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妇孺皆知,尤其是天下儿女更是熟记于心。倘若细细分析,在崇尚和谐的今天,此语究竟为何意?恐怕并非人人能轻举答之。笔者姑妄曰之,读者姑且阅之。
父母者,生吾身之人也。爱之、敬之、孝之,吾德之准也,亦众人相评之则也。究其“可怜”在何处?我认为有三“怜”为重:一怜在“溺爱”,二怜在“护短”,三怜在“盼长”。
“溺爱”意为过分之爱,为当今社会之不容。其实,幸福之人也许不曾被“溺爱”,而被“溺爱”之人何曾不幸福?无论是白发老者,或是壮年立者,或是童颜少者,念起父母,谁不恋父母当初之“溺爱”?曾经摔破杯碗的宽容,曾经被窝中的嬉戏,曾经膝怀中的放纵……拽过爸爸的耳朵,揪过妈妈的头发,怨过爸爸的胡茬……撒娇挣得的沉默,哭闹赢得的依从,甚至谎言骗来的信任……这一切一切,无不深深栽入我们难忘的记忆。的确,长大成人的我们晓得了为人处世的种种规则而变得充满理性,但是“溺爱”的世界包装了我们金色的童年,张扬了我们辐射的个性,父母的“溺爱”之花永远开放在我们欲罢不能的怀恋里。
生活中,“护短”更是我们人生永久的渴盼。人各有所短,短各有所憾。或许你天生口齿不俐、肢体残疾、头脑微迟,或许你后天考试失利、感情失败、商海失足、政界失意……或许的这些或许给你带来了无穷的鄙视和猜疑,但是又有谁因此而遭受了父母的凌辱和嫌弃。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馈赠,对我们的缺点更是海洋一般的深沉和宽容。我们的短处假如在外面遭受了耻笑的伤痛,总能在父母的“护短”之爱中被亲情抚平。不管你发达了,还是你没落了,面对你的永远都是父母那双温情的眼睛。“孩子总是自己的好”,这是天下父母和做了父母的儿女不变的共识和呼声,也是愚蠢的智慧和聪明。正因如此,才能让每一个先天有缺陷和后天有不幸的孩子昂首做人,勇面人生。
人不仅各有所短,同时又各有所长。在父母“溺爱”和“护短”中,有一种更殷切更深层的爱是“盼长”。作为儿女,我们不仅在父母的大爱中忘却了自己的短处,而且强化了自己的长处。无论你是一名学生,是一名商人,是一名政员,是一名农民工,无不永恒地游离在父母的殷切期盼和鼓励中。父母对儿女不是不需回报,而是不求回报,他们把爱的信号覆盖了儿女出没的地盘。对于父母,儿女的成功就是在延续自己成功的生命;对于儿女,自己的失败和成功永远走不出父母博大的憧憬。
如今,“溺爱”被定性为一种过错,成为年轻父母的育儿警戒,可是我们的儿女却失去了我们曾经幸福的感觉;如今,“护短”更被人所不齿,“盼长”也成了某些父母唯一的执著,可是他们的儿女却生活在自卑的风雨里还被揠苗助长。孩子的苦痛有谁能懂?
假如你已为人父母,也许你已经懂得父母爱我们的感觉,那是天下父母以情为本的直觉;也许你已经懂得一颗真挚的父母心,比棱角的说教更能促发儿女懂事的快乐。不是吗?你,我,他,大家是否正在因为父母的“溺爱”、“护短”、“盼长”而坚强、而理性、而奋斗、而事业有成?
天下父母心,“可怜”你可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