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天津三绝”乃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以及耳朵眼炸糕,无论是味道还是知名度,此三者都是名冠全国,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争相前往。此外,这三家店的创始人也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他们对美食的热爱让人津津乐道,即使已经过了100年之久,名气也没有丝毫减弱。然而,相对于后两者,狗不理包子却有些“卖不动”了,从顾客的反馈来看,他们似乎对狗不理颇有微词,这是怎么回事?
据《事物纪原》记载:“诸葛亮南征,取面画人头祭之。”也就是说,包子的诞生与诸葛亮有关。当年刘备死后,诸葛亮扛起了光复汉室的大旗,不过蜀地艰险,群狼环伺,出兵北伐曹魏之时,还要提防南方夷人的入侵。公元225年,孟获起兵反叛蜀汉,诸葛亮迅速发兵南中,开始对孟获进行围剿。七擒七纵之后,孟获被治理得服服帖帖,心甘情愿受蜀汉管辖。
不久之后,诸葛亮大军开拔,有条不紊地向成都进发。然而,大军行至泸水时,却一直无法渡河,诸葛亮猜测,这恐怕与他们之前造成的杀孽有关。于是,他命人将牛羊肉剁成肉馅,再用面粉裹之,将至做成人头模样之后祭祀河神。就这样,原本波涛汹涌的泸水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诸葛亮大军也顺利过河。后来,这种祭品被称为“蛮首”(蛮头),也就是后世的“馒头”。
实际上,当时的“馒头”就是后世的包子,唐宋年间,包子已经成为有钱人家才配享用的主食。据《梦粱录》记载:“酒店内专卖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等。”由此可见,包子已逐渐走入民间,成为酒馆内的菜品之一,而且肉馅的种类也丰富了许多,想必这便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了。到了清代,包子和馒头完全区分开来,《清稗类钞》中有言:“馒头……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1831年,高贵友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现天津市武清区)出生了,当时他的父亲已经40岁了,算是老来得子,为了让儿子健康成长,便给他起了个“狗子”的小名。然而,高家却没有什么养孩子的资本,高父乃是农民,不但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劳作,还挣不到几个钱,大头都被地主拿了去,所以说,高贵友的童年一直被饥饿和贫穷笼罩,他无时无刻不想脱离这样的生活。
清朝道光年间,高家逃到了天津卫,他们居无定所,一直靠拾荒为生,而高贵友也在这种状态下,慢慢长大了。15岁那年,高贵友在刘家蒸吃铺找到了一份伙计的工作,老板让他后厨打打下手,负责一些上菜、擦桌子之类的工作。不过,高贵友实际上干的却是打杂的工作,别人欺负他年龄小,于是什么活都找他干,一来二去之后,高贵友生出了“偷师”的念头。
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高贵友早早就体会到了人间冷暖,自然养成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3年后,高贵友辞职了,这几年,他已经通过观察学到了蒸包子的手艺,后厨的这些老师傅都在无形中成了他的老师。当然了,在刘记打了3年工的高贵友也赚到了一笔钱,虽说不多,但开个店还是绰绰有余的。
1858年,刘记倒闭了,而高贵友也在侯家后街搭起了一个小棚子,他购置了一些蒸包子的器具之后,便开了一家专卖包子的小吃店——德聚号。不得不说,高贵友的手艺还真不错,他出身贫寒,为人老实,从不在包子的口感和品质上偷奸耍滑,虽说利润少了点,但架不住回头客多。久而久之,德聚号慢慢红火了起来,而高贵友也没有雇佣员工,仍是一个人忙活,他一边蒸包子一边卖包子,连个与顾客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后来,高贵友为了解决收款问题,便在窗口放了个碗,顾客往碗里放多少钱,他就给多少钱的包子,这样一来,他还能轻松许多。实际上,高贵友之所以不雇佣员工,只是因为他信不过别人的手艺,当时正是他打造招牌的黄金时期,绝对不能出一点纰漏,虽说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但起码口碑立住了,有了这层关系之后,回头客必定会越来越多。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高贵友做的包子虽然好吃,但他不理人的“冷漠态度”也令人颇为不满,久而久之,外界传出了这么一句话:“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后来,人们为了顺口,便直接把这句话浓缩成了“狗不理”,德聚号包子也成了狗不理包子。1918年,高贵友去世了,因他一生无子,便把店里的伙计高金铭认为义子,并将包子铺也传给了他。
在战争年代,狗不理包子几经沉浮,先由盛转衰,后由衰转盛,除了几处门店尚有留存外,几乎都倒闭了。1956年,德聚号包子铺与另外几家口味还不错的包子铺合在了一起,在有关部门的牵头下,成立了一家别树一帜的天津包子铺,并被冠以“狗不理”字样。改革开放后,狗不理包子再次发展壮大,在打响名声的同时,受众群体也在逐步发展壮大。
然而,曾以“皮薄馅大十八褶”闻名的狗不理却逐渐走下“神坛”,在现蒸现卖的传统做法基础上,狗不理推出了一系列速冻、酱卤制品,格调瞬间下降了好几个台阶。另外,狗不理包子的价格也超出了普通人的接受范畴,一笼包子动辄大几十,甚至是上百的标价,无形中劝退了大部分慕名而来的食客。还有,狗不理价格上涨也就罢了,口味和制作工艺也不比之前,吃起来与一般的包子没啥区别,自然也就没人买账了。
最后,是狗不理包子的服务,在这个“体验为王”的时代,只有让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才能让人发自内心地认可,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