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吃有三绝,即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津门三绝之首的狗不理基本上在19世纪的四十年代在当时的天津基本上人人都知道,后来一些名人们都赞誉过狗不理包子的独特风味,一直延续至今都享有盛誉,但是现在的狗不理成了“人不理”。饱受世人诟病的狗不理,逐渐向现在的全聚德看齐,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得先从狗不理的发家史探究根源。
1831年,狗不理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天津市武清区,而他的父亲老来得子,生恐儿子高贵友发生什么意外,为了求得平安,反其道而行之取乳名为“狗子”,寓意高贵友能像小狗一样,生命力顽强又好养活,等到高贵友到了14岁的时候,迫于生计只能够学的一技之长才能够苟偷生。
于是就去了天津南运河边的刘家蒸吃铺当学徒做包子,明里学的暗里教的基本上所有的手艺都被高贵友尽收囊中,掌握了技能的后高贵友自己开始自立门户,开了一家包子铺——“德聚号”,高贵友做的包子那叫一个特色,从德聚号做出来的包子个个形如菊花,口感酥软香甜,肥而不腻,以不走形、不漏油、不掉底的“三不政策”畅享津门。
德聚号每天的顾客基本上就属于门庭如市,高贵友忙的不亦乐乎,也没想过要请个伙计分担压力,光靠高贵友边做边卖,忙不过来的高贵友索性就在桌上放着一个碗,谁给钱了就给谁包子。
但是即便是这样,高贵友还是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默默无言的给大伙发包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卖包子的是个残疾人,人们戏称道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索性称之为“狗不理”。说起来,德聚号也算是狗不理的前身。
等到高贵友逝世后便把店铺交给自己的义子接手,接手狗不理后的儿子把狗不理发扬光大,后面的慈禧也曾吃过狗不理包子,喜笑颜开地讲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到现在的狗不理俨然有了162年的历史,百年字号的狗不理在前段时间宣布一条消息,即5月11日从新三板退市,但其实狗不理上市也才不到五年的时间,可能是由于疫情的原因,但是要知道退市并不意味着倒闭。
截止到2020年,俨然有上百家的企业纷纷从新三板退市,但是反观狗不理的终极原因也无非和顾客的预期相违背,要知道自2015年开始,狗不理先后上线了咖啡领域、益生菌领域等,这和当时只是默默卖狗不理包子的高贵友其初心显然是违背的。
毕竟这些业务放在专门卖包子的企业可能并不被大众看好,也不免得有人直言:一个做包子的怎么这么多花样?这其实不是奠定了狗不理走向衰落的因素,最大的因素还是向后辈全聚德看齐了。
即没有站在顾客的角度出发,给出的价格让人无法接受,试想一下,狗不理卖出的一个虾仁包子35元,而一盘油炸花生米可以卖出58元,吃个早餐的钱基本上就是大众一天工资的大头了。
即便是顾客去尝试一下狗不理包子,但是其服务态度还是不尽人意,让顾客不悦,狗不理俨然是抛弃了普通大众的民心,不过尽管如此,狗不理还是能够顽强的生存下去的,毕竟他们的包子确实好吃,不过有很多地方期待着改善,也只有这样百年企业才能得到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