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岭到黄河,沿着关河古道,沉浸式寻找长安

长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城市。

如果说,世界成熟文明史有4000年,那么在其中的3000年里,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而长安,则是世界中心的中心。

不用争论长安定都的数量究竟是多少个,你只要知道历史上对中华文明定型最为重要的两段时期,秦汉和隋唐都是定都在这里,从这里生,在这里长。

黄河、华山、潼关、函谷关,像一把把大锁将这座城市从东面与中原隔离开,而莽莽无尽的秦岭,风沙萧肃的黄土高原,高耸入云的陇山,更是静默的屏障,妄图遮蔽人们的视线。

道路却将长安的脚步延展到了广阔的世界。从长安往东北方向,渡过黄河通往河东之地,沟通着关中与河东的道路,被称为“关河道”

河东,主要指山西南部黄河以东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的运城、临汾两个地区。三皇五帝中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建在这片土地上。这里也曾产生过无数豪杰俊士,光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就有王通、王勃、柳宗元、王之涣、王维、卢纶、聂夷中、张彦远、司空图、司马光、关汉卿、薛等。

在长安风光无两的时代,河东地区作为中国农桑、采矿、冶金、制盐的中心,凭借着关河道与长安保持着联系,输送着灿烂的物质成果。经济的地位启蒙着人的心灵,使文化艺术达到了巅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少古代遗迹沿途保存在沿关河道所抵达的河东地区,也留下了唐代诗人王维的痕迹。

辋川别业

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这个出自于河东地区的诗人,在行走中表达着这心灵最深处孤独的美感的体验,细致描绘着路上所见的华夏风土。

也唯有河东文人在这片土地上,早早地仰望着星空,脚踩着大地,注视着劳动的人们和蓬勃生长的万物,发出了“天”与“人”关系的终极思考。

美与哲学,正是人类生存的终极命题。是长安与关河道通向的河东、乃至更远的并州等古老的地名,共同为此的注脚。

我们以长安为起点,通过秦汉都城、汉唐帝陵、佛教祖庭、历代碑刻及关中地上建筑6个方面,将不同时空发生在长安及关河道的故事串联起来,来诠释古都长安。

秦 汉 栎 阳 城

栎阳城是秦献公秦孝公时期、秦楚之际塞王司马欣时期、汉初刘邦的都城所在。可能你对栎阳城并不熟悉,但我们熟悉的商鞅变法就是在栎阳城开始,在此地为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00年多年前栎阳城早已被掩埋的黄土之下,但随着近些年的对栎阳城遗址的考古工作,通过考古学家们对栎阳城的研究,让我们得以窥探这座“改革之都”。栎阳城2017年的考古工作更是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秦 砖 汉 瓦 博 物 馆

尽管长安作为13朝古都,但曾经宫殿林立、楼宇高耸的咸阳宫、未央宫我们已不得而见。但在这些宫殿遗址出土的大量建筑材料,却是给了我们了解它们的机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位于大汉上林苑(杜陵)文化生态景区内,馆藏西周至明清各个时期的瓦当及古砖3600多个版别4600多块,是目前国内馆藏瓦当数量和品类最多的“秦砖汉瓦”专题博物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秦砖汉瓦代表的历代的各种建筑材料,是华夏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诡异的图案,极具艺术欣赏和文化研究价值。

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演绎着千年的历史。

汉 唐 帝 陵

陕西有70余座帝王陵,被称为“东方帝王谷”,比著名的“埃及帝王谷”的数量还多。帝王陵墓是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在关中,帝王们一定会把自己的陵墓也建在关中。按照“事死如事生”的礼制,陵墓正是帝王们生前生活的真实写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站在高处向渭河南北的冲积平原上望去,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几十座帝王陵墓。历代的帝陵与都城一起贯穿着周秦汉唐的历史。

汉宣帝杜陵

西汉最强盛的年代是从汉武帝一直延续到汉宣帝年代,在宣帝执政期间,西域安定,匈奴臣服,汉朝的武力最为强盛、经济最为繁荣。“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了国家强大的特征。

诏求故剑,南园遗爱,见证了汉宣帝与一位贫女(许皇后)的至深爱情,旷古绝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杜陵,便是宣帝刘询与王皇后的陵园,因葬于秦杜县以东,故称杜陵。西汉十一座帝陵当中,唯有2座不在咸阳塬上,杜陵便是其一,其别具一格的陵园形制与高大封土,在千年之后仍然昭示着一代帝王的身份。

