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白驹过隙、沧海桑田。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铸就了一幅气壮山河、动人心魄的画卷。
这70年,东丽区跟随祖国母亲的脚步,大力推进经济、城市化、生态环境建设,与祖国共成长,不断谱写动人乐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个个新市镇相继建成,东丽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一个个村庄也正在消失,村庄的故事逐渐离人们远去。东丽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村庄都有许多的回忆和故事,这些文化留迹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收藏。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写的《正在消失的村庄》系列丛书终于面世。为了庆祝建国70周年,找寻东丽最朴实美好的回忆,“网信东丽”特别推出“寻忆东丽·记忆中的那些村庄”专栏,有幸能将《正在消失的村庄》部分内容通过“网信东丽”微信公众平台以连载的形式进行发布,分享散发泥土芳香的故事,展现那些记忆中的村庄风貌。
今天,我们一起追寻记忆中的——新中村。
记忆中的那些村庄——新中村
讲述人
王连元(77岁)
王兆会(70岁)
宋玉岭(56岁)
整理人
胡民东
陈 金
村情简介
新中村,曾用名新钟村,“文革”时曾更名立新村。有294户,873人,耕地面积465亩。位于街道办事处西2.8公里,新开河南侧,东至电解铜厂,西至外环线,南至电解铜厂。2013年,天津市第三批示范小城镇——金钟新市镇建成并启动还迁,新中村村民以宅基地换房的方式还迁到金钟新市镇。
村名的由来
新中村坐落于北辰区、东丽区和河北区交界处,如今村中楼房遍地,道路平坦开阔,各类批发市场沿街分布,熙熙攘攘,一派繁荣的市镇景象。而在70多年前,新中村却是另一番光景。
20世纪30年代之前,新中村还是一块未经开发的荒地,沟渠纵横,芦苇摇曳,没有人烟。到了30年代末期,日本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整个天津地区。日本人见此地地势开阔平坦,新开河和金钟河穿流而过,取水灌溉便利,计划把此地划为农垦区,负责供应军粮。于是日本人在新开河南岸修建起一座扬水站,招募附近的农民前来垦荒,没过多久,新中村所在地由荒草丛生之地变成一块块稻田。因为修建扬水站所用的砖呈暗红色,远远望去犹如一栋矗立在田中的红房子,所以大家把这里称呼为“红房子”稻地,又叫“闸房子”稻地。
在当时,虽然此地已被开发,但农民们只是平日里来此耕种,作物收获后便返回自己的家乡,直至来年开春才会再来,如候鸟般春来秋去,这里依然没有人定居。到后来,一些由静海地区逃荒的贫苦农民来到此地定居,随着土地的不断开垦,他们的亲朋好友也陆续来到这里定居生活,此地才开始有了常住居民,形成了一个小村落,全村七成左右的村民都是当年由静海迁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子被命名为“新钟村”,意为新开河和金钟河交汇之地,归河北区管辖。“大跃进”时期,村子隶属于北郊区,改名为“新淀公社”。20世纪60年代,行政区划再次变更,村子被划入东郊区管辖,村名改为“新中村”,沿用至今。
注:据1996年版《东丽区志》载,新中村为1939年建村。
红房子扬水站
新中村位于天津市东部,西依新开河,北邻金钟河,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村民的出行和运输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使得新中村在水稻种植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水稻并不是新中村的村民引入种植的,而和日本人有着很大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以前,新中村这个地方还是一片荒地,没有人居住,只是因为这里的水土条件还算可以,一些外地的农民趁开春的时候开上一片荒地,种些高粱、玉米之类的旱作物,等到作物收获后他们又回到自己的村子。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大量的日本移民来到天津,四处寻找可供生产生活的地方。一些日本人在经过现新中村所在地的时候,发现此地虽然看起来荒草丛生,但土地还算平整,又靠近河流,灌溉水源丰富,加以改造就能很好利用。因为日本人习惯吃米饭,他们便打算将这里全部变为水田,但种水稻需要经常性地抽水灌溉,仅依靠人力担水的话,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
这些日本移民先平整好土地,又从日本国内带来水泵和发电机,安置在新开河边新建的扬水站内。由于扬水站是用红色的砖建造,在空旷的土地上十分显眼,从很远处就能看到,当地百姓都把它叫作“红房子”。
在“红房子”建成的那天,百姓们都好奇地跑过去围观,看着没用一个人,水泵就嗡嗡的把河水连续不断地抽往田地中,大家都啧啧称叹。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日本移民数量有限,他们就从临近的朝鲜招募了大量农民前来种植水稻,代替他们在田间劳作。稻田的规模扩大后,日本人在这里成立农场,“红房子”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这个地方的代号。直到新中村成立后,还有些上年纪的老人把此地称为“红房子”。
