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迁徙途中,有他们在巡护

巡护员拍到的东方白鹳

初冬时节的北大港湿地,火红的碱蓬草蔚为壮观,众多候鸟在这里栖息。作为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野保科巡护员,孙洪义已经在这片3.5万公顷的保护区巡护5年了。

孙洪义观测候鸟情况

环境不断改善 候鸟数量大幅增加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湿地里巡护,对于每年春秋两季迁徙到此的候鸟充满特殊感情。”孙洪义说,“候鸟的到来和停留,是湿地环境变好的最有力证明。目前北大港湿地候鸟种类共281种,与2016年我刚到湿地工作时相比增长32种,而且过境候鸟数量也在大幅增加。每年,不少东方白鹳在这里筑巢、繁殖幼鸟,我们还曾观测到了火烈鸟等珍稀鸟类。”

正是伴随着北大港湿地环境的不断改善,候鸟数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新区持续推进北大港湿地保护,实施“退耕、退渔、退苇、退企、退居”五退工程,全面退出保护区生产经营活动,减少人为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建立补水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修复湿地生态。“在湿地停歇的候鸟很多都是水鸟。实行生态补水,让湿地内有水面积大幅增加,候鸟在这里分布的范围更为广泛,迁徙到来的候鸟自然也就多了。”孙洪义说。

“人防+技防” 为候鸟保驾护航

孙洪义与同事观测候鸟情况

每年春秋两季,是孙洪义最开心、最忙碌的时间。这时,孙洪义与同事每天都要外出巡护,不间断观测候鸟情况。早出晚归、风餐露宿,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不过,通过望远镜看着成群的候鸟在天空自由翱翔,尽管寒风凛冽刺骨,孙洪义总是感到一种幸福感。“望着湿地内候鸟自由栖息、觅食,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与此同时,北大港湿地“人防+技防”的立体巡护方式,为候鸟迁徙、栖息保驾护航。目前,湿地内布设高清监控点位80处,实现重点区域监测全覆盖,构筑候鸟保护“天网”。“我们还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在不打扰候鸟栖息的情况下对现场进行高空拍摄,加强对候鸟动态监控。”孙洪义清楚地记得,去年东方白鹳迁徙高峰期正逢大雾天气,正是使用无人机解决了巡护难题,及时了解到了候鸟的迁徙情况。

全民护鸟意识越来越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接群众电话救助线索,巡护人员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一只。

保护候鸟,需要全民参与。让孙洪义高兴的是,现在爱护鸟类意识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护鸟队伍中。“每年我们救助的候鸟在50只左右,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周边居住的群众提供的线索。有时,村民还把受伤候鸟救回家,再联系我们进一步救助。”

正是因为“孙洪义”们的守护,这片广袤湿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和“乐园”,舒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

喜欢这篇推送,点这里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