

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大小便。

02

适量运动,按时补水

高温高湿天气要减少户外活动及劳动强度。注意补水及适量补充盐分,市场中有一些运动型饮料也可供选用。

03

注意生活细节,防病不恐慌。

尽量避免淋雨受凉,过度疲劳。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儿童体弱者减少与病人接触,勤洗手,保证睡眠充足。把好饮食关,预防非传染性腹泻。

04

避免食用变质或受污染食品

洪水过后受浸泡或不良条件保存的食品易发霉变质,在食用前一定要仔细观察食物状态;同时避免食用溺死的畜、禽肉类。

洪灾过后往往伴随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因此尽量食用新鲜饭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未食用完毕食物保存时间不易过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5

避免蚊虫叮咬与接触鼠类

灾后蚊媒孽生有着良好的条件,在此情况下,虫媒传染病风险也随之上升。洪水改变了鼠类的生存环境,使得鼠类与人群接触机会增多,易导致鼠源性疾病的蔓延。

06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腹泻伴呕吐、发热、脓血便、皮肤黄染等需及时就诊,主动报告卫生管理人员,注意自我隔离,儿童或老年体弱者不与病人接触。

来源:天津疾控

编辑:孟凡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