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古玩知识
1978年,天津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响应国家号召,走乡串户,到下面的广大农村地区去走访,普及文物知识,搜集文物。新中国成立后,大量的文物出土,散落于民间,由于文化知识匮乏,农村地区落后,农民的文物知识普及不够,很多出土的、祖传的大量的珍贵文物遭到破坏,有的被文物贩子贩卖到国外,有的被熔炼成废钢铁,瓷器、陶器被打碎,书画被当柴火烧等。国家为此制定政策,要求各地的文物部门,组成工作组下到农村去,搜集、普查有价值的国家文物,挽救遗落于民间的国宝。
国家一级文物——西汉上林共府铜升
一天,天津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一个村子,通过走访,听说一位老农家里有个刻着字的“水瓢”,是老农在多年前在自家菜地里刨出来的,不懂是什么东西,就放在家中当水瓢使,已经很长时间了。工作人员于是到了这位老农家里了解情况。
水瓢外壁上刻有22字铭文
原来,这个“水瓢”是老农在15年前于自家菜地里翻地时刨出来的,当时是生满“铁锈”,老农左看右看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形状就是个水瓢。于是,就把它放在家里,扔在水缸中当个水瓢使。工作人员向老农说明了情况,老农拿出那个“水瓢”,工作人员仔细查看,发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水瓢,更不是铁制的,而是青铜制品。而青铜器一般都不是近代制品,是远古时期的东西。因为在金属中,青铜是最早被冶炼出来的,铁、铅、铝、银都是后来才被发现提炼出来的。青铜器最早发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周朝、两汉,后来铁的出现,青铜才逐渐被铁所取代。
22字的隶书铭文,古朴庄重
文物工作人员初步甄别,这是一件西汉时期的青铜器物,水瓢外壁上刻有铭文,共22个字:上林共府,初元三年受琅琊。容一升,重斤二两,公示骏造。具体是什么意思,工作人员表示还要拿回去进一步研究。于是,工作人员决定拿走这只水瓢,按照当时的政策,在民间发现有价值的文物,要收购,于是工作人员给了老农8块钱,收购了这只水瓢。而8块钱对于老农来说,也是心满意足,毕竟在那个年代,8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够老农一家人生活一个月的。
呵呵……就是这个破水瓢,却是国家一级文物
回到文物局后,专家对这只水瓢进行了鉴定,尤其是那22字铭文,通过解读,专家断定,这是西汉武帝时期的一件舀水或称量谷物的标准器具,至于古代叫不叫水瓢,则不甚清楚。这22个字的意思是:公元前46年,一位叫骏的工匠铸造了这只水瓢,然后将它送到上林苑供府。它的容积是一升,自重为一斤二两。铭文中,上林指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所修建。共府即供府,古代“共”同“供”。琅琊即琅琊郡,就是现今的山东临沂。至于为什么把制造这只水瓢的工匠的名字刻在上面,这是因为西汉时期的一个官方管理制度:建造、制造任何东西,都要把施工者、制造者的名字刻在上面,大到皇宫修建,小到一砖一瓦、生活器物,都要留下修建、制造者的姓名,便于以后因质量问题而查验。比如南京明城墙的每块砖头上,都刻有烧制者的姓名。如此看来,古代人的工作态度是非常严谨的,官方管理制度也是非常完善和严格的。至于水瓢为何要标注容量和自身的重量,这也是当时的规定。
天津市博物馆珍藏的青铜剑
这22字的铭文,将这只水瓢的来历介绍得清清楚楚,它反映的信息弥足珍贵。众所周知,文物以有铭文者为贵,字数越多越珍贵。这只不大的水瓢,却刻有22个字,且是隶书书写,既严谨又洒脱,古朴庄严,有典型的西汉韵味。这只小小的水瓢,承载了西汉年代的许多的历史底蕴,对于现代人研究西汉年间的民俗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专家将这只水瓢命名为:西汉上林共府铜升。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内,为镇馆之宝。
天津市自然博物馆
值得庆幸的是,这只看似破烂不堪、其貌不扬的水瓢,最终历经两千多年幸存了下来。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里,不知道它经历了多少磨难。天津这位老农也算是有功之臣,能在家中当普通水瓢使用了15年而没损坏它,本身就是个奇迹。而文物专家仅用8块钱就为国家收购了这件国宝,也是一种巧合和缘分。
那么问题来了,要是您在路边、田野里发现这只水瓢,您会在意吗?会捡拾起来保护它吗?黑不溜秋的,还真不确定!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声明:尊重作者原创。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时,欢迎广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创好文章。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请另取标题,以免读者误会。如使用本刊标题,必须注明“转自公众号:四海博缘收藏平台”。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