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词的差距”原来有升级版:这样和孩子说话做孩子大脑的建构师

在《让脑瓜子变聪明最重要的事,80%的父母都做错了》这篇文章里,我们说到了大脑发育的黄金要素之一,就是多和孩子说话。

这个认知现在已经开始渐渐深入人心了,特别是“3000万词汇”的研究被大家所熟知以后——美国的一个调查显示,当孩子到3岁的时候,"富人"家庭与"穷人"家庭之间,孩子听到的词汇量可以相差3000万个,这3000万的差距,决定了孩子大脑发育的差距。

但这似乎又引起了很多新的困惑:

是不是得一天到晚不停的说呢?

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

孩子在玩的时候,我跟他说话,是不是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其实,大家光知道3000万词的研究了,不知道这个研究还有后续。

3000万词的研究是1995年的事。2018年,哈佛大学的认知科学家对此做了一个升级版研究。

他们还是给一些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4到6岁孩子佩戴了录音设备,来记录他们的家庭对话。之后,对这些孩子的大脑进行了扫描。

不同的是,这一次科学家们做了更细致的分析。

他们分析了3个指标:孩子听到的单词量、自己说的单词量,以及他们和父母对话的次数。

研究结果是,在这3个指标当中,“和父母对话的次数”才是最能预测孩子认知和语言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话次数多的孩子,大脑管理语言和理解的布罗卡氏区域更活跃,额叶也更为发达。

科学家们解释说,这项研究告诉我们:说话最重要的不是“说得多”,而是语言的“交互”,是你来我往的双向对话。

正确的对话方式,才是孩子大脑的建构师。

怎么做呢?其实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已经根据这些研究,给出了一个清晰的方法,叫“Serve and Return”。

这个词语来自于羽毛球,意思就是与孩子的对话,要像打羽毛球一样,发球、接球,让球传递起来。

第一步:发球  共享孩子的注意力

很多家长会有的第一个疑惑是:孩子在玩的时候,我应该打扰吗?什么时候应该和孩子对话呢?

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则:你要做的是共享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拉走孩子的注意力。也就是等着孩子发球。

什么意思呢?

孩子如果自己很投入的在玩在研究,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坐在旁边就好了。但是要保持对孩子的关注。

当孩子希望你参与的时候,通常会发出邀请的信号,比如,“啊啊啊”地指着一个东西,或者好奇的看着某个地方,大点的孩子就会直接用语言说出来了。

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应该及时接球,进行回应的时候。

其实,这也是保护孩子专注力的一个原则。它的核心,是跟着孩子的节奏,而不是随着自己的兴致——在孩子邀请你关注的时候刷手机不理,自己兴致一来,也不管孩子在干什么,就拉着孩子强行介入,这就做反了。

当然,有时候我们时间上安排不过来,出于无奈,也不能完全跟着孩子的节奏。这时候怎么办?

大家要记得一句话:与孩子形成共同关注,才是有效交流的开始。否则,你的输入就是无效的,孩子左耳进右耳出的状态应该都感受过吧。

我这段时间就对这个非常有感受。最近妞妞开始上视唱练耳课了,有时我急着想要让她做课后练习,但她玩的正来劲儿,这个时候即使我拉着她练,她其实也心不在焉,根本没听进去。

我就想,怎么办呢?根据“共同关注”的原则,那就先引起她的关注。

所以,我会自己先很欢腾的弹着琴唱起歌,妞妞很快会被吸引过来。这个时候,她的关注点在这上面,输入才更加有效。

第二步:接球  回应邀请——鼓励、命名、扩句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Serve and Return”的视频里,一个孩子拿起了一个东西好奇的看着,在一旁的家长发现了这个邀请的信号,这时候怎么做呢?

接球:鼓励孩子,并且给这件物品(或者事情)命名。

你可以说:

你喜欢这个对吗?这是葡萄干;

哇,你发现了它,它叫自行车;

是的,这里人好多啊,我们在地铁站。

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周围的世界,建立起语言与事物的联系,不断强化神经的回路,这对大脑的发育非常关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做言语的拓展、扩充和支架。

比如妞妞指着一个苹果说:苹果。

这时我会从颜色、形状、味道各方面去帮助她扩展词汇:

对,这是一个苹果,红红的,圆圆的。你摸一摸,皮很光滑。你闻一闻,是不是有一股清香啊。它是一种水果,可以吃。

妞妞小时候,有一次被一个小朋友从木马上推下来,摔了一跤。她爬起来,激动的找我讲述:

“哥哥、马、妞、砰、痛。”

我耐心地等她讲完,然后做语言的支架,帮她把句子串起来:

“哦,妈妈明白了。小哥哥把妞妞从木马上推下来了,妞妞摔在地上,砰的一声,屁股好痛啊。”

言语拓展、扩充和支架都是孩子在表达沟通能力形成之前,父母可以采用的一些打基础的好方法。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运用“比喻”和“联系”的方法,去扩展成语、谚语等等词汇,这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说到了,大家可以点击复习。

第三步:传球 轮流谈话

前面也说到了,对话最重要的,是父母与子女的交流要是双向的,而不是大人主导的单向对话。

这就好像打羽毛球一样,接到球之后,记得把球抛回去,让球传递起来。

我以前是电视台记者,采访,其实和与孩子对话很像。因为一个好记者,最重要的不是自己说了多少,而是怎么撬开被采访者的嘴巴,让他们多说一点。我有两个重要的采访技巧,也被我运用在了与妞妞的对话里。

第一是耐心的等待。

尤其是在孩子说话还不是那么溜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

它看起来简单,但是很多父母做不到。有可能是因为太自我,只顾着自己说,没有这个意识;有可能是因为没耐心,或者着急帮助孩子、催促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总是没有表达的机会,没有体会到表达的成功感和喜悦感,慢慢的,自然就不愿意开口了。

但是,搜索词汇、组织句子去表达自己,需要孩子去调动大脑的各个部分,这比起只是被动聆听,能更有力的锻炼语言、理解、认知各方面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对话”对大脑发育那么重要的原因。

妞妞小时候,我觉得自己做的很好的一点,就是每当她想表达自己,我都会蹲下来注视着她,耐心地等待,最多说一句“不着急,慢慢说”。等她搜肠刮肚地说出一些片段,再帮助她串起句子。

表达欲望,也是保护出来的,而等待比鼓励更为有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另一个关键点是开放式的问题。

如果你问的都是封闭式,只要回答“yes or no”或者一个两个词的问题,像“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什么东西”,谈话就到此结束了,孩子也不需要充分调动大脑。

更好的把球抛回给孩子的方式,是问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怎么办和为什么。

你觉得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啊?

你为什么觉得波米诺的个子很小?

我认为书上这个小朋友的做法不对,你觉得呢?

这些问题都能帮助孩子充分调动大脑进行思考,也能把对话不断循环下去。

最后还是回到这一句,对话,最重要的是“交互”。如果你觉得孩子不爱说话,或者表达、理解能力不够好,想一想,是不是你说的太多,而孩子说的太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谢谢你关注帝呱呱星球,这里有传说中的海淀、顺义妈妈。因为地域和工作的原因,我们得以接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育儿理念,希望和你分享鸡娃时代里不一样的育儿新认知、帝都新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孩子 妞妞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