日本投降后,这些移民被遣送回国,“红房子”和扬水站的设备却被保留下来。当时村民们也计划着像日本人那样种植高产的水稻,可大家谁也不会使用这些机器,只能把水田又改为旱田,扬水站因无人看管就闲置下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级政府派来一位陈姓技术员,教村民们如何使用机器、种植水稻,“红房子”才又重新开始发挥它的作用。直到现在,“红房子”仍矗立在村子西边。
小村庄的大车队
新开河建材市场、新中村木材市场、新中村汽配城是新中村三大支柱产业。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新中村汽配城,它的前身是新中村集资成立的汽车运输队。
新中村成立后,一直以水稻种植为主要产业,但由于劳动生产率低,村民们终年忙碌,收入却没有多少。几十年过去,新中村依然是个经济落后的小村庄,村民生活水平不高。
穷则变,变则通,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整个华夏,新中村的村民们也动起脑筋,希望借着政策放活的时机,大干一场,改变村中贫穷落后的面貌。经过研究,决定利用村子优越的地理位置,集资成立车队发展运输业。
要想建车队跑运输,首先要把束缚在土地上的村民解放出来,为此村里首先购置了几台拖拉机。80年代,一台手扶拖拉机需要三四千元,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笔巨款。虽然搞农业机械化花费了村里很大一部分积蓄,但劳动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原先村民天色灰蒙就要开始下地劳作,到夜色降临才停歇,折腾一整天,犁地的面积也超不过几亩。随着村中拖拉机等农用机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一千多亩耕地从耙地到放水没用几天工夫就能全部完成。
村里将所有耕地集中起来,由少部分村民进行机械化耕种,另外一些闲置下来的村民就可以用来发展车队跑运输,这样一来,车队劳动人手的问题就解决了。尽管从事耕作的村民人数减少了,但是村里的粮食产量不仅没有减少,还随着劳作技术的改进而有了大幅的提高。原来那些因担心影响粮食生产而对置车队跑运输有所顾虑的村民,看到庄稼年年丰收,也消除了后顾之忧,全心全意扑到车队的发展上。
车队主要运输村集体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挣钱的同时,也帮企业打开了销售市场。车队里有辆载重20吨的大货车,是远途运输的主力,由于没有电子导航设备,村民们只能靠着地图将货物送往各地。在那时候,各地的加油站还不是很多,村民在外出跑运输之前都会在车上备好一个大油桶,装上满满一桶柴油,以备途中所需。为此,村里专门建造了储油罐,最多时存储将近40吨的油料,为车队外出运输提供保障。
几年下来,新中村依靠积累下来的集体收入不断购置车辆,扩大车队的规模,逐渐建成一支拥有50多部汽车的车队。在80年代,整个天津市的汽车保有量也不过四五千辆,新中村车队的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车队给村里每年带来10余万元的利润,村里靠着这笔收入,不仅继续扩大生产,还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随着车队规模的扩大,村民们也开始组织起来,自学汽车保养技术。刚开始只是修理些车辆的小毛病,慢慢地可以给汽车更换零部件,于是成立了小规模的汽车修理厂。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现如今颇具规模的新中村汽配城。
致富路上的三次变迁
新中村的历史只有短短几十年,然而却发生了三次大的变迁,在一次次的变迁中,新中村不断超越自我,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新中村的第一次变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时,村中人口逐渐增多,约有百十口人,村中成立党支部,领导村民发展生产。新中村临近新开河、金钟河,既灌溉便利,又距离市区较近,支部成员决定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展蔬菜种植业。说干就干,村民们被编入生产队,每十人分为一组集体劳动。支部成员带领村民平整土地,修建沟渠,种植白菜、黄瓜、西红柿、芹菜等蔬菜。新中村的菜地规模很大,产出的蔬菜一度供应河北、河东、和平三区消费。村民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生活也得到改善,拆掉了原来的窝棚,盖起了土坯房,村庄建设有了一定的规模。
20世纪80年代,新中村实现了第二次变迁。村里集资办起汽车队,搞起运输,由20多部卡车,逐渐发展到50多部,这样的规模在东丽区各村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车队除运输村子里生产的一些农产品外,还承接外部的货物运输,尚未脱离土地的农民司机们,靠着一张地图跑遍了整个华北。靠着车队跑运输积累的资金,村里将原来的土坯房改成了砖房。
新中村的第三次变迁发生在90年代后期,那时村里经过多年的积累,经济实力有了大幅提高。同时,市场行情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各地汽车运输公司纷纷成立,新中村车队的先发优势已经不再明显。经过村民的充分讨论,最终大家决定依靠新中村临近高速公路的便利条件,发展批发市场。
村民们将村里的空地整理出来,后来又把村里的鱼塘填平,建成三个大型批发市场,分别经营木材、建材和汽车配件,这些市场除了本村人来经营外,还吸引了大量福建籍商人来此经商,最多时达到3万多人,成为远近闻名的闽商中心。依靠三大市场的收入,村里不仅建起了楼房,实现全体村民整体搬迁,还给村民提供了许多福利,每名适龄村民都能拿到村里发放的就业补贴,在达到退休年龄后,还会发给高出国家标准的养老金,新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