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政策底已经出现。
但房地产预期是航空母舰,调头难!调过去难,调回来也费劲。
不会V型反转,明年是天津楼市的修复期。
开发商这一波被“打残”,多家开发商住进了ICU。
不少开发商已经躺平,投拓被裁的被裁,休假的休假……
整个行业都需要休养生息。
正常经营活动搁置,不再拿地。
二批次时已经有些遇冷,停牌19宗、流拍2宗。
今年的三批次土地,包括明年的一批次,甚至二批次,都可能反响平平。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供应。
价格是供求关系的体现。
既然新增供应乏力,那就看存量了。哪个区存量少,就会率先修复。
所以各区的存量,必须关注。
有一组官方数据: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天津未销售房屋土地面积+未动工土地面积,达3704万平米(含保障房)。
比去年年底增加了93万平米。
市区增加了近10万平米,环城四区降低了231万平米,滨海增加了254万平米,远郊增加了60万平米。
存量最少的是市区,仅有184万平米。也就是其他三大片区一个零头。
这也是为什么市区地价坚挺的底层逻辑。
天津今年上半年涨价,下半年降价。
市区第一个领涨,也是最后一个下调的。
事实很明显,这一波下跌是从外围开始的,先是大张庄、团泊交火,然后层层往里卷。
现在已经蔓延到市区边上了,但真正的核心地段还是很扛。
对比数据,和平存量住宅用地面积减少了1万平米,河西减少了21万平米。
一个有政策,一个有流量,存量也在减少。
这两个区明年会率先修复。
河北区也改善了些,较去年年底减少了7万平米。
而河东、红桥分别增加了14万平米、15万平米。有些雪上加霜。
特别是红桥,增幅高达217%!
河东好在能走量,红桥一个月都卖不了1万平米,不乐观。
南开比去年底多了10万平米。存量多,去化周期也长。
按理会比较难,实际上,南开比较特殊,豪宅化趋势明显,它的价格不用靠量撑着。
滨海土地存量901万平米,比去年年底增加了254万平米,增长了39%。
看的出来,津滨双城战略公布后,开发商在布局。
像万科,之前是重仓西青,而今年明显加重了对滨海的投入。
万科生态之光、滨湾万科城、万科滨江都会……
都是今年入市的新盘。
一年之内新增了这么多供应,所以滨海的修复期会长一些。
环城虽然少了231万平米,但并没有多大改善。
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津南,比去年年底少了32%。
原因有两点:1)官方发布的这份存量数据中包含了保障房,津南今年签约了不少还迁房。
2)津南是环城成交NO.1。今年前10月已快卖出前两年一年的量了。
低价就是王道。
只是津南绝对值也大。约451万平米的存量住宅土地面积。
比北辰和东丽之和还多。
所带来的影响很直观,想走量就得让利。
辛庄已经出手,十一的时候津南悦府特惠1万2,新鸥鹏又将门槛拉到了84万。
直接将后面的咸水沽、小站、天嘉湖等架在了火上。
北辰也少了,比去年底少了16%。东丽区则多了18%。
两者量级差不多,都在210万平米左右。
现在北辰房价已经沦落到与津南一个水平,东丽则成了环城房价“第二高”。
目测东丽还需要补跌。
西青区变化不大,298万平米,虽然少了7万平米,但存量仍很多。
远郊市场,天津的存量大户。
三季度存量住宅土地面积约达1448万平米,是市区的近8倍。
关键是,不减反增。这下更难了。
静海不乐观,增加了50%。
不难预见,团泊东、团泊西的价格战还得继续。
荣盛锦绣学府已经低过地平线了。
宁河修复的很好,去年209万平米,今年降至156万平米。
存量住宅土地面积少了25%。
幅度不是最大,但存量是远郊最少的。
蓟州增加了22%,已增至411万平米,为全市第三、远郊第一。
宝坻很“漂亮”,减少了117万平米,降幅约达34%。
诀窍就是以价换量。
武清的规模有点大,仅次于静海。
今年的存量住宅土地面积还比去年多了30万平米。
加之高考新政的横空出世,整个远郊市场都受到了冲击。
这次的降温,是全面性的。从全国到天津,从开发商到买房人,都在过冬。
其实越是这样,悲观情绪越浓。
不过,有人看到了满目疮痍,也有人看到了机遇。
只是极少有人能做到。
现在土地市场基本停滞。明年的楼市,重点看各区的存量。
不出意外,明年市区会先修复。
除了前面我们说的存量外,还有高考政策和房地产税,都会为市区带来利好。
其他三大片区会滞后些。
但个别供应量少的板块,可能会挺直腰板。
最后解释一句,文中存量住宅土地面积包含保障房,仅供参考。虽不完全精确,但趋势已经体现出来了。
天津生活服务平台,就看他
觉得有用请点右下角“在看”
拜托各位读完了,
去点个“在看”吧!
多多留言,你会变有钱哟~
由于微信公众号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
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和“赞”!
“天津族”转载自天津365淘房,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HOT
天津人都在看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