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节一周后
话题讨论度不减
#双十一狂欢后留下的是什么#
又冲上了热搜
双十一到底留下了什么呢?
空空的钱包
花呗和白条
家门口堆积成山的快递
然而,某个天津人熟知的
“网红零食品牌”
又双叒叕“翻车”啦!
变质、发霉、吃出虫卵...
各种投诉一个接着一个!
网友爆料:多款产品发霉
坚果罐头竟然吃出虫子
近日
一位网友在微博发文称
前一晚开了一袋在某直播间购买的
三只松鼠每日坚果
结果发现坚果已经完全变质发霉
无独有偶
11月13日,又有消费者投诉称
买的还没打开包装的
三只松鼠手撕面包发霉情况严重
其发布的照片上可以看到
霉点和大块霉斑清晰可见
图源:@菲比喵呜悦
而且上面的投诉并非个例
仅10月以来
三只松鼠在微博、黑猫投诉等
多个网络平台上的投诉就达到数十起
几乎涉及该品牌的全系产品
“10月9号网购,10月11号收到货,11月3日拆开最后一袋零食就是板栗,发现发霉长毛了。”图片来看,最严重的整颗板栗被厚厚的一层“白毛”包裹。
“买了三只松鼠的牛肉粒,打开第一包就发霉了,还好是第一包,不然吃了两包才发现…就更恶心了”
据了解,“三只松鼠”
在平台上的投诉包括不仅限于
发霉变质、长毛等问题
商家客服态度也很恶劣
“水果罐头吃出虫子”
巴旦木产品“吃出虫卵”
也都是常见案例!
多次被官方通报
部分指标超过340%
其实早在2017年,三只松鼠就曾因食品安全问题登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现已合并到市场监管总局)的“黑名单”。
2017年8月1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总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显示,天猫(网站)商城销售的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开心果霉菌检出值为70CFU/g,比国家标准规定(不超过25CFU/g)高出1.8倍。
不仅如此,三只松鼠
还曾陷入“食品致癌物超标”的旋涡
其中,盐津铺子薯惑焙烤薯片醇香原味、三只松鼠原味脆薯和董小姐轻食薯片清怡原味3款薯片的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含量超过了2000μg/kg,而欧盟制定的基准水平值为750μg/kg。
图源:深圳市消委会官网截图
彼时,就薯片被检出丙烯酰胺一事,三只松鼠随后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其原味脆薯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产品,如仍对该产品有疑虑,三只松鼠承诺随时退货退款。”
此外,因产品责任纠纷问题
天眼查数据显示
三只松鼠的各类司法和行政风险
达到400多条
营销费用持续增高
营业收入反而下滑
从历年财报来看,三只松鼠是一家典型的靠营销驱动的公司,在产品上没有下多少功夫。
2012年6月,初代“淘品牌”三只松鼠上线,此后7年踩中风口的三只松鼠“飞起来了”,在电商平台的流量加持下,从一个初创小品牌逐渐成长为年营收破100亿的超级网红。与此同时,“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持续高烧不退。
据统计,三只松鼠的“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在2017年到2020年间分别是2.87亿元、3.93亿元、6.60亿元、9.61亿元,同比涨幅依次为36.93%、67.94%、45.61%。而今年上半年,“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已达到7.2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98亿元,激增81%。今年三季报,三只松鼠未披露该项数据。
与持续烧钱做营销相比,三只松鼠在产品上一直是外包:由多家供应商共同供货,然后统一贴上“三只松鼠”的品牌标签对外销售。这样的“贴牌模式”模式,天然决定了其在产品质量控制上、在供应链的把控上,难以与那些拥有工厂、自产自销的友商相抗衡。
风光不再
公募资金携手“逃亡”
2019年7月,“网红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并连续拉出11个涨停,股价从发行价14.68元来到54元,一时风光无两。此后其股价继续高歌猛进,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再度接近翻倍,2020年5月最高股价来到91元。
但2020年6月以来,三只松鼠的股价持续下跌,从高位的91元附近(前复权价,下同)跌至3月份最低的34元附近,跌幅达到63%,最新市值只有155亿元,较高点缩水208亿元。
与股价持续下降同步的
是机构投资者相继撤离
代表北上资金的香港中央结算和公募基金则在今年三季度单季大抛售。
香港中央结算在今年半年度末时还持有1071万股,到三季度末只剩238万股,一个季度抛掉近八成持股。公募基金今年半年度末持有1674万股,到三季度末只剩436万股,减仓比例同样达到67%。
网友热评
在相关话题下
不少网友表示
也有买到三只松鼠问题产品的经历
还有的网友表示
再也不敢买了…
针对近日用户的投诉
三只松鼠方面向媒体表示
关于产品客诉具体由客服部门沟通
原因暂时不明
公司会内部调查
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今日话题
您买过“三只松鼠”吗?
是否也遇到过食品变质问题?
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呗~
来源丨极目新闻、中国基金报、、微博、名城苏州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