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年多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已基本成型
到年底,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将完成初期目标
(海河教育园区)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提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天津把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际行动,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大生态、大系统着眼,高标准谋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完善城市布局,推动城市发展绿色转型。
3年多来,作为天津生态建设的大手笔之作,一片城市绿洲正在“津城”“滨城”双城之间悄然生长。如今,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进展怎样?生态效果如何?7月12日,我市召开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成果现场研讨会,来自生态、林业、农业、气象、水利、碳汇等领域专家学者实地走访绿色生态屏障调研交流。
绿屏建设基本成型 年内完成初期目标
2017年5月,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的决策部署,绿色生态屏障开始由蓝图变为实践。
在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的黄金发展走廊上,天津规划建设南北向约50公里、东西向约15公里、总面积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区,彻底改变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东西对进、相向拓展“摊大饼”式粗放发展路径,构建“津城”与“滨城”双城辉映的新型城市发展格局。
从2018年开始,我市启动绿色生态屏障试点,2019年全面开展实施建设。绿色生态屏障规划分近期和远期两步,近期目标到2021年,绿色生态屏障区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5%;远期规划到2035年,实现蓝绿空间面积占比达到70%,一级管控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
到今年年底,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将完成初期目标,目前各项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据市规划资源局二级巡视员、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现场指挥部负责人范树合介绍,经过3年多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已基本成型。截至2021年6月底,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达到18.73万亩(含部分水面),林木绿化覆盖率接近25%,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4%。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效果良好,成规模的生态区域已有20多处,面积达到150多平方公里,“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大写意生态场景已经显现。
3年来,绿色生态屏障围绕拆迁修复、造林绿化、路网建设、水系连通等“十大重点工程”,启动了190项子工程,目前已经完成150多项。拆迁旧有村庄637.48万平方米,撤销取缔工业园区23处;新造林11.21万亩;新建生态路、绿道、田间路150余公里,初步搭建起了三级路网体系;新建和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3.56万亩,新建和规范农业附属设施290座;改造户厕1万余座,建成津南区西官房、西小站村等4个乡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完成引河泵站、水环境治理工程11项;完成天钢集团烟气超净排放等污染防治工程4项;启动了胡张庄田园综合体、葛沽民俗文化旅游区等项目;完成海河故道公园提升改造等17项生态基础设施工程。同步开展了综合监管平台建设。
补偿修复生态系统 提高生物多样性
雨后初晴,记者跟随专家学者来到绿色生态屏障实地走访。在津南区辛庄湾,登上瞭望塔举目远望,近8000亩生态绿屏连绵成片,林地、湖面、稻田错落有致,湖波荡漾、绿树成林、花草叠翠、生机盎然。
九河下梢、七十二沽,历史上天津整个生态系统中水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口增加、产业发展以及上游来水锐减等因素,原本连通的河流不再连通,湿地和植被面积减少,原有生态体系变得破碎。“这次实地走访看到绿色生态屏障非常漂亮、生态效果非常好。”市政府参事、生态环保专家包景岭对记者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是近几十年来天津大手笔的建设项目,终结了生态系统破碎的趋势,并不断通过补偿方式进行修复。绿色生态屏障在东西方向构成双城之间的屏障,在南北方向连接两大生态系统形成整体,后期还可与北部山区生态系统连接,通过河流、生态廊道等进一步形成更加完整的生态系统,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生态系统恢复的同时也会提高生物多样性。包景岭认为,目前,天津生态系统基础很好,未来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后,可以将已经消失的珍稀鸟类吸引回来。“比如,湿地由水面和芦苇组成,在绿色生态屏障的整体生态系统里,距离湿地不远就有大量林地,可以吸引来很多在湿地觅食、在树上栖息的鸟类,加强生物多样性。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未来碳汇可能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绿色生态屏障也将成为支持企业生产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
发挥标杆作用 尽显规模生态效益
一路走来,绿色生态屏障中建起了很多小型观测站,完成了大量基础建设工作。
(官港森林公园)
“有价值、有创新、产生了新的生态效果!”这是实地考察中,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森林经理学学科带头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冯中科对绿色生态屏障给出的评价,“我们国家整体上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天津土壤盐碱化导致林业不发达。2017年以来,天津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一方面扩大了森林植被规模,另一方面全面提升了林地的质量。绿色生态屏障协调了山水林湖草,营造了大量林地,使天津林地面积得到有效增加,森林质量得到有效增强,生态环境能力得到可持续提高。”
“俗语称‘家有千棵杨,不用打柴郎’,植树造林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天津市林学会专家孟继森说:“绿色生态屏障在造林中紧紧围绕乡土树种、适地适树的原则,遵循‘适用、经济、美观’,选择了刺槐、国槐、白蜡、柳树、椿树等适应性强的特色树种和优势树种,经过几年培育已经整齐成林、成片。绿色生态屏障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种植结构产业转型升级,这些都尽显出生态标杆作用。”
当了解到,在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已经达到18.73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接近25%,孟继森表示:“林木绿化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区域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绿色生态屏障的指标正处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合理区间水平,对于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和病虫害发生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对水资源短缺 贯通河湖湿地资源
