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女知青吴献忠拒绝清华北大,选择扎根农村,后来过得如何

引言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爱因斯坦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的,一个有理想的人会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将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注定碌碌无为。一个人的理想不是固定不变的,很多人的理想可能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改变。等到我们长大,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小时候的理想。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对于很多学子来说,他们最大的理想大多是在寒窗苦读之后考考入名校。在国内众多高校之中,最让人向往的无疑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无数人为了进入这两所大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上世纪却有人拒绝了清华和北大选反而择扎根农村,这又是为什么呢?

家境优渥学识渊博

这个拒上清华北大的人叫吴献忠,她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之中。在那个年代,工人的工资还算不错,所以吴献忠的生活还算不错。她是家中的独生女,从小就被父母娇养长大。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有可能会被宠坏,不过吴献忠却不是这样。她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所以在吴献忠还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学校进行学习。

在学习的闲暇之余,她发现自己对艺术和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她还学习了舞蹈表演艺术。那个年代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不少贫困地区急需一些建设人才。面对这种情况,吴献忠重新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她想要过国家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其实是一个有决断力和有执行力,并且能吃苦的女生。如果只看外表,很多人都想不到这样一个看起来较弱的女生,最后竟然为了自己的理想下乡搞建设。

下乡吃苦坚持理想

在确立了自己的理想后,她对于自己的学习非常认真,经常在班级上取得好名次。吴献忠还是一个有毅力的女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吴献忠总会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功课作业,从来不拖拉。她没有浪费自己的青春,她的青春是在拼搏和追寻梦想中度过的。一些人认为,成绩很好的人都是书呆子。但吴献忠却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生,到了新的环境之后她总是和新认识的人很快打成一片。

在1968年,青少年们被号召下乡为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作出贡献。当时很多城市的小孩都不想下乡。他们觉得乡下的环境简陋苦闷,不想农村吃那个苦。但是吴献忠的态度和这些人却恰恰相反,她渴求下乡,因为她认为自己在下乡之后可以实现自己建设祖国的理想。当时吴献忠还在读中学,但是年纪小并没有影响她下乡的决心。

她还是给相关负责人递交了下乡的申请书,后来吴献忠被分配到了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太和公社。一开始吴献忠有些不习惯,她从小就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没有在如此艰苦的环境生活过。但是吴献忠并没有感到害怕,相反,她燃起了熊熊的斗志,并且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可以把农村建设得更美好。

拒绝清北扎根等农村

吴献忠她并不会做农活,但是到了乡下,这些都是下乡青年必备的生活技能。为此吴献忠开始学习,她开始像乡下的农村妇女一样下田务农,种植小麦。在不断地学习和实验中,吴献忠越来越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1970年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纷纷来到生产队招收学生。吴献忠因为在农村表现出色,被队友推举了出来。大家都希望吴献忠能把握好机会,去到大城市进行学习。但是吴献忠拒绝了清华北大的邀请,因为从决定来农村的那一刻起,她就告诉自己必须要一辈子扎根农村,为农村的建设作出贡献。

女知青吴献忠拒绝清华北大,放弃了人生中一条明媚的前途,选择为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事迹,被大众广为传唱和熟知。因此她被推选成了模范代表,开始在各地进行演讲。这件事本来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但吴献忠在演讲中发表了一些不适当言论需被关三年。

她从高高的云端掉落到了尘埃里,她的很多亲人都不能接受这个事情。她的父亲因为过度忧伤而离开了人世,她的母亲也因为她的事情而哭瞎了双眼,吴献忠的生活充满了黑暗。不过上帝还是公平的,吴献忠的名誉被恢复,她被放出了监狱。吴献忠得到了一份工作,她在这个职位呆了一段时间,冷静思考后她决定开始从商。人们也很想要知道,女知青吴献忠,后来过得如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1998年,吴献忠开办了一家公司。她的公司主要经营着食品小吃,在吴献忠的努力经营下,公司逐渐步上正轨。从女知青到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吴献忠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重大跨越。吴献忠还时常面带笑容地回忆起自己当知青的那些快乐时光,她早已有了笑对生活中一切情况的勇气。

总结

吴献忠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它能给你无限的勇气。拥有理想并为之奋斗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在为自己的理想拼搏的过程中,人们能感受到奋斗的幸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