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在古代就叫石家庄,原是获鹿县留营乡一个小村,1925年北洋政府临时执政批准,设立石门市。取石家庄、休门两村各一字,1947年12月26日,石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将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
如果从地图上搜石家庄村,那真是遍地开花,《石家庄》不难理解,像赵家庄、王家庄、刘家庄,李家庄比比皆是。
保定这块悠久的文明之地,两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万年的文明进程中,八面来风、四方融合永远是荡气回肠的旋律,在新石器遗址中已显现出既有中原文化的风貌,又融合了草原文明的特征,五千年前华夏民族的始祖黄、炎、蚩尤在保定北部一带的战争与融合,都昭示着这里自远古以来,多元文化互相包容和交融的文化品性,既源远流长又持续不断。
古往今来,在这里产生的文明成果举世瞩目、难以计数,既有物质形态丰富多彩的遗存,也有精神层面蚀骨铭心的珍贵记忆,更给后世留下享之不尽的智慧。
然而,保定空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曾经几何那是跟北京、天津齐名的城市,北京是皇帝住的地方,天津是北京的东大门,保定是北京的南大门,而且这是华北平原上三个最大的城市,三个城市的来往也十分频繁。
可就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万物复苏的时候,保定却远远落后在北京天津这哥俩身后。1949年当时的省会驻保定市。从河北省省会第一次建在保定后的20多年间,省会经历了保定——天津、天津——保定、保定——石家庄的几次搬迁。最后周总理一锤定音:“省会不要再迁了”,河北省省会才结束了搬来迁去的历史,最终长驻石家庄。
为什么河北省省会要建在一个小村上呢?
河北省省会在保定、天津、石家庄之间迁来搬去,在全国都是少见的。省会的数次搬迁,让这种情况迟滞了全省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影响了全省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
翻看资料和档案,从1952年开始,河北省委就对省会驻地问题连续三次向华北局、中央请示,建议将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移到石家庄市。给出的理由是:“石家庄地处京汉、正太、石德诸铁路干线的交点,工业比较发达,且有发展工业的各种优越条件,将是全国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也是军事要地。”
初次迁移还请了苏联专家设计城市的规划,可惜计划不如变化,随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厉行全面节约,反对一切浪费”,集中一切力量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精神而又迁回保定。而后又迁往当时工业发达的天津,紧紧8年时间又赶上战争,美国打越南,同时中苏关系恶化,战争危险加剧。天津地处港口一旦爆发战争很有可能成为主战场,省会又偷偷的迁回保定。
但是又赶上文革,随着38军的介入,文斗变武斗。在1968年的农历大年初一,一支由25辆小车组成的车队,从保定市悄然开出,一路向南直奔石家庄,坐在车上的人肩负着成立省革委、创建新省会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