西魏文帝永陵

西魏文帝元宝炬,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公元535年,他由宇文泰拥立为帝,改年号为大统,定都长安,史称西魏。死后葬于永陵,合葬者有郁久闾氏和乙弗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唐:端陵、献陵、桥陵、泰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陕西关中平原的北部,沿着渭北高原,东起蒲城,向西经富平、三原、泾阳、礼泉至乾县,分布着唐王朝十八个皇帝的陵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些陵墓周围保存着大量的唐代石刻,包括石虎、石狮、犀牛、蕃像、石碑、石人、仗马、鸵鸟、翼马、天禄、獬豸、华表、石羊等十余种。这些石刻宛若宫殿前的仪仗般矗立于陵区的四面,默默守卫着故去的帝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尽管随着历史的变迁,原有的上千件石刻,如今仅剩下包括残件在内的数百件。石刻破坏较为严重,像章陵、元陵和光陵等,现在仅保存有一两件石刻,但它们仍然能够给我们提供当时石刻艺术的许多宝贵史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唐代帝陵石刻,作为大唐盛世独特的“见证者”,就单独一件石刻而言,它是精美的雕刻艺术品,就一座帝陵前的石刻组合而言,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仪仗组合。就整个唐朝而言,唐代帝陵石刻是为数不多能让我们通过一类遗物,可以从初唐看到盛唐,再到晚唐的实物资料,堪称一部艺术版的“全唐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佛教祖庭:草堂寺、香积寺、华严寺、兴教寺

佛教发源于古代的南亚次大陆,之后向各地传播,较早传入中国并形成独特的汉传佛教体系。陕西便是汉传佛教研习和传播的中心区域之一,因此在陕西现存众多的佛教宗派的“祖庭”寺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五代之前,中国汉传佛教共形成了全国性的八大宗派,即三论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和密宗。在这八大宗派中,除了天台和禅宗两宗在陕西没有明确的祖庭之外,其余六宗的首传祖庭都在陕西。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其祖庭是位于户县的草堂寺,以研习龙树、提婆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得名,创宗祖师是鸠摩罗什大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净土宗的祖庭是长安区神禾原上的香积寺,以念诵阿弥陀佛名号祈求往生西方净土世界而得名。先后对净士宗的成立做出贡献的有东晋的慧远北魏的道绰和唐代的善导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法相宗的祖庭是西安市环塔路的大慈恩寺,也叫慈恩宗。该宗阐扬诸法事相,讲究万法唯识,也称唯识宗,继承了印度瑜伽一系的传统,创始人是著名的玄奘大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华严宗的祖庭是长安区少陵原畔的华严寺以研究《华严经》而得名,创宗祖师有“华严五祖”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和宗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被称作是天下第一碑林,云集最多的国宝级碑石文物。馆内收录了历代书法碑刻精华,《集王羲之圣教序》《多宝塔碑》《玄秘塔碑》等,是全国唯一一处可以通过现存碑刻实物梳理中国完整的书法史脉络之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馆藏的《汉曹全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石碑,记录着汉唐的荣光,皆是古都长安悠久历史的见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除了历代名碑,还有昭陵六骏、献陵石犀牛等精美的石刻文物,及以有雕凿精湛的北朝造像碑,有宽博端庄的北周五佛,有唐安国寺遗址出土的唐密造像等。称其为“天下第一碑林”,绝对名副其实。

水陆庵明代悬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蓝田水陆庵以琳琅满目的彩色泥塑著称于世,为陕西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雕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水陆庵的彩塑主要集中在水陆殿中,在这座面积不大的殿堂内中国古代的雕塑工匠以卓越的智慧,在十三个墙面上精确合理地安排和塑造了三千余尊彩色泥塑。这些诸佛人物、亭台楼阁、山水湖海、珍禽异兽分布在大殿的角角落落,令人目不暇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关中地区的地上建筑

喜欢看古迹刷博物馆的朋友都知道“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这句话。曾经长安城的辉煌早已不再,独有大小雁塔屹立不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幸运的是在远离长安核心区的三原、韩城一带尚存一些地上建筑,有司马迁祠旁的司马古道、昝村普照寺的元构、建于明代中国现存第一高的泾阳崇文塔、建于康熙年间的毓秀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尽管为数不多,但却包含了木构建筑、木塔、青石大殿、石拱桥、寺观壁画等多种类型,想来也能让你一饱眼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END-

编辑|艺旅文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