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军事事件发生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沽口炮台遗存主要有“威”字、“镇”字与“海”字炮台。此前,受遗址类材料自身的组成、环境气候因素和生物作用影响,“威”“海”两座炮台风化严重,并出现了植被破坏、裂隙发育、表面风化、构件缺损、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病害,兵房洞室多处开裂、坍塌,已严重威胁到炮台本体的安全稳定,不利于长远的展示和利用工作。
大沽口炮台遗址抢险加固工程于2014年立项,2017年正式动工,2020年通过工程验收,历时六年。主要内容包括前期研究、植被与土方清理、炮台地基加固、锚杆加固与裂隙注浆、化学加固、构件残损修复、表面清洗、防风化保护、抗生物保护等。旨在消除和减缓各种破坏因素,保护珍贵文化遗存,最大限度地将现存文物主体所赋存的真实形象及历史信息留给后人。2021年6月,大沽口炮台遗址抢险加固工程入选天津市第一届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威”字炮台修复前
“威”字炮台修复后
“海”字炮台修复前
“海”字炮台修复后
多年来,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教育阵地优势,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精心设计制作优质展览,走进学校、企业宣传;针对未成年人儿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品牌研学夏令营、推广“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研学传播”;打造党团组织、企事业团体活动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实践基地;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文化遗产和自然日”主题活动、“九一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纪念日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工作理念。
大沽口炮台遗址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承载着诸多历史信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等多重价值,本体抢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是对遗址本体的保护和修复,更是对其所赋存的重要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教育价值的传承和发扬。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将继续坚持以文物保护工作为中心,下一步将着力推进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环境整治规划工程,科学系统的对南岸营盘进行保护、利用和展示,让文物资源和阵地优势有效融合,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真正发挥文化遗产价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