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工人新村”
年轻的朋友们可能一脸懵
可对于天津40岁往上的人们而言
那是他们生命当中无法抹去的
一段美好的记忆
▲昔日中山门地区工人新村
天津解放后
随着城市经济的恢复
工人面临的住房短缺与居住环境恶劣
等问题日趋严重
为此,天津市人民政府决定于1952年
开工建设7个工人新村
▲1952年正在施工建设的中山门工人新村
1952年
在中山门、西南楼、佟楼、吴家窑、
丁字沽、王串场、唐家口
等天津7个工厂区附近
一片片工人新村拔地而起
共计5万余间
解决了近18万工人及家属的
住房困难问题
▲1952年天津市完成丁字沽工人新村光荣任务纪念章,铜质珐琅
▲中山门外工人新村鸟瞰
因为当时七个工人新村用的是同一套图纸,所以房子都一个模样,放眼望去全是平房,一排一排的。“你家住几段几排几号?”是当时人们打招呼的常用语。“段儿房”这个词儿,就成了天津话辞典里的新成员。这个曾令解放后天津第一批产业工人为之欢欣鼓舞的名词开启了天津住宅建设的新时代。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历程,中国社会从积贫积弱到全面小康,百姓生活沧桑巨变。
▲现在的中山门公园
如今,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旧房改造工程的相继实施,“段儿房”逐渐远离天津人的生活,但与之相关的那段往事却写进城市的历史记忆,令每一个亲历者无法忘怀,也让后来人为之感慨。
曾经居住在中山门工人新村七段的孙跃卿回忆说:
我们一家不是最早搬来的住户,我1954年出生,长到三四岁才跟着父母从郑庄子“换”到中山门。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无法理解,那时的房子与钱无关,只与单位、职称,家中几口人,是否有儿子要结婚……有关。我们家从迎来第一个孩子,到陆续有了我们姐妹三人,住房日渐紧张,在棉纺五厂工作的父亲找到了单位房管科反应困难,很快有了回音。比起郑庄子那个只有9平方米的家,中山门新村的房子显然宽敞得多。后来随着弟妹们的相继出生,房子对过儿盖起的那间8平方米的“厨房”更是派上了用场。
▲孙跃卿三姐妹
工人新村是产业工人的聚集区,必然也是孩子们聚集的地方,远的不说,光是左邻右舍跟我一般大的孩子就有三四个。虽说物质生活谈不上富足,但孩子们闲余生活也算丰富,各种游戏都是因地制宜,简单实用的,可说到最难忘的文化娱乐活动还要数看露天电影。
▲图源自网络
那时候,中山门新村附近还没有电影院,在六段“棉三俱乐部”空地上搭的大戏台就是这一片的文化“地标”,不定期会有剧团来唱戏、各单位轮流放电影,不花钱、不要票,谁都可以去。哪天放电影,消息一出,大家口口相传,没一会儿就人尽皆知。到了晚上,下班的、放学的,好歹扒拉两口饭,早早地就去,可场地里的水泥墩子总会被更早到的人坐满。我们就回家搬来长凳子,为了多站几个人,身子不能正过来,都侧着身紧紧站成一排。幕布挂得高,场地四角都给挂上大喇叭,大伙儿都能看得见、听得清。电影演多长时间,我们就这么挤着站多长时间,一点不觉得累。《五朵金花》、《上甘岭》、《小兵张嘎》……好多电影都是那时候看的。
那一间间叫做“家”的小屋
托起一代人的青春梦想
▲这个戴领巾的小学生现在在哪里呢?
那一条条狭长的里巷
留下一代人的童年欢乐
▲夏天乘凉的工具——竹床
时光流转
抹不去那份深沉的记忆
天津广播“百年寻迹”系列报道
邀请最初居住在工人新村的您
讲述那段历史
还原那段安居乐业的幸福回忆
这是你住过的胡同吗?
老中山门的邮局和影院,你还有印象吗?
那时家家冬天都得存几百斤大白菜
你坐过这样的大木盆吗?
参与方式
您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
您也可以在后台
给我们发来与工人新村有关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