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渊源于“山陕”梆腔,在未正式命名河北梆子(1952年)前,泛称“秦腔大戏”,又因其唱腔中有一枣木梆子击节打拍, 故简称梆子或梆子腔。在清同治、光绪年盛行于直隶省,称直隶梆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随着天津由燕赵村寨向“北洋”商城的转变,带来它声腔艺术上从慷慨悲歌到风光华彩的转折,人称“卫派”梆子,又叫“直隶新派梆子”,带有浓郁的天津地方色彩。
“卫梆子”传燕赵之声,融津卫之韵,承直隶之腔,流山陕之源;经由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三岔河口、九河下梢之津卫文化哺育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津梆腔先辈,从结构到内容上完成了对“山陕派”“直隶老派”梆腔的划时代改造。
在结构上,加入了女演员,使舞台表演更加自然、合理;在唱腔旋律、唱法,道白、表演及剧本方面大胆改革,形成了新的舞台艺术样式。合于时代的“卫派”梆子风靡剧坛,成为河北梆腔的主流,并形成了河北梆腔空前的繁荣局面。影响已远及京、汉、沪、苏、浙、鲁及东北地区,天津成为新派河北梆子的发祥地。
天津“卫派”梆腔前辈改革不辍,为适应天津人多层次审美要求,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和唱腔。它以独具特色的老生演唱和大批女演员的出现为标志,到20世纪50年代得到更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既有与京剧言(菊朋)派相媲美的银达子(王庆林)派声腔,又有和程(砚秋)派同出一辙的韩(俊卿)派风范。有代表时代审美、声色铿锵、行腔流畅、收腔干净利落的新派老生王(玉磬)派,还有在河北梆子“花旦”中,始创有别于“青衣”音色,贴切地塑造二八俏佳人声韵的金(宝环)派和以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为特点的宝(珠钻)派“青衣”等。在主奏乐器传承方面, 至今坚持使用板胡,这种丝弦演奏形式演奏难度大(京、冀两地已改用钢弦演奏形式),演出效果十分突出。
新中国成立后,将形成于燕赵地域的梆腔正式定名(1952年)为河北梆子。天津市先后组建了天津河北梆子剧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下设一团、二团、小百花剧团,排演了一批“卫派”代表剧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秦香莲》《喜荣归》《打金枝》《袁凯装疯》《庄稼院的红辣椒》《御扫帚》等。
天津河北梆子具有津卫文化的深厚底蕴,其发展史见证了天津大商埠、大码头对一个传统剧种成功地改造过程,传达出特定地域的文化观念和审美风尚,具有历史文化的价值和研究价值,是中国戏剧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2008年,河北梆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