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国家级新区评价报告正式发布。滨海新区首次参评成绩亮眼,在总体测评中成绩优秀。根据评价报告,滨海新区在开办企业、劳动力市场监管、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跨境贸易、办理破产、市场监管、政务服务、包容普惠创新等13项一级指标表现优异,分别成为各领域的标杆,改革经验和典型做法可全国借鉴或复制推广。特别是,开办企业、登记财产、获得信贷、政务服务和包容普惠创新5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据了解,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在18个国家级新区组织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此次评价采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从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视角,围绕对中小企业和城市竞争力至关重要的18个一级指标和87个二级指标,以部门问卷、电话核验、大厅暗访、实地调研、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情况为基础,衡量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期间,参评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表现,评估参评新区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获得感。评价结果显示,国家发改委对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中形成的一批首创经验与典型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在“开办企业”指标建设方面,新区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领域跨行业应用,放宽小微企业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据新区市场监管局介绍,新区“开办企业”实现一个环节、一份材料、一天办结、全程免费,企业开办网络登记率达到98.95%。涉企许可服务持续优化,“一企一证”综合改革拓展至48个行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进一步畅通,简易注销登记适用企业类型持续扩大,公告时间由45天减少至20天。
在“登记财产”指标建设方面,新区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新区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办事流程,针对涉及存量房屋交易增设企业服务专区,实现合同网签、核税缴税、产权登记、收取登记费及颁发证书等业务全流程在综合窗口一次完成。不断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各类不动产登记实现“0、3、5”的办结时限。实行不动产登记分类办理,继续推行在商业银行网点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审批”,扩大“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服务模式,实现办理贷款和抵押权首次登记“只跑一次路、只交一次材料”。
在“包容普惠创新”指标中,新区在人才引进、招商引资、创新创业扶持方面表现突出。从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提升重大创新载体能级、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和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五个方面,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新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的12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了一批重大前沿性技术成果,申报各类知识产权550多项,孵化企业170余家。通过核心技术攻关,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新区企业获得市级科技资金2.75亿元。此外,新区深入梳理6万家新注册企业和6000家持有效专利企业,建立科技型企业重新认定培育台账和新认定培育台账。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新区1256家企业获得天津市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约1.97亿元。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对接投融资4.7亿元。推进创新载体迭代升级,新区国家级众创空间达到24家。”新区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
在“获得信贷”指标建设方面,新区通过搭建“银证”“银企”对接平台,协调多部门共同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开辟上市企业“绿色通道”。利用货币工具助力信贷服务,在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指导下,通过“统一培训+重点辅导”,新增开通5家新区金融机构再贴现业务办理权限,打通货币政策向市场主体传导渠道。
在“政务服务”指标建设方面,新区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率先实施“一企一证”综合改革,推行审批“最简告知承诺制”,上线“滨海新区政务帮办平台”,探索实行无人审批、极简审批、信用审批分级管理;坚持项目为王,率先推行“承诺拿地即开工”和投资项目“一套材料”办审批。通过审批流程优化再造,新区各部门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单件事项平均办理时间不到法定时限1/5,较承诺办结时限进一步压缩了20%,95%以上实现“一次办”。经抽查回访企业、群众,满意率达98%。
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主任徐斐表示,去年以来,新区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三考合一”,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21个指标牵头部门加挂营商环境建设室牌子,多行业多维度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便利化改革进程。通过对标北京、上海等标杆城市,今年新区出台“2021行动计划”,又明确30项重点任务、145条具体举措,截至目前,已经完成63条。下一步,新区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弱项,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组织好机关干部“走流程”和“政策翻译官”企业万家行等活动,针对企业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提升方案,着力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感受度,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天津日报
审核:王韶云
编发:王 安
素材整理:陈卓、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