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陈浩杰 实习生 王涵如俊
在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赛道上,有五个城市率先拿到了入场券。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7月19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北京 图/视觉中国
全球有诸多公认的国际化消费名城,如迪拜、东京、纽约、巴黎等,我国自2019年提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各地一直热潮涌动,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等在内近20个城市,明确规划了相关目标和行动。
一众城市中,为什么是北上广津渝这5个城市被率先“点将”?国家定下的这样一个任务,对当地、对全国消费市场格局,到底意味着什么?其他城市要怎样才能进入这个全新的“国消圈”?
对标国际消费名城,还有差距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
在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经济最主要的驱动力,过去十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国内消费市场潜力有待持续释放,发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既是提振消费、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需要,也是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
▲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 图/新华社发
作为全面促进消费的举措之一,“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此之前的2019年10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看来,建设五、六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将有力扩大消费、促进出口,推动交通、物流等服务业获得更大发展,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将进一步提升,使更多外资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形成汇聚全球资源要素的强大“引力场”。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商务广告协会数字研究院院长马旗戟表示,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可以从三个层次的目标上去理解:大目标是为国家经济社会提供来自于消费端的动力,促进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中目标是辐射周边从而带动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小目标是建立一个繁荣有吸引力的城市商业市场,而其终极效应则是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形成。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促进高端消费回流正当其时、恰到好处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洪广表示,伴随着消费升级,购物、旅游、就医等高端消费风生水起且强劲增长,但大量高端消费外流严重。
在他看来,在国际上公认的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市中,包括迪拜、纽约、东京、巴黎等,是国内高端消费的主要目的地。对标这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内各大城市在经济实力、开放水平、消费服务和引领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指导意见》指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工作目标是,利用5年左右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使其成为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
特点:消费力、国际范、示范性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明确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城市已达近20个,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广州、成都、武汉、重庆、西安、青岛、济南等,大多数城市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写入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被批准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为何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市?它们又是因何胜出?
▲广州 图/图虫创意
《指导意见》明确,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包括了聚集优质消费资源、建设新型消费商圈、推动消费融合创新、打造消费时尚风向标、加强消费环境建设和完善消费促进机制等六项。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从重点任务可见,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城市有着诸多硬性指标的要求,比如强大的“消费力”“国际范”“示范性”。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常应具备消费规模巨大、总量高、增速快等特点,即具备一定规模、消费基础设施、消费政策等的城市。此外,国际化程度高也是重要特点。
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和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十城市中,上海、北京、重庆、广州均位居前四位。而上述4个城市,开放程度也位居国内城市前列,有着清晰的国际“能见度”。
站在新消费的时代入口,几个城市在新消费的布局谋划中也突破创新,抢占了先机,同时也彰显了很强的示范性。
上海,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举全市之力打造“五五购物节”,以新兴消费引领,打造新品消费之城;
北京,将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推动新消费列入“十四五”时期商务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实施国际化消费提升行动、商业设施提质行动等;
广州,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加快消费转型升级,率先出台《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目标直指“全国著名的直播电商之都”;
