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不仅会变法,还能打仗,收复河西数百里,却又为何归还魏国?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法者,无人不知的商鞅变法,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秦国。从西隅小国到统一中原,后世将秦的崛起与商鞅变法视为一体。

商鞅不但会变法,还很会打仗,知道这一点的人就不太多了。其实,在早期中国历史上,文武是不分家的,出将入相是很寻常的事情。在基本完成新法令的实施工作后,为了验证变法的效果,商鞅亲自领兵收复了河西之地。

这里所说的河西之地,并不是河西走廊,而是指黄河的西部。准确的说,是黄河那个“几”字形的内部右下角,地跨陕北高原和关中平原,处在晋国和秦国之间。三家分晋后,魏国代替晋国毗邻河西之地。

公元前419年,魏国出兵攻取河西之地,秦国当时还是个三流小国,根本不是魏国对手,只能咽下这口气。后来秦国两次试图收复该地,都没有成功。可以说,正是丢失河西的耻辱,促使了秦国变法自强。而现在,商鞅恰恰又是用收复河西的战争,来检验变法的效果。

公元前352年,趁着魏军主力齐楚联军牵制在东线的机会,秦国发兵渡过黄河,开始第三次收复河西的努力。商鞅带的兵不算多,只有五万,在同时代只能算是小型部队。

商鞅先包围安邑,迫降守军,夺取了这座魏国的旧都,引起魏国的震动。但魏军深陷齐、赵等国的围攻,无力救援。第二年,秦军又占领固阳,今天的延安东。

魏国一边在固阳东部修筑长城,以抵御秦军继续进攻,一边加紧与齐、赵等国议和。等到东线平静下来,魏国终于可以把主力调到西线,准备反攻固阳,与秦军决一雌雄。

秦国此时却软了下来,秦孝公约魏惠王在彤会盟,并答应把安邑等河西之地归还于魏国,两国重修旧好。魏惠王当然乐意,与秦孝公把酒言欢,喝得甚是畅快。魏惠王觉得是魏军的兵锋吓退秦国,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从表面上看确实如此,秦军把安邑、固阳的全都吐了出来,这仗完全是白打一场。而领兵收复河西的,是商鞅,劝说秦孝公达成会盟,归还河西的,也是商鞅。那么,他到底是哪一头的?

商鞅哪头也不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服从变法和强国这个最高目标的。商鞅这回领兵攻取河西,其目的很有可能并不在于收复失地。他的真实目的有两个:一个检验变法的效果;二是用伐魏的军功,来夯实变法的基础。

在此之前,秦军一直被魏国压着打,公元前389年时,秦军尽起举国之兵50万,却被数万魏军打败。魏军的强悍战斗力至今让秦人心有余悸。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商鞅变法以耕战为本,涉及到秦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各项新的制度都已经制订并落实到位,只要补上最后一环,便可以迸发出惊人的能量。而最后一环是什么?军功授勋!

大家都知道,商鞅在变法初期,曾在城门口迁木立信,使法令得以通畅。但这毕竟只是件小事,关系到千万军民切身利益的军功授勋制,目前仍停留在文字阶段。

等到第一批战士因为军功而得到爵位和土地时,秦人才会放下最后一丝顾虑,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征服天下的大业中去。收复河西之战,就是商鞅把军功授勋制度落到实处的试验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通过此战,商鞅兑现了他对秦人的承诺,使自己达到了空前的威信。战争结束的第二年,他再次开启变法通道,完成了最后的制度改革。秦国终于变成了一部完整的战争机器。

公元前340年开始,秦国重新向河西之地发起进攻,此时的秦军已经不再是魏国可以匹敌的了。公元前330年,秦军在雕阴歼灭魏军八万多,迫使魏国归还了河西之地。

秦国终于获得了问鼎中原的战略优势,开启了统一中国的历程。而魏国也从第一强国,被秦国打成第一倒霉蛋,国土越来越小,只能凭借合纵之术苟延残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由此可以看出,商鞅主持的这场战争,充分体现了他对政、军之间相互作用的把控。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这句后世的名言,早就在商鞅等一众战国政治家身上,得到了身体力行。

可惜的是,商鞅没有能够看到最后的成功,在公元前339年,因谋反罪而被车裂。可他的变法并没有被终结,秦国这辆战车在由他设定的轨道上一路狂奔,直到统一华夏,然后脱轨而出。

【参考文献:《史记》、《春秋战国时的秦晋河西之争》】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