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慎跌落电动车,追上家长后却被一脚踹倒

文丨不过横塘

近日,一则视频看得人心疼又肝疼。

下雨天的湖北宜昌,一个小女孩坐在电瓶车后因车启动紧急没有抓紧,跌落在路上。

家长男子全然不知,继续骑车前行。小女孩自己爬起来,奔跑着追赶。后面在车上的陌生司机一路保护小女孩前行,并在不断摁喇叭提醒前面的家长。

小女孩快要追上电瓶车时,突然从焦急的跑变成了迟疑的走,在终于追上电瓶车之后,视频中并没有出现家长焦急地抱起孩子到安全地方的温馨场面,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的网友咋舌,家长等小女孩靠近后居然飞踹一脚直接把小女孩踹倒在地。

不知道小女孩迟疑的时候是不是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将要承受的结果?她从跌落在地上到追上家长这段时间里都没有哭泣,而是很执着地追赶家长的电瓶车,直到被踹倒后才哭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下着雨,家长自己穿着严严实实的雨衣阻挡风雨,而小女孩却没有任何遮风挡雨的工具,只是冒雨奔跑,没有雨衣、没有雨伞,坐在电瓶车的后座没有任何防跌落的安全防护措施,让人深刻怀疑在看不见的地方,这样的暴力是不是更加变本加厉?

“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多人这样说。但是怎么控制情绪?导致这种悲剧的不是单纯控制情绪的问题,更多是疯狂。

愤怒心理学家戴维斯把它叫做“羞耻型愤怒”和“爆发型愤怒”。

出现这两种愤怒的人,很容易对人发出攻击。他们会大吼大叫、摔坏东西、威胁别人、暴力殴打,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些殴打十分凶残,可一旦披上“父母”的外衣,到了警察那里就有了对自己孩子违法犯罪的“保护伞”,而不被追究法律责任。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女性是家暴的主要受害群体,并给予她们很多关注,后来一群男性表示自己也会被家暴。唯独有一个群体被忽略了,那就是智力、身体尚未发育健全,不会举证、不会报案、不知法律为何物的儿童。

大人被家暴至少还能跑,能躲,能求助,那么孩子呢?他们只会忍。

一个成年人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失守,就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以管教之名施暴,用武力征服孩子,如此粗野的行为,和原始社会的“野人”又有什么区别。

面对一个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家长必须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教育方法千百种,“打”是最坏的一种!

其实很多家长打孩子的理由很简单,孩子不可理喻,我的脾气压不住了。于是,“打”这种最简单粗暴见效最快的教育方式伸手就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打孩子是很多家长们在教育中最常用且运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一种方式,但是!很可能在解决了眼前的这个问题的同时,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

蒙台梭利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经常挨打的孩子,他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会受到伤害。他从家长那里感受到的是屈辱,体会的是自卑,学到的是粗暴,激起的是逆反。就像人冷了会起鸡皮疙瘩一样,他会不由自主地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一系列改变,甚至出现极端的攻击行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么经常挑战父母底线的孩子,到底该不该打?要想正确地管教孩子,方法和思路很重要。

第一,任何形式的惩罚,都该注重“仪式感”。惩戒孩子,务必要做到让孩子知晓犯错在先,接受惩罚在后。可以和孩子一同制定惩罚措施,比如:一级惩罚是做家务,二级惩罚是减少娱乐活动的时间,三级惩罚是打两下手板或者打屁股。

第二,惩戒的形式不能临时起意,要未雨绸缪,提前制定。千万不要在盛怒之下,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第三,尊重孩子,让他们自己选择惩罚方法。让孩子自己写一些惩罚措施,放在“惩罚箱”里。等到犯错误的时候,自己从“惩罚箱”里抽一个,并且执行。把惩罚变成游戏,让孩子“心甘情愿”接受。

每一次家暴事件,都不是单一的家庭问题。希望大家一起抵制家庭暴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与温暖中长大!

标签: 电动车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