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童案例分析】天津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干预方式

一、基本情况

强强(化名),男,4岁。家庭陪伴以妈妈独自照顾为主,爸爸在家打工,陪伴时间少,然后对待小朋友比较没耐心,严肃。对妈妈的依恋度高,下课后没看到妈妈也会紧张害怕哭闹,在他人叫他名字时常常默不作声,呼名无反应,喜欢独自玩耍,尤其不爱集体活动,对事物的兴趣大于对人。有自主发音多为无意识发音,且发音不清楚。

语言理解能力差,语言表达多为非语言表达手势语,表达需求常以手势语或者哭闹表达。模仿能力较好。注意力较分散,注意力广度小,注意力持续时间和目光追视能力弱。

二、问题描述

妈妈诉在超市或者人多的广场,小朋友会哭闹,恐惧尖叫。喜欢将自己喜欢的玩具排成一条直线,尤其爱看汽车轮胎滑来滑去。只能在同一个教室上课,除教室外的其他地方都不进去。也不愿尝试,甚至会出现声嘶力竭的尖叫哭闹。

三、问题分析

1.小朋友的刻板行为让他获得生理上的满足感。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

2.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差,不能理解周围环境变化从而导致情绪紧张。

3.小朋友缺乏安全感。

4.心智水平低,对于玩具的玩法较为单一,不会玩玩具。

5.刻板行为被家长强化,例如当儿童出现刻板行为时家长给予了满足。

四、干预过程。

1.对于儿童的刻板行为,首先我们需要给予适当的包容,并不是所有的刻板问题都需要干预以及需要立即干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当孩子习惯性走时要关灯关门,不让关就会情绪崩溃,那么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出门时关灯关门的好习惯。孩子只愿意去去过的地方,到新环境就会紧张时,我们首先需要对孩子的情绪报以同理心,不强迫孩子马上接受新鲜的环境。

2.对于那些需要干预的刻板行为,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脱敏法。

强强对于新环境十分抗拒,特别是新的教室。在下课前5分钟或者是上课前5分钟时,会带着孩子以及他的强化物小汽车到教室门口溜溜,慢慢的通过推动小汽车的游戏让孩子从教室门口过渡到大厅,再慢慢过渡到其他教室门口。让孩子对于环境适应范围一点点的扩大。接着先从孩子抗拒程度没有那么强烈的其他环境开始。例如:老师办公室,洗手间。通过让孩子陪老师去拿卡片,去厕所洗手等日常小任务(每次都要及时强化儿童)改善对环境的排斥程度。接着在带着小汽车到其他教室门口慢慢往内移,一点点的对不同环境进行脱敏适应。

当孩子对于机构的环境能适应之后,让妈妈带孩子到一些小朋友容易得到强化物的地方去先进行适应。例如:超市、游乐场、公园等地方。接着再泛化到其他的地方。

3.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展示玩具的不同玩法。

小朋友喜欢玩车子和看车子轮胎。利用小车玩不同的游戏。例如可以推车,也可以搭一个小滑梯,将小汽车从滑梯上滑下去,还可以将小汽车用力推出去撞击物品,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表情夸张,语气有变化能吸引孩子注意力,觉得游戏很有趣。并且鼓励孩子尝试模仿老师的玩法,当孩子找到新的玩法时及时强化,并展示更多的玩法。

4.建立安全感。

首先与妈妈和爸爸进行沟通,让妈妈适当放手,多给机会与爸爸或者其他家人接触相处。我们老师多鼓励孩子,利用儿歌手指谣或者互动游戏增加配合度和亲切值。并且为孩子营造接纳的氛围,老师们多与小朋友互动,如打招呼,让孩子对于当下的环境及人物更熟悉。

5.在运动中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变化。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我们能适应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也能够更好的了解周围环境信息的变化,并将其整合起来,以便大脑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环境改变做出适当的反应。我们通过一些感统游戏让孩子来适应不同的规则和人物,减少儿童的刻板行为。例如:根据不同指令完成不同的万象组任务。

6.及时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

当孩子因为刻板而出现情绪行为时,不要立即满足孩子的需求,转移孩子注意力,安抚孩子情绪,引导孩子慢慢地适应。

例如孩子刚开始一出教室就嚎啕大哭。老师带着孩子喜欢的各种强化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且抱着儿童轻抚后背安抚儿童的情绪,让孩子一点点的适应当下的改变。不去强化孩子的刻板行为。

五、干预结果。

通过以上的干预方法,小朋友的刻板行为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知道了小车的许多种玩法不单一只看车轮。有了更多的强化物可以自主选择去玩。可以去不同的教室拿东西,见到其他陌生的老师或者家长也能打招呼。周末妈妈带去其他环境如超市购物或者公园游玩时情绪也较稳定。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