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人拿出传家宝鉴定,专家希望上交,老人:给800万

北宋熙宁五年,画家张先创作了一幅绢本设色画,并取名为《十咏图》。画中描绘的是山水人物景象,他把自己一生的抱负志向都表达在了画中。《十咏图》价值如同珙壁,兼具史学、文学和对地方文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北宋灭亡后,《十咏图》也到了不同的人手中。到了清朝时期,画落入了皇宫的皇帝手中。清朝灭亡后,溥仪仍住在宫中。但他后来被赶出了紫禁城,并不准许将皇宫的宝物带出宫。于是,溥仪想了一个办法:以赏赐的名义,将许多宝物让弟弟溥杰带出宫,运送到自己租借在天津的静园里。这些宝物中,包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原稿等,都是一些价值连城宝物。经过数天的运送,溥仪一共运出了一千多件手卷字画,200多种挂册和册页,200多种上下宋版书,《十咏图》也在其中。

之后,溥仪被日本扶植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从天津移居到长春。他不能在国军的眼皮底下将好不容易运出来的宝物运到长春,只好先到长春任职,然后再请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中将参谋吉冈安帮忙运出这批宝物。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溥仪仓惶从长春逃到通化大栗子沟。出逃前,他选了一部分轻便易携带的珍宝,其他的都留在了小白楼中。而剩下的这部分宝物,大都被溥仪的看守人员和太监拿走。《十咏图》被溥仪一位姓李的侍卫带回了家中。李姓侍卫死后,《十咏图》被传给了他的儿子,以及后来的孙子。

1992年,东北一位年逾古稀的李姓老人自知命不久矣,但他有一件心事始终未了。他手中有一件传家宝不知如何分配给家中的7个子女,这传家宝就是《十咏图》。思考再三,老人决定把这画卖了换成现金,然后平分给子女。

老人小时候就听父亲和爷爷说这画很值钱,于是他买了一张前往北京的火车票,找了一家很有名的古董行去鉴定。他告诉老板画的历史,还说当年慈禧最喜欢它了。老板经验丰富,看出了《十咏图》的价值,并告诉老人这画很值钱。

老人去鉴定的事情在周围十里八村传开了,当地的专家为避免文物落入他人之手,找到他,希望他上交。老人说要上交可以,但必须给自己800万,否则免谈。专家很无奈,只好向上级申请,最终只申请下来了两万元。但老人说什么也不肯卖,同时专家又不想国宝再度消失。商议后,双方决定将《十咏图》交给拍卖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由于申请拍卖要经过很多程序以及审核,所以三年后《十咏图》才出现在了拍卖行的竞拍会上。过程中,不断有收藏爱好者竞价,包括了国外的收藏者。为了将画留在本国,故宫博物院派出梁金生先生为代表参加《十咏图》的竞拍。最终,梁金生以1800万的天价,获得了此画,没让《十咏图》流落海外。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