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碳”】津南区积极推进“低碳机关”建设

作为津南区争创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力量,一段时间以来,全区公共机构紧扣《津南区“低碳机关”建设实施方案》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建筑构造、职能工作等实际条件,打造“低碳机关”。

虽已入冬,津南区委党校的楼道走廊一排排水灵灵、绿油油的水培蔬菜悬种在墙壁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入驻在区委党校的水培作物碳中和项目是由津南区引进的津军(天津)科技公司实施运营,采用EST原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品类涉及紫油菜、奶油生菜、枸杞菜等,通过智能化调控温、光、水等清洁能源培育水生蔬菜,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综合计算碳排比,实现碳吸收大于碳排放的生态效益,从而达到碳中和目标。

津军(天津)科技公司执行董事张树洋说:“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我们种植的水培蔬菜平均每天每平方米吸收二氧化碳约2.5公斤,释放氧气约2公斤。因为每人每天呼出约1.5公斤的二氧化碳,从数据比对可以看出,该项目可以通过碳排放换算达到生态环境平衡。现在,区委党校已种植2200延米的水培蔬菜,从10月初以来,仅空气湿度就增加了15%以上。”

区委党校对“双碳”工作的“精打细算”还体现在垃圾分类当中,在设置垃圾分类桶、安装智慧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的基础上,依托新引进的厨余垃圾处理站的“黑科技”,可就地处理每月近4000人次就餐所产生的厨余垃圾,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

区委党校物业负责人刘秀兰德说:“我们对厨余垃圾进行了再细化分类,分为干垃圾和湿垃圾,将湿垃圾投放到厨余垃圾处理站,进行4-8小时的加工作用后,形成环保型肥料,再用于单位绿化养护。”

空气源热泵

围绕《津南区“低碳机关”建设实施方案》中的绿色能源替代、绿色改造、绿色公务出行、机关绿化、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办公、绿色低碳倡导“七项行动”,全区公共机构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积极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补给电力供应;在杜绝餐饮浪费方面,实施分餐、自助等就餐形式,通过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时时处处提醒干部职工以俭为荣、以奢为耻……

此外,全区公共机构均建立了检查和督促机制,坚持日常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充分运用“天津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管理系统”和“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检查。经统计,平台达标数据达到近年来最高。

截至目前,津南区已有15个单位获评天津市国家级节约型机关,38个单位具备了相应条件,正在筹备申报中。津南区将继续引导公共机构从争创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的高度出发,久久为功,落实落细各项措施,确保全区不少于50%的处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

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在看点这里

标签: 津南区 天津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