就像鱼离不开水,林木也离不开水,绿色生态屏障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同时,必须构建一个与之相应的水资源水环境体系,才能保证绿色生态屏障的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我曾参加了北大港水库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那时生态环境质量差、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低。‘甜水井’不甜、‘上古林’没有树,是真实写照。如今,天津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调研考察看到了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成果,实实在在感受到这里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巨大变化。”采访中,原天津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水利专家练达仁告诉记者。
(东丽湖)
绿色生态屏障建设采用“一轴、两廊、两带、三区、多组团”的规划布局。练达仁说:“我们都知道天津水资源严重短缺,这成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和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但天津地处海河流域下游,河渠纵横、湖泊湿地星罗棋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北部地区多于南部地区。因此,采用‘一轴、两廊、两带、三区、多组团’的规划布局,形成海河生态保护带、古海岸和卫南洼生态绿廊、永定新河和独流减河河流湿地涵养带,通过南北河系沟通、河湖湿地相连,特别是把北大港水库和七里海湿地天津两个最大的湿地水库贯通,就形成了绿色生态屏障和水资源水环境相辅相成的格局。因此,很显然这一项目的规划布局是很合理的,充分体现了天津城市水资源的特点,也是与天津水利水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相协调一致的,设计思路准确,建设项目非常必要,效果也很明显。”
修复成效明显 气候条件改善
在研讨会上,天津市气象研究所副所长吴振玲从气象专业角度给出了一组具体数据,展现出绿色生态屏障生态质量持续向好的态势。
“我们通过高分辨率气象卫星数据分析生态屏障区的变化,通过计算植被指数、湿度分量、地表温度和建筑指数等评级指标,对绿屏的生态遥感指数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高质量生态区域不断增加,原有水体和湿地被修复,面积逐渐扩大;海河南北两侧优良生态环境面积明显增加。”吴振玲说:“2017—2019年屏障区内生态质量处于中等以上的区域面积由360.36平方公里(占比48.96%)扩大到到486.69平方公里(占比66.13%),提高了17.17个百分点。到2019年,优和良生态环境面积明显增加,大约是2010年的9倍。”
“实地考察了绿色生态屏障后,感到非常震撼。气象数据显示,自2018年启建绿色生态屏障区以来,屏障区与北大港水库、七里海湿地相连,形成贯通南北的‘生态带’,中心城区东南部降温0.2—0.4℃,增湿2%左右,这是非常可喜、骄人的成效。”国务院特贴专家、天津市农科院研究员谷希树说。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据统计,一棵椴树一天可吸收掉16公斤二氧化碳;1公顷杨、柳、槐等阔叶树可产生0.6立方米氧气。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二氧化碳,只需要人均10平方米树木或25平方米草地就可以吸收掉。
“森林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可供人们吸入的氧气,从而发挥出巨大的碳汇功能。据有关部门测算,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13倍。实际上,森林、湿地等对大气温度、降水量、水文地质、土壤肥力、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环境的干预和改善,生态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谷希树说:“现在绿色生态屏障已显现出规模性生态效益。地表水质提升了,水质指标达到了Ⅳ级、局部达到Ш级;生态和农业用水达到3.1亿吨/年;区内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极大改善,综合生态效益正在逐步释放。”
建成10万亩高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不断提高
走进绿色生态屏障咸水沽湾片区,经过3年多建设,已栽植乔灌木40余万株,栽植地被花草和水生植物近30万平方米,形成郁郁葱葱、花海繁茂的生态景象。云海下,风吹稻浪,绿波荡漾,更加醉人,专家学者们不禁取景自拍,定格风景,也定格了与自然对话的瞬间。
绿色生态屏障区所在的区域,历史上水源丰富,是北方特有的鱼米之乡。但随着水资源短缺,传统农业种植方式逐渐改变,水稻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绿色生态屏障通过建设田成方、路成网、林成带、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打造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高了耕地的生产能力,起到了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效果。如今,屏障区内水资源条件得到恢复,耕地质量不断提高,结合天津市小站稻产业振兴,水稻种植规模得到恢复和扩大,给农民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
“没想到绿色生态屏障建设速度这么快。”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推广研究员郑爱军说:“一方面,绿色生态屏障在生态环境中起到了加湿器、净化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1年底屏障区内将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为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通过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农业资源利用更加集约高效,产地环境更加清洁,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去年以来,部分小站稻品种亩产增加近三分之一,品质大幅提升,每公斤稻米价格提高近一倍。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打造津沽“绿谷”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按照规划,到“十四五”末,绿色生态屏障将打造成为生态资源富集的“绿谷”,引领转型发展的“绿峰”,构建双城格局的“绿珠”,绿色生态屏障区内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7%以上,森林覆盖率在目前25%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绿色生态屏障将为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发展成一片绿色生态体验带、绿色产业发展带、绿色财富聚集带。
(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2018年—2035年)管控分区图)
市规划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勇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为重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治理修复等工作,有效发挥现有森林、湿地、耕地、海洋等碳库的固碳作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天津日报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