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理工“扫地僧”:14岁上北大,口算微积分,吃饭舔盘子被嘲笑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一位神秘的“扫地僧”,他武功卓绝,内力雄厚,精通各种绝技,乔峰慕容复都不是对手。但此人行踪诡秘,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来历,低调至极。事实上,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在江湖上越是低调,他们似乎已经看透了虚名,那些身外之物早就不是追求的目标。就像是哈理工的网红老师王晓琮,一直默默奉献自己的知识,却从未成为大众的焦点。
这个被人称为哈理工“扫地僧”的奇人,拥有一身的本事,却因“其貌不扬”被人忽视。王晓琮14岁就上了北大,普通人还在读初中的年纪,他就进了全国顶尖高校深造。1964年,王晓琮出生在黑龙江的农村,本来就家境贫寒,再加上社会动荡,他的童年充满了心酸。可是王晓琮深刻地认识到,想要改变国家的贫穷落后,唯有奋发图强,提升自我。所以年少的他就极为勤奋,努力学习。
当时高考已经取消,很多人绝对读书已经没有出路,但王晓琮相信未来会有一天能恢复。为此,王晓琮积极备战,打牢基础。改革开放之后,王晓琮迎来了曙光,这一年他才14岁。高考恢复,无数人想要通过这次检验翻身,竞争何其激烈。但是王晓琮凭借突出的能力,从万千学子中脱颖而出,以省理科状元的身份考进了北京大学。
如此年轻的学生进入北大深造,不光是邻里亲人会不可思议,就连同校的学生都会投来敬佩的目光。在北大的几年里,王晓琮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他刻苦努力,力争做到最好。当然结果不会骗人,王晓琮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当时国家对知识分子极为重视,像他这样的人才,本来会有很好的机会出国留学,继续深造,但他似乎并不感兴趣。在他看来,能为国家出点力就是最高的追求。
北大毕业后,王晓琮又进了浙大数学系读研究生。他在数学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再难再复杂的数学问题,在他手里很快就会借出来,就连让人头大的微积分运算,他都能口算得结果。研究生毕业后,王晓琮放弃了留学机会,毅然选择当了一名光荣的教师。他想通过知识输送,培养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干就是30年。
在哈理工,王晓琮是最为低调的老师,他穿着朴素,经常手提方便袋,像个逛菜市场的老大爷。但是,王晓琮凭借着独特的魅力,将高深的数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吸引了无数学生。他上课,基本没有人缺席,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虽然“其貌不扬”,但他绝对是很多学生心中的“男神”。
王晓琮身兼数职,他不光是哈理工的数学老师,还是黑龙江数学建模竞赛的评委。在他的指导下,很多国际数学建模竞赛里,都有中国学生获奖的身影,而且成绩斐然,为祖国争了光。王晓琮作为教师,他是非常称职的,悉心辅导,再累都不会有怨言。最为感人的是,王晓琮为了带着学生去外国交流学习,他硬是花了半年时间背下了一本法语字典。
本事这么大,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早就“起飞”了。可是王晓琮并不炫耀,平时低调行事,穿的衣服都是便宜货,如果不进教室,没人知道他就是哈理工的传奇。王晓琮一年就那么几身衣服,塑料胶鞋,看上去就是个老大爷。他经常驼着背,拧着塑料袋去食堂,吃饭总是挑最便宜的,甚至有人看到,王晓琮吃完饭后还会用舌头舔盘子,引来一些无知人群的嘲笑。
有人质疑过王晓琮的行为,觉得作为一名大学老师,这样的举止伤了形象。可王晓琮自己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在他看来,节约并不可耻。其实,这位简单朴素的教师背后,一直有着很多感人的故事。王晓琮之所以这么节俭,那些省下来的钱和自己的工资,大部分都资助了贫困学生。他希望每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都能实现愿望,将来回报社会。
王晓琮这位哈理工的“扫地僧”,用自己的一举一动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