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对经开区建筑工地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筛查。记者 王涛 摄
连日来,天津市对各重点区域人群开展核酸检测筛查。众多医护人员走进机场、车站,走进工地、社区……炎炎夏日,身着防护服,头戴护目镜,“全副武装”的他们,成为这座城市中一道特殊的风景。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坚持与汗水,守卫着津城安宁。“这座城市,我们用心守护。”他们坚定地说。
“姑娘们,一会儿清点完物资后,穿脱防护服时,一定按照正确流程……”8月5日,红桥区对天津西站地区相关从业人员及周边社区居民开展预防性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筛查。这一天,西站共设有4个采样点位,配备的8名医护人员全部来自西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时,红桥区西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黎玲带领着中心的医护人员已经赶到西站,为接下来的采样做着准备。考虑到时间太早,大家来不及吃早饭,细心的黎玲特意为大家带来了早点。看着8名即将上岗的医护人员,黎玲嘱咐道:“为了不影响采样速度,节省时间,大家少喝水,辛苦了。”“主任,放心吧。”36岁的医生齐艳彬说道,“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这不是齐艳彬第一次参加核酸“大筛”。她跟其他7名医护人员都参加了去年11月滨海新区的核酸“大筛”。在黎玲眼中,虽然这8名医护人员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临上“战场”,她这位老大姐,还是不停地嘱咐着:“操作一定要规范,一定要注意安全!”
9时,采样在秩序井然的现场开启。一名名受检者根据登记顺序进入。面对大量的样本采集,齐艳彬和同事们甚至忙碌到没有时间吃午饭,在岗位上一干就是7个小时。直到16时,几乎已经精疲力尽的她们才稍作休息,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半个小时后,大家又将防护服穿戴整齐,返回到工作岗位上。直到22时,当天的筛查才正式结束。“其实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想再快一点,再快一点。早一点筛查完,早一点让津城百姓心安。我们希望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构筑起安全屏障。”齐艳彬说。
与西站相比,户外的采样环境给医护人员带来的挑战则更大。8月6日,雨后的津城大地暑气熏蒸。这一天,红桥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在全区建筑工地开展预防性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筛查工作。从14时开始,全副武装的西于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王莉,就一直坚守在竹溪雅苑项目采样点。虽然已经50岁了,但因为工作经验丰富,这一次,她依然冲锋在前。
检测刚开始不久,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就让王莉和同事们感到闷热难耐。此刻,护目镜中已经满是水汽,但这并没有影响王莉手里的动作。在娴熟规范的采样当中,她还不忘耐心地指导部分不太了解检测流程的建筑工人,安抚他们紧张的情绪。从烈日当空到晚霞初上,那一天,王莉和同事们连续奋战了5个多小时,顺利完成了近700人的核酸采样。晚上结束所有工作,在换衣间里脱下护目镜,摘下口罩后,几道深红色的勒痕出现在王莉的脸上。“过几天就好了,都是小事。别管年龄大小,只要人民需要,我们都会义无反顾。”王莉说。
夜晚之下,迎着月光走在回家的路上,王莉接到了女儿的视频电话,她笑着说:“今天,妈妈还真怕自己坚持不下来,给大家拖后腿。现在看来,今天妈妈还挺棒的。”随后,视频的另一端传来了这样的声音;“妈,你一直特别棒,我们以你为荣!”(记者 张雯婧 王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