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迟迟不愿离开的杜建时市长,要保一方平安!

在观看《大决战》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注意到陈长捷身边的天津市长杜建时,经常劝说他不要继续战斗,应该和平解决天津问题,从而确保一方平安。只可惜,这个陈长捷性格倔强,不能审时度势,还是听从傅作义的意见,坚持抵抗到自己被俘,成为战犯。顺带这位迟迟不愿意离去的天津市市长杜建时,也一同被俘。可以说,这个杜建时还是厚道的,蒋介石好几次派飞机想要接他走,但是他选择继续要留下来,目的则是要维护天津的平安,独自承担解放军的问责。为何这样说呢?具体情况,且看下文细细道来。

首先,从东北败退到天津的十多万国民党残兵败将,都在他这个中将市长的领导之下,只要他一走这些人就会全乱套。到时候,这些残兵必然到处为非作歹,损害当地老百姓的利益。尽管这个杜建时早年也是军校毕业,后来又留学美国的雷文沃滋军事学院。但是抗战时期,考虑到国家的需要,他改学国际关系,帮助中国政府在各种国际交往中出谋划策。后来,蒋介石看重他是天津本地人,精通国际交往,而美军又在塘沽这一带帮助国民党运兵打内战,便派他到天津担任十一战区驻津、唐、榆代表,北宁护路司令、天津市副市长、市长等职。

其次,保护一方百姓,最终成为战俘,命运发生巨大转变。可以说,杜建时当时坐上蒋介石的飞机,一走了之,以他的资历在国民党那边应该混得不差。可是,他为了管理好国民党的溃兵,守护好天津老百姓的利益,因此没有及时离开,最终成为解放军的战俘,从此人生便发生重大转折。同时,在杜建时看来,解放军要严惩的则是首恶,其余不会太多追究,因此他要留下来独自承担问责。很显然,成为战犯的杜建时自然是失去人身自由,需要学习改造,然后适应新中国的生活。这样一耽误,国外学有所成的人生,其最宝贵的几十年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当然,随着新中国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杜建时的人生才逐渐发生好转,然后就是结婚,继续出来为国家和家乡做贡献。回想杜建时的人生,书香门第,自幼熟读杜甫、杜牧的诗句,从学校开始一直都是优等生,立志报国。从南开到北大,再从陆军大学到美国雷文沃滋军事学院,然后就是加州大学国际政治研究生班。这一路走来真是妥妥的学霸,精英人才。只可惜没有太多施展机会,人生匆匆,命运使然。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