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区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线上线下联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进入2021年,位于东丽湖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出手不凡”,每天都会有10多吨的蟹味菇、白玉菇通过这条生产线,经过分拣、包装,装箱,除了发往全国各地,还有近一半产量销往海外。
天津滨海德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张弘扬
借助政府鼓励农产品提档升级的资金支持,这里建起了智能型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车间,在这个密闭的车间里,像这样在瓶子里生长的白玉菇要在这里呆上23天,而每一天所需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都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每一瓶白玉菇的产量都是标准的200克。
不仅如此,从大到制菌消毒,小到光照时间,在这里,小小的一棵菌菇就制定了70多项生产控制标准,400多个生长技术参数,正是在这种严格的标准要求下,让这里每年走出去的4000吨食用菌尽产尽销,并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站稳了脚跟。
比起滨海德盛的蟹味菇、白玉菇,军粮城一村的火龙果名气也不小,眼下,十多个温室大棚长满了红红的火龙果,您可别小看了这些火龙果,它采用的可是新加坡的栽培技术,以色列的管理技术,每个大棚的产量能有5000斤左右。几年前,这里的村民把只能在低纬度生长的火龙果种到了东丽的设施大棚,这几年一棚棚的火龙果长的一年比一年好,渐成时尚的“农家游”带动火龙果的名气也一年比一年大,这不,火龙果刚刚生长成熟,就打破了果园往日的宁静,来采摘尝鲜儿的游客来了几十拨儿。
采鲜果,赏野趣,自助农家乐的招牌,让果农们找到了增收的新感觉。打理火龙果四五年的田大姐这几天迎来送往一批批慕名而来的远近游客,在她的眼里,自家的火龙果越来越像摇钱树了,果子不用雇人摘,更不愁往外卖了,甚至一个就能称一斤的火龙果每天卖个千儿八百斤不成问题。不仅如此,通过网上接到的订单现在占到销售总量的一半。
果农 田淑华
果农们说,过去“网络”对他们来说还是个陌生词汇,而如今,利用手机创建的“网上超市”,就可以把种植出来的火龙果信息及时发布出去,通过线上把自己和市场紧密地联在一起,让过去三四天才能传播出去的收获信息,现在缩短到不到几分钟。刚刚采摘下来的火龙果经过套袋、装箱,再穿上漂亮的包装外衣,不到半天时间,就能快递到市民家里,由于省去批发商这些中间环节,自然便宜好卖。
把农业龙头企业做强,把优质农产品分量做重,按照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未来五年,东丽区将打造南部、西部、北部三大农业示范区,扩大西红柿、食用菌、火龙果、葡萄生态种植面积1万亩,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打造5个产业特色突出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建立10个安全健康种植示范基地,让东丽的农产品不断升级,更具市场竞争力。
来源:天津东丽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