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马云和俞敏洪说起:世上没有永远的赢家

一直觉得俞敏洪老师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他读过那么多书,喝过那么多酒,有那么多的传奇故事,是很多年轻人的偶像人物。

所以,有人说俞老师流泪了,我是倾向于相信的。

从新东方出来的很多人都表露过对俞敏洪不爽,比如老罗就diss过俞敏洪。也许俞敏洪不像老罗那么生猛,但俞敏洪也有其性情中人的一面。

老一代的知识分子型创业者,多少都是有点情怀的。

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当生意和情怀起冲突的时候,难免情绪泛起,宣之于外。

俞敏洪看书多,也写过几本书,比如《永不言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等大作。

在书里,俞敏洪想得很明白,“2006年前后,国内有很多部门都强调要反对教育产业化……”

而所谓的“教育产业化”,本质上就是多收学生的钱,会导致教育的不公平。俞敏洪说,他担心如果新东方到美国上市的话,就变成了教育产业化的典型代表。

道理都懂,但屁股决定脑袋,人都偏向于选择性地挑选对自己有利的说辞。

听过俞老师演讲和看过《中国合伙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俞老师很擅长演讲,他演讲时候声情并茂,很能感染人。但在中国企业界,还有个比俞敏洪更会说话的人,马云。

在数年前的一个年会上,俞敏洪朝马云发难,“10年内,阿里巴巴可能会在,100年后肯定不在。而100年后教育会在,新东方也会在。”

众所周知,马云曾说过阿里巴巴要做102年,跨越三个世纪,这是他的目标。

马云脑子多快啊,他直接怼回去,指出俞敏洪犯了两个逻辑错误,“第一个错误是,10年内我们未必在,可能3年就不在了,现在哪个互联网公司能够红3年?很难!第二个错误是,100年后教育会在,新东方未必在。这是两码事,教育不等于新东方,但是教育肯定会在!”

我一直认为,在口才上能超过马云的老板,现在可能还没有。

但最重要的是马云所说的内涵,他戳中了俞敏洪言语中的要害:教育并不等于新东方。

事实就是如此,从来没有XXX的时代,只有时代的XXX。人往往会把时代带来的机遇当成自己的本事。

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企业都是野蛮生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功之后,有些老板就开始粉饰自己,大谈企业家精神,说自己多么英明神武,通过艰苦奋斗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可就像雷军的那句名言,他们不过是“风口上的猪”而已。你在电梯里跑步上了楼顶,不能说你能上楼顶主要是因为你跑步努力。

新东方成功以后,俞敏洪很火,他的合伙人后来拍电影,就展示过这点。

实际上,除了俞敏洪出来创业的勇气、合伙人的努力、兄弟情义和争斗之外,新东方的成功,关键是因为迎合了时代需要,满足了太平洋两岸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需要。没有新东方,也会有别的公司崛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上没有永远的赢家。

曾有人问俞敏洪,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新东方会没有了?俞敏洪说,“早晚会没有的,它一定早晚会衰退,这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你不能永远占据一个事情的先机……”

比如在二十年前,如果你从国外留学回来,那赚钱不要太容易。但到了现在,一个海外名校的留学生回国,也必须是按部就班地努力赚钱。

从南德到万科,从联想到阿里巴巴,从福特到特斯拉,从诺基亚到苹果……你方唱罢我登场,主角轮换才是世界永恒的规律。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新东方成立于1993年,在教育赛道上做“老大哥”太久了,不是俞敏洪不努力,他投资了很多公司和项目,内部也大力推动变革,想要与时俱进。

风云变幻,潮起潮落。其实,不管企业还是个人,“时”是最关键的,时极则变,求之于势,等“大势至”、顺势而为才是根本。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努力让自己的价值贡献大于自己的所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