天津,起草《天津市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实施方案》,聚焦建设国际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国际化商业中心、国际消费品牌集散地等;
▲天津 图/图虫创意
重庆,倾力培育打造“巴渝新消费”,统筹实施国际消费集聚区建设等“十大工程”,加快建设国际购物、美食、会展、文化、旅游“五大名城”。
匡洪广认为,伴随着消费升级,文商旅的融合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上述入选的五个城市在消费融合创新等方面均表现突出,它们对国内城市推动融合消费创新、打造消费时尚风向标有着较强引领作用。
“赚钱多”vs“能花钱”
近两年来,有近20个城市响亮提出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规划,不少城市制定了详细目标,并为之配套了一系列重要行动。
比如,就在不久前,《武汉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发布,武汉宣布将通过5年努力,打造国际消费门户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辐射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消费提质扩容。
又比如,杭州发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力争到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青岛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写入“十四五”规划,同样提出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的目标。
众多实力选手参赛的这场较量中,从结果看,天津的入选和成都、深圳等城市的落选,让很多人普遍感到“意外”。
专家认为,上述五个城市分属不同的区域,在各自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或并居于核心地位,同时它们又都具备各自不同的城市文化和消费特色,比如天津,虽然整体实力近年来有所下滑,但作为近代国内最早的通商口岸和北方重要工商业城市,天津蕴含着丰富的商贸基因,港口贸易等优势突出。
“从入选结果看,也并不是‘赚钱多’的城市机会大,相反,‘能花钱’的城市更被看好。”也有专家认为,以深圳和广州为例,2020年深圳GDP达2.77万亿元,高出广州近3000亿元,但从消费来看深圳却不占优势。
公开数据显示,在GDP万亿城市中,深圳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664.83亿元,排名第五,人均数据深圳仅排在第11位,位于广州之后。仲量联行发布的2020年全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也显示,深圳低于上海、北京、成都、广州,位于全国第五。
▲22个万亿城市(不含天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图/本刊整理制作
同时,匡洪广以成都和重庆为例分析说,从消费半径和消费能力来看,成都是高于重庆的,但此次重庆胜出而成都落选,并不意味着成都的消费能级高于重庆。
猜想:下一个是谁
值得一提的是,入选的五个城市都是2010年首批入选的国家中心城市,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某种暗喻?
受访专家表示,两次同样的城市入选,肯定不是一次简单的“复制”,但从中可以看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继国家中心城市之后的又一项城市桂冠,为新一轮城市实力比拼再次提供了重要契机。
▲重庆 图/图虫创意
在专家们看来,众多城市争夺这一桂冠,不仅是因为促进消费是提振经济的引擎,更因为是城市能级跃迁的筹码。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获得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头衔,就将占领下一轮城市经济竞赛的制高点。
那么,对于此次未能入选的众多城市而言,还有没有晋级的机会?而又会是谁的机会?
综合专家分析,此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京沪等五个城市中率先培育,是一个引领示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下一步还将在更多城市中扩容。
而从城市来看,此次入选的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是直辖市,广州是省会城市,分别是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粤港澳4个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同国家中心城市一样需要具有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结合国家中心城市的评定和布局,戴着国家中心城市桂冠的竞争者,也许胜算更大。
不过,不同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然将在不同的区域中承担各自不同的使命,对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城市来说,重要的还在于抓准自身的区域优势和消费特点,将其打造成竞争优势,形成特有的定位。
马旗戟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与更高层次意义下治理现代化紧密联系,换言之,这是城市整体面向全球格局下的再造与升级的一种具体体现,而不仅是城市商业系统和消费市场升级。
他提醒,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后来者而言,在初期就讨论如何利用地方特色和差异化优势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一个伪命题,它的思路应该超出国内竞争水平去理解与“国际中心”标准的差距。因此,必须遵循国际中心标准在前、当地特色在后,国际共同认同为要,差异技巧路径为器的逻辑。
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任务,马旗戟、匡洪广等专家建议,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选手们,要突出抓好几个抓手:
一是核心商圈的建设,不少城市的商圈已经老化、饱和,借助城市更新和消费升级,应尽快改造提升商圈;
二是挖掘区域优质资源禀赋,树立一批消费品牌项目,因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品质的消费载体是重要支撑;
三是注重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和品牌经济。以夜经济为例,应进一步深融商旅文,打造更时尚、更融合、更潮流、更接地气的消费场景,在多元业态中留住城市的烟火气。
四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建立在一座城市的文化、社会、法治、经济、环境等共同的国际高水平之上,仅仅依靠海内外名牌聚集是远远不够的。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政策、举措和工作中,更高更良善的法治化、更包容多样的城市现代文化、更优异的品牌发育成长空间,应是三大关注重点。
觉得内容不错
来个“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在看
看完不吐不快,就给我们留言吧
留言